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在最東縣城,賣魚有了新花樣

發布時間:2023-10-26 11:20: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吃魚,南方人吃得多。賣魚,那可就得看看這座位於(yu) 黑龍江省佳木斯市的邊境小城——撫遠。

  撫遠地處黑龍江、烏(wu) 蘇裏江交匯的三角地帶,漁業(ye) 資源豐(feng) 富,這裏是“中國鱘鰉魚之鄉(xiang) ”“中國大馬哈魚之鄉(xiang) ”,有“中國淡水魚都”之稱。在撫遠有一個(ge) 遠近聞名的魚市——東(dong) 極魚市,這裏是中國淡水魚品種最多的魚品交易市場,也是中國北方最古老和最大的淡水野生魚交易市場。

  說是魚市,其實是一條長不過幾百米的商業(ye) 街。但就在這條小街上,卻聚集著幾十家銷售各類江魚以及專(zhuan) 做魚產(chan) 品深加工的魚行,雲(yun) 龍魚行就是其一。這家不起眼的魚行剛開業(ye) 4個(ge) 月,但是老板董雲(yun) 龍已經賣魚多年,隻不過之前沒有實體(ti) 店,都是以網絡直播的方式向全國各地銷售撫遠魚產(chan) 品。

  2013年,學計算機專(zhuan) 業(ye) 的董雲(yun) 龍大學畢業(ye) ,回到了撫遠當地的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工作。2018年,工作近5年的董雲(yun) 龍接觸到戶外釣魚,並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向全國各地的觀眾(zhong) 分享釣魚過程。“當時也是有空的時候才過去,釣上魚來,就給觀眾(zhong) 介紹魚的種類及特點,觀眾(zhong) 也很感興(xing) 趣。”董雲(yun) 龍說。

  最開始做釣魚直播,董雲(yun) 龍稱“是興(xing) 趣”。直播兩(liang) 三個(ge) 月後,他發現有人會(hui) 在評論區問,釣上來的魚能不能賣。但當時他並不賣魚,評論區如果有人想要,董雲(yun) 龍就直接送,對方承擔郵費就行。

  直播釣魚時間一長,董雲(yun) 龍賬號的粉絲(si) 數逐漸漲了上來,評論區要買(mai) 魚的人也越來越多。“有東(dong) 北的,也有北京、深圳等其他地方的。”董雲(yun) 龍看到了觀眾(zhong) 對於(yu) 撫遠野生魚的需求,光靠釣魚無法滿足。於(yu) 是在2019年,直播釣魚一年後,他開始直播捕魚。

  在撫遠捕魚需要辦理捕魚證,兩(liang) 萬(wan) 元一年。申請好之後,董雲(yun) 龍就開始正式的捕魚直播了。“這是鼇花魚,是我們(men) 當地的‘三花’之首,別稱鱖魚,蒜瓣肉,清蒸紅燒吃都很香。”在直播間裏,董雲(yun) 龍一邊捕魚,一邊向網友介紹魚的品種和撫遠的魚文化。“什麽(me) 是三花呢?我們(men) 撫遠有‘三花五羅’,三花指的是鼇花、鯿花、鯽花,五羅指的是哲羅、法羅、雅羅、胡羅、銅羅……”

  2019年至今,董雲(yun) 龍積累了一批固定粉絲(si) ,在全國各地看他直播捕魚和賣魚。為(wei) 了維持粉絲(si) 量,平常除了要直播,董雲(yun) 龍還要定時拍段子。

  在董雲(yun) 龍的賬號中,有很多捕魚的段子。體(ti) 長超過1米的烏(wu) 蘇裏江大懷頭鯰魚、剛出水的嘎牙子魚、2023年第一條大馬哈魚……董雲(yun) 龍對記者說,為(wei) 了保持賬號屬性,他在拍段子時會(hui) 集中拍攝與(yu) 捕魚相關(guan) 的視頻,但是在直播的過程中,他則會(hui) 穿插介紹撫遠當地的特色文化,比如旅遊景點、特色飲食等。

  “除了捕魚,有很多網友也會(hui) 關(guan) 心撫遠當地旅遊景點的情況,我也會(hui) 給他們(men) 介紹。”董雲(yun) 龍說,作為(wei) 一名撫遠人,他有責任宣傳(chuan) 自己的家鄉(xiang) 。據了解,撫遠當地有很多魚行都在做直播捕魚和賣魚,有的粉絲(si) 甚至超過了200萬(wan) 。

  麵對如此大的競爭(zheng) ,董雲(yun) 龍並不怕。“因為(wei) 我們(men) 都有自己的供應和銷售渠道。”他說,直播賣魚隻是渠道之一,除此以外,他還會(hui) 與(yu) 外地的魚行和固定的飯店聯係,定向供魚。同時,也會(hui) 有顧客到魚市上買(mai) 魚。

  他的魚行如今人氣越來越旺,魚的郵寄地址也越來越遠,這樣就會(hui) 因為(wei) 顧客收到的魚不新鮮,而出現退貨的情況。“主要是物流比較慢,本來從(cong) 我這邊出去是打了氧氣的活魚,但到那邊就死了。”董雲(yun) 龍說,如果是遠程空運,魚都要被運送到哈爾濱,再上飛機,運輸時間比較長。他期待著這個(ge) 問題能夠解決(jue) ,“比如東(dong) 極機場如果能開通貨運航線,遠程運輸時間就能大大縮短”。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xi) 記者 賈驥業(ye) 記者 李超 來源:中國青年報

  《中國青年報》(2023年10月26日04 版)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