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人生第一等事”?《視野》求解“永恒之問”
中新網蘭(lan) 州10月26日電 (劉玉桃) “何為(wei) 人生第一等事?在秦皇漢武眼裏,平定天下是第一等事;在王陽明那裏,讀書(shu) 做聖賢是第一等事。”《視野》雜誌總編輯、蘭(lan) 州大學管理學院名譽院長、教授包國憲說,此次大賽參賽者的答案,有些無比宏大,有些溫暖而瑣屑,他們(men) 眼裏的人生第一等事,並不是那麽(me) 豪邁,那麽(me) 心憂天下,隻不過是減肥、升學、獲得一些人的認可、對某個(ge) 人說一句對不起、好好愛自己愛他人等,來稿內(nei) 容豐(feng) 富多彩、風格迥異。
25日,“人生第一等事”《視野》雜誌全國主題征文大賽頒獎典禮在蘭(lan) 州舉(ju) 行。頒獎典禮采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進行頒獎,同時麵向參賽者以及大眾(zhong) 進行線上直播。
“這次征文大賽給所有文學愛好者一個(ge) 機會(hui) ,思考生命的意義(yi) ,思考人生的高度。”《視野》雜誌全國主題征文大賽一等獎獲得者楊文君分享創作心路曆程時說,“我的文章靈感來源於(yu) 生活,生活中我們(men) 比較忌諱談到死亡,但這又是每個(ge) 人不可避免要麵對的事情,此次大賽,讓我對這個(ge) 問題重新思考。”
本次大賽自4月23日“世界讀書(shu) 日”正式啟動,吸引全國各地師生、寫(xie) 作愛好者、作家、學者、媒體(ti) 人參與(yu) 。大賽共收到國內(nei) 外來稿6753篇,圍繞“人生第一等事”主題展開,參賽者可以直接就此話題展開議論,也可以發揮想象力,以小說或戲劇的形式表達思考,更可以結合自身體(ti) 驗,用自己的生命去回複這個(ge) 誰也擺脫不了的“永恒之問”。
據了解,本次征文比賽評委有中國作家協會(hui) 副主席李敬澤、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張清華、中國作家協會(hui) 書(shu) 記處書(shu) 記邱華棟、西北師大傳(chuan) 媒學院院長徐兆壽、蘭(lan) 州大學文學院教授古世倉(cang) 、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徐則臣、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楊慶祥、蘭(lan) 州大學新聞與(yu) 傳(chuan) 播學院副教授葛俊芳等10位權威專(zhuan) 家組成評審團隊,從(cong) 參賽作品的專(zhuan) 業(ye) 性、藝術性等方麵保證了大賽的公平性和公信力。
《視野》雜誌創刊於(yu) 1997年,是一本麵向青少年的文摘加主題原創類期刊,《視野》服務於(yu) 中學生的人文素養(yang) 教育、生涯教育、以及中學通識教育與(yu) 大學專(zhuan) 業(ye) 教育的銜接,雜誌聚焦中學教學、教材、升學深造、綜合素質等,文章內(nei) 容有料、有效、有趣,幫助提升中學生的綜合素質。雜誌曾舉(ju) 辦四次大賽。
去年,《視野》雜誌榮列2022“中國人文大眾(zhong) 期刊數字閱讀影響力TOP100”排行第51名。曾榮列“2020-2021國內(nei) 數字閱讀影響力期刊TOP100”排行第72名和“2020—2021海外數字閱讀影響力期刊TOP100”排行第23名;2005年榮膺第三屆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社科期刊獎”,2018年被評為(wei) “中國最美期刊”。
包國憲說,何為(wei) “人生第一等事”?每個(ge) 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視野》的答案隻有一個(ge) ,就是和廣大讀者朋友們(men) 站在一起,一起成長,一起思考,一起為(wei) 這個(ge) 世界做一些事。相信不屈不撓的努力,相信戰勝死亡的年輕。(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