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寵物保險值不值得買

發布時間:2023-10-26 15:41:00來源: 經濟日報

  近日,四川崇州女童被狗咬傷(shang) 事件引發廣泛關(guan) 注。有網友呼籲養(yang) 寵人購買(mai) 寵物責任險,為(wei) 可能發生的寵物傷(shang) 人事件增添一份保障。那麽(me) ,寵物保險值得買(mai) 嗎?哪些情況可以理賠?記者就此采訪了業(ye) 內(nei) 人士。

  在全國多地的禁養(yang) 犬類名單中,此次傷(shang) 人的羅威納犬都榜上有名。這意味著,在這些禁養(yang) 地區,主人無法為(wei) 羅威納犬投保寵物責任險。例如,某款身故/傷(shang) 殘總保額高達10萬(wan) 元的寵物責任險在條款中提示投保人:投保寵物品種應為(wei) 合法飼養(yang) 、可明確鑒別身份的犬類或貓類寵物;但需注意藏獒、阿富汗獵犬、蘇俄牧羊犬等當地相關(guan) 法律法規禁止普通市民飼養(yang) 的犬類寵物或貓類寵物不在承保範圍內(nei) 。不過,依據13年前頒布的《成都市養(yang) 犬管理條例》,羅威納犬並不在禁養(yang) 名單中。

  “不管是在寵物的疾病醫療方麵,還是針對寵物對人的攻擊,寵物保險都有存在的意義(yi) 。除了寵物攻擊人之外,養(yang) 大型犬或烈性犬的主人還可能遭遇自家狗把其他人的狗咬傷(shang) 的情況。寵物其實在法律上屬於(yu) 物權,保險可以賠償(chang) 這部分財產(chan) 損失。”資深寵物醫生趙一強說,現在很多養(yang) 寵人都有了購買(mai) 保險的意識,市場對寵物保險的需求相當豐(feng) 富。在寵物保險之外,甚至一些家財險也在產(chan) 品設計中增添了寵物第三者保障責任。

  從(cong) 投保人及投保標的等特征變化,可窺得國內(nei) 養(yang) 寵新趨勢。眾(zhong) 安保險和螞蟻保日前聯合發布的《2023年寵物數字化保險行業(ye) 發展洞察趨勢白皮書(shu) 》顯示,螞蟻保平台寵物保險連續兩(liang) 年保持80%以上的增速,而“90後”“95後”是寵物險投保主力,占比超過60%,展現出更強的風險保障意識;從(cong) 增速和投保比例來看,貓保單連續兩(liang) 年超過狗保單,投保占比超過60%,熱門險種為(wei) 第三方責任險與(yu) 醫療保險。

  近幾年,依托寵物行業(ye) 的快速增長和互聯網平台流量,寵物保險這一細分領域進入蓬勃發展快車道。能夠準確識別寵物身份的鼻紋識別技術,有效提升了保險產(chan) 品風控並降低了產(chan) 品門檻,成為(wei) 寵物保險行業(ye) 重要的技術支撐。同時,部分服務於(yu) 細分場景或短期需求的保險產(chan) 品近兩(liang) 年也逐漸興(xing) 起,比如疫苗責任險、寵物托運險、寵物麻醉意外死亡保險。

  很多“鏟屎官”都會(hui) 糾結購買(mai) 寵物保險值不值。“比如同樣是胃炎,給泰迪這種小型犬打一款進口止吐針,幾十元錢就能搞定,鏟屎官能夠獲得的賠付就會(hui) 非常有限。然而如果是金毛、阿拉斯加等大型犬,其30多公斤的體(ti) 重讓使用的藥品劑量要增加10倍,價(jia) 格自然也就增加了10倍,這時有寵物保險就顯得非常劃算。”趙一強表示,投保人最終獲得的賠付,是用治療費用減去免賠額和不報銷的非處方藥,剩餘(yu) 部分再乘以報銷比例,因此很多養(yang) 寵人會(hui) 覺得“小病不值得,而大病確實能緩解一部分”。此外,體(ti) 重、年齡、健康狀況等因素都會(hui) 影響寵物的患病率和治療費用,但目前無論寵物大小、品種,保費都相同。顯然,寵物保險仍缺乏差異化定價(jia) 機製。

  根據《白皮書(shu) 》,去年我國養(yang) 寵人數量增至7043萬(wan) 人,消費市場規模增至2706億(yi) 元,然而國內(nei) 寵物保險市場仍處於(yu) 發展初期,目前整體(ti) 滲透率不及1%。市場競爭(zheng) 不足造成寵物險同質化嚴(yan) 重,主要集中在醫療保險、第三方責任險及其他場景服務險;而二級類目產(chan) 品同質化嚴(yan) 重,鮮少有公司針對特定品種、病種、年齡段進行差異化保障。

  “鏟屎官”需注意,購買(mai) 寵物保險時要充分了解免賠額、等待期、保障比例、定點醫院等條款。“盡量在就醫的同時做好相關(guan) 單據的收集工作,避免在賠付時產(chan) 生不必要的糾紛。另外,治療先天性疾病、絕育等手術費用,一般都不在寵物保險的賠付範圍內(nei) 。”趙一強說。(經濟日報 記者 楊 然)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