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都市劇回應火熱現實

發布時間:2023-10-25 15:44:00來源: 光明日報

  【文藝觀潮】

  現代化進程中,中國都市與(yu) 城市群迅猛崛起。以都市為(wei) 中心的社會(hui) 結構變遷給文藝創作提供了豐(feng) 富的素材和廣闊的視野,反映這種變化的都市劇也逐漸成為(wei) 頗具觀眾(zhong) 基礎的熱門題材。在新世紀以來二十多年的創作積累中,都市劇不斷生產(chan) 著流行文化,承載著不同時期的民生關(guan) 注,也被大眾(zhong) 文化心理影響著、改變著。近期,《一路朝陽》《裝腔啟示錄》等新劇集結登場,讓人們(men) 眼前一亮。這些作品從(cong) 生活、家庭、工作、愛情、理想等方麵入手,加大對都市女性的探索力度,使各種女性話題在媒介傳(chuan) 播推動下持續進入公眾(zhong) 視野。置身於(yu) “潮流之中”的都市劇如何走出舊有窠臼,寫(xie) 出“更進一步”的現實,創作者對這些問題的探索還在繼續。

  “職場”成為(wei) 繼“家庭”之後又一創作空間

  從(cong) 市井風俗、家庭倫(lun) 理到都市輕喜劇、愛情神話,再到今天聚焦女性成長與(yu) 情感,國產(chan) 都市劇在市場競爭(zheng) 、社會(hui) 心態變化以及消費文化興(xing) 盛等因素作用下不斷演變,其創作足跡呼應著中國社會(hui) 的城市化進程。

  城市化進程中一個(ge) 重要現象就是女性社會(hui) 地位不斷提高,女性活躍於(yu) 各行各業(ye) ,參與(yu) 越來越重要的社會(hui) 分工。都市劇創作也與(yu) 時俱進,積極回應這一變化。從(cong) 2010年的《杜拉拉升職記》起步,都市劇中的女性形象跳出“家長裏短”,進入社會(hui) 各個(ge) 行業(ye) ,使“職場”成為(wei) 繼“家庭”之後都市劇又一個(ge) 熱門創作空間。於(yu) 是,出身平凡但性格善良的職場新人、行業(ye) 精英成為(wei) 熒屏常見的女性形象。在“勵誌﹢成長”的敘事模式下,她們(men) 大多從(cong) 底層逆襲,獲得事業(ye) 愛情雙豐(feng) 收。曆經《歡樂(le) 頌》《我的前半生》《北京女子圖鑒》,再到近年的《流金歲月》《三十而已》《理智派生活》《安家》《平凡的榮耀》《愛很美味》,都市劇經過長期的市場探索,已經能夠嫻熟地將女性情感與(yu) 民生熱點、時尚潮流結合起來,以類型元素的拚裝組合為(wei) 敘事動力,不斷製造社會(hui) 話題,使觀眾(zhong) 獲得情感共振和心靈共鳴。

  隨著媒介發展變化,越來越多人尤其是女性喜歡通過觀看影視劇,來尋找身份認同和情感共鳴,獲得情緒價(jia) 值。在這一背景下,都市劇迅速感應並呈現側(ce) 重女性題材的創作趨勢,這不僅(jin) 是女性思維方式轉變的結果,同時還是社會(hui) 文明進步使然。如何穿透之前的概念壁壘,讓這些女性故事進一步切中新時代生活的本質,有待創作者進一步挖掘。

  從(cong) 一味浪漫幻想向觀照現實轉變

  都市劇對於(yu) 人物,尤其是女性角色的呈現,與(yu) 我們(men) 如何理解社會(hui) 發展與(yu) 個(ge) 人生活的聯係有關(guan) 。進城、在城市中漂泊、換一座城、去有風的地方,在遷徙的過程中,都市人的情感也在不斷變化。《我在他鄉(xiang) 挺好的》以主體(ti) 性視角,展現女主人公跟長期被忽略的自我人格進行對話的過程。《一路朝陽》講述女性堅持不走捷徑、勇敢做自己的故事,表現感情關(guan) 係中的獨立平等、自尊自愛。《江照黎明》講述女性遭受家庭暴力、展開自救的過程,反思兩(liang) 性相處的各種問題。《熟年》提出女性尋找自我的命題,探索都市人生更多的可能性。在都市劇中,越來越多女性人物的故事不再以情感歸屬為(wei) 休止符,而是既追求身份的轉變、心靈的成長,也有經曆人生磨難後對自我價(jia) 值的重新定位和再次追尋。

  如何平衡“生活真實”與(yu) “藝術真實”是現實題材都市劇要解決(jue) 的難點問題。曾經有一段時間,部分都市劇懸浮於(yu) 一味浪漫幻想之上。比如塑造靠男性角色幫助、一路躺贏的大女主人設,輕而易舉(ju) 就實現人生逆襲的爽感劇情,這些內(nei) 容忽略了對現實生活的真實描述,讓作品失去質感。而近期受觀眾(zhong) 喜愛的都市劇,大多將創作視野聚焦冒著人間煙火氣的現實生活,審視快速的社會(hui) 發展和不斷變化的社會(hui) 現實催生出的各種新的社會(hui) 關(guan) 係,提出“都市背景中更多內(nei) 在的文化衝(chong) 突、價(jia) 值衝(chong) 突是如何而來,又將經曆怎樣的變化”“新舊觀念衝(chong) 突中應該選擇怎樣的人生、過什麽(me) 樣的生活”等問題。比如,《流金歲月》裏離開女兒(er) 和婆婆的南孫媽媽,真的能放飛自我嗎?《熟年》裏一輩子獨立的倪偉(wei) 貞、《一路朝陽》出國的吳劍秋,到底幸不幸福?走到今天,都市劇表現的社會(hui) 心態和人物心理逐漸從(cong) 一味地浪漫幻想轉變為(wei) 理智地觀照現實。對於(yu) 都市生活的新思考已經在一些作品裏萌芽。盡管這種轉換還暴露出不成熟和不充分的問題,但都市劇已經開始為(wei) 現實生活中都市人的價(jia) 值選擇提供依據和借鑒,引導觀眾(zhong) 以更從(cong) 容的心態探索精神困境的化解途徑和人生奮鬥的正確方向。

  對“更好生活”的定義(yi) 成為(wei) 都市劇的主題

  都市劇未來的創作可以從(cong) 三個(ge) 方麵著手完善改進。一是突破類型束縛,使創作進一步回歸真實的都市生活。都市在高速發展,給人們(men) 的生活方式、情感經驗、心理感受帶來深遠影響。商業(ye) 類型的固定格式難以承載這些豐(feng) 富而動態的內(nei) 容。所以,創作者應該打開思路,大膽創新,使故事走向更加開闊的社會(hui) 舞台,關(guan) 注人的主體(ti) 性、精神狀態,尋找都市經驗的超越性價(jia) 值。唯有如此,才能讓觀眾(zhong) 更加理解都市人與(yu) 都市的關(guan) 係。

  二是當下我們(men) 麵臨(lin) 的各種現代性問題早已超越了“個(ge) 體(ti) ”的層麵,所以創作者不應沉迷於(yu) 一己悲歡,而應以曆史的眼光和時代的高度去審視人生、城市,為(wei) 我們(men) 呈現完整的社會(hui) 圖景。不同行業(ye) 中無論男性還是女性,都在經曆傳(chuan) 統與(yu) 現代、理想與(yu) 現實、心靈與(yu) 物質的碰撞。都市劇應該對這種現代人的形象進行全新塑造。

  三是思考“更好生活”的定義(yi) ,探索現代社會(hui) 的精神構造。對“更好生活”的追尋是都市劇永恒的主題。創作者需要警惕拜金主義(yi) 、過度的消費享樂(le) 對創作的影響。須知,如今的都市遠遠不止高樓大廈、燈紅酒綠,還有無處不在的信息網絡,川流不息的跨境物流,日新月異的現代科技,豐(feng) 富多彩的文化藝術等。隻有逐漸學會(hui) 在錯綜複雜的現實中,準確捕捉都市精神的變化,理解世界的豐(feng) 富性,才能發現真正符合人性本質的生活,使創作更具現實主義(yi) 的力度。

  整體(ti) 而言,所居之城於(yu) 我們(men) 早已不是簡單的物理空間,它的運行秩序和發展邏輯正在形塑我們(men) 的觀念,指引我們(men) 未來的發展方向。在此意義(yi) 上,都市劇是一種進行時態的寫(xie) 作,它審視著我們(men) 的生活和時代,捕捉並積蓄推動人們(men) 成長和社會(hui) 進步的精神力量。希望都市劇創作再接再厲,記錄更加生動豐(feng) 富的社會(hui) 文化,挖掘出更多文化價(jia) 值和中國經驗。

  (作者:盧蓉,係中國傳(chuan) 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教授)

  《光明日報》(2023年10月25日15版)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