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看不見的頂峰》主角張洪:登頂珠峰很重要,但腳下的這一步更重要

發布時間:2023-10-26 11:24:00來源: 新京報

  張洪:登頂珠峰很重要,但腳下的這一步更重要【對話《看不見的頂峰》主角,回顧登頂珠峰過程與(yu) 挑戰:去嚐試,敢突破,帶給觀眾(zhong) 信心和力量】

  張洪21歲失明,40歲開始登山,46歲成為(wei) 亞(ya) 洲第一位、世界第三位成功登頂珠峰的盲人。導演範立欣用鏡頭記錄了張洪從(cong) 前期籌備訓練,和向導互相磨合、攀登珠峰,到最後成功登頂的過程。雖然張洪看不見,但他一直有一個(ge) 信念,要把最好的風景帶給他的愛人夏瓊。在攀登珠峰的過程中,張洪會(hui) 以他的視角去想象,腳下的冰塊是什麽(me) 顏色,麵前的雪塊是什麽(me) 形狀,他一直在和雪山和腳下的冰塊對話。他希望這部紀錄電影《看不見的頂峰》,能夠帶給觀眾(zhong) 一些鼓勵和力量,勇敢去嚐試,“做了再說”。同時張洪覺得登頂珠峰的經曆,隻是自己人生的一個(ge) 節點而已,並不是人生最高光的一個(ge) 時刻。最重要的是,把每天的事情做好,走一步,是一步。

  “我們(men) 在大自然麵前都是平等的”

  張洪和夏瓊同歲,都出生於(yu) 1975年。20歲出頭時,兩(liang) 人相識,當時張洪隻是300度近視,視力正常。然而,沒過多久,張洪被診斷出青光眼,兩(liang) 人輾轉成都、重慶等很多城市治療,但最終張洪徹底失明。

  失明後,夏瓊一直陪在張洪身邊。夏瓊說,她年輕的時候,沒有智能手機,唯一的娛樂(le) 就是看瓊瑤、古龍、金庸的小說,小說看多了,也期待小說主人公那樣的浪漫情節,所以是中了瓊瑤的“毒”。後來,夏瓊不顧家人的反對,嫁給了張洪。

  兩(liang) 人花了很長時間才走出來,從(cong) 20多歲一直到40歲,一直在打拚創業(ye) ,從(cong) 成都到上海,最後來到拉薩,在一家醫院做推拿。張洪在醫院拚命工作,做到了理療科主任。

  因為(wei) 一個(ge) 契機,張洪認識了一位登山家,了解到當時全世界隻有一位叫艾瑞克的美國盲人登頂過珠峰。張洪也想嚐試一下,“美國人行,咱們(men) 中國人一樣可以”。並且,當初夏瓊嫁給張洪的時候,張洪覺得虧(kui) 待了人家,一直想做一件事證明自己。對於(yu) 張洪的決(jue) 定,夏瓊隻有支持。

  攀登珠峰的過程中,張洪結識了很多朋友,那種無私的幫助,讓張洪一下子敞開了心扉。“大自然不會(hui) 因為(wei) 你是盲人,還是明人,就區別對待,我們(men) 在大自然麵前都是平等的”。張洪領悟到,當自己真正願意打開自己,把信任和愛給予別人的時候,別人也會(hui) 回饋自己。

  專(zhuan) 訪

  《頂峰》讓觀眾(zhong) 麵對挫折更有信心

  新京報:在準備攀登珠峰之前,你每天都做大量的訓練,當時有過放棄的念頭嗎?

  張洪:訓練單調枯燥,其實這還不算什麽(me) ,最大的問題是焦慮。因為(wei) 你每天訓練,爬樓梯幾個(ge) 小時,但心裏麵還不確定爬這個(ge) 樓梯有沒有用,因為(wei) 來自於(yu) 資金、周圍輿論等各個(ge) 方麵的影響,完全不知道這件事情到底有沒有結果,每爬一步內(nei) 心都是矛盾的,要不放棄吧,要不爬完這一圈就回去,但是爬到頂以後,就想再堅持一圈,一步一步堅持過來。那種孤獨感、焦慮、迷茫,又想放棄又要堅持,那個(ge) 過程我覺得是最難的。

  新京報:在登頂珠峰過程中,麵臨(lin) 的最大困難是什麽(me) ?

  張洪:其實還是最後100米那一段,沒有中方向導,而且在高海拔環境下和夏爾巴向導完全沒辦法交流,完全未知,在下麵的時候至少有中方向導還會(hui) 跟我說,向左向右,總有大概的方向。再一個(ge) 就是如果旁邊有個(ge) 中國人在一起,心裏是踏實的,但最後100米是完全沒有的,這是最怕的。最後隻有12米長的一個(ge) 山脊,兩(liang) 邊就是幾千米的懸崖,我花了兩(liang) 個(ge) 多小時才爬上去。當時我會(hui) 用左手摸一摸右臂上的五星紅旗,我內(nei) 心就有了動力,覺得後麵有很多人在支持我。

  新京報:最後登頂珠峰時,你是什麽(me) 心情?待了多長時間?

  張洪:最後到頂點,夏爾巴向導跟我說第一遍的時候我沒反應過來,因為(wei) 太累了,幾乎體(ti) 力耗盡。當我聽他用對講機和大本營匯報的時候,我聽到了我的名字,同時聽到對講機裏傳(chuan) 來的歡呼聲,這個(ge) 時候我才確定登頂,但是我馬上感覺更加害怕,因為(wei) 更難更大的挑戰才開始。我想要怎麽(me) 活著下去,跟夏爾巴向導沒法交流,我不知道幾點鍾,沒辦法判斷還有沒有機會(hui) 能夠下去,所以我簡單拍了幾張圖片就下撤了,可能在頂峰待了一共不到5分鍾。

  新京報:成功登頂珠峰之後,給生活帶來哪些變化?

  張洪:現在我有更多時間陪我愛人,以前很少有真正的陪伴。現在我終於(yu) 做成了一件很多年以來一直想做的事情,就有更多時間陪陪老人。很遺憾的是,過去20年我很少陪父親(qin) ,後來父親(qin) 走了,母親(qin) 還在,現在我有更多時間回家看看她。現在我不需要像以前一樣,每天必須要在科室裏麵上班。我換了個(ge) 崗位,在基金會(hui) 不需要坐班,時間更自由了,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

  新京報:跑了很多路演,有沒有印象比較深刻的一些觀眾(zhong) 反饋?

  張洪:其實更多的還是電影對他們(men) 的一個(ge) 鼓勵,很多觀眾(zhong) 看完電影之後,特別是女性觀眾(zhong) 對夏姐(夏瓊)都非常尊重。每一場都有觀眾(zhong) 下來抱著她哭,覺得她是背後真正的英雄。也有一些觀眾(zhong) 看完影片之後更有信心了,有創業(ye) 出現瓶頸的,有學業(ye) 出現挫折的,看完片子以後似乎給了他們(men) 一些力量,這種事比較多。

  新京報:你希望這部片子給視障群體(ti) 傳(chuan) 遞一個(ge) 什麽(me) 樣的信息?

  張洪:我之前老是把自己作為(wei) 一個(ge) 視障者去想,給自己貼上一個(ge) 標簽。其實當你真正撕掉這個(ge) 標簽,願意去融入社會(hui) 的時候,會(hui) 發現社會(hui) 對你有更多的包容。很多事情我們(men) 不敢去嚐試,就因為(wei) 不知道下一步會(hui) 出現什麽(me) ,都是想得多、做得少。我想說的是,做了再說。像我40歲之前從(cong) 來不知道什麽(me) 是登山,完全不懂,但我知道有人幹過,我就一定要去嚐試,敢於(yu) 去突破。還有就是信任,當你給予別人信任的時候,一定會(hui) 獲得比你期待更多的回報。

  新京報:登上世界最高峰後,人生的下一個(ge) 目標是什麽(me) ?

  張洪:現在回過頭來看,它(登頂珠峰)其實就是我人生的一個(ge) 節點而已,並不是我人生最高光的一個(ge) 時刻,它作為(wei) 我人生很重要的一個(ge) 階段,讓我明白了應該用什麽(me) 樣的心態去對待所發生的一些事情。

  至於(yu) 我接下來的目標,其實每個(ge) 人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去做,一步一個(ge) 腳印把每天該做的事情做好,我覺得就很重要。就像登山一樣,登頂很重要,但是你腳下的這一步更重要,因為(wei) 你跨出這一步,它既是過程同時也是結果。所以我覺得,應該把當下每天該幹的事情幹好,至於(yu) 明天能夠走到哪裏,不是我今天考慮的事情。走一步,是一步。

  采寫(xie) /新京報記者 滕朝

  《新京報》2023年10月26日第B08版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