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按教學大綱教學 “打遊擊”式校外體育訓練隱患多
“打遊擊”式校外體(ti) 育訓練隱患多【 教練培訓一周即上崗 公園小區水泥地授課 未按教學大綱教學】
調查動機
當下,出於(yu) 強身健體(ti) 、鍛煉意誌、中考體(ti) 側(ce) 等原因,越來越多的家長關(guan) 注孩子的體(ti) 能訓練、體(ti) 育培訓,大量兒(er) 童青少年體(ti) 育訓練機構應運而生。相關(guan) 數據顯示,到2023年,我國少兒(er) 體(ti) 育培訓市場規模預計將超1300億(yi) 元。
今年10月中下旬,北京各區中小學陸續開展四、六、八年級的體(ti) 質健康測試統測,很多家長也忙於(yu) 帶孩子參加校外體(ti) 育訓練。在此過程中,多位家長向記者反映“教練專(zhuan) 業(ye) 水準差”“訓練場所隨意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
火爆的少兒(er) 體(ti) 育訓練市場存在哪些問題?該如何規範?對此,記者進行了調查采訪。
● 麵對即將開展的體(ti) 質健康測試統測,不少家長出現焦慮情緒,在各種廣告宣傳(chuan) 下,為(wei) 孩子報名校外體(ti) 育培訓班,結果發現很多體(ti) 育訓練機構根本沒有固定的訓練場所,裝備還特別簡陋,體(ti) 育訓練搞得跟“打遊擊”似的
● 教練的專(zhuan) 業(ye) 性不足也成為(wei) 體(ti) 育訓練行業(ye) 中的一大問題。目前不少教練並沒有兒(er) 童體(ti) 育訓練的認證,也沒有相關(guan) 從(cong) 業(ye) 資質。不少體(ti) 育培訓機構為(wei) 實現經濟效益,對教練準入資質把握寬鬆、審核不嚴(yan)
● 相關(guan) 行政部門應重點審核校外體(ti) 育培訓機構場域的安全、教練員及營業(ye) 資質、培訓材料以及收費、廣告等方麵的監管工作,嚴(yan) 格保障教學的質量與(yu) 安全。同時要嚴(yan) 格設立教練員準入標準,保證教學質量與(yu) 安全
□ 本報記者 趙麗(li)
□ 本報實習(xi) 生 萬(wan) 鵬
為(wei) 了讓孩子有個(ge) 好身體(ti) ,同時在計入中考分數的體(ti) 質健康測試統測中取得好成績,前不久,北京市民劉女士給正上小學三年級的孩子報了個(ge) 校外體(ti) 育訓練班。讓她沒想到的是,10月上旬上第一堂課時,訓練場地竟然是一小區的廣場。
“兩(liang) 個(ge) 教練帶著一群孩子在水泥地上訓練,什麽(me) 器械也沒有,就帶了幾個(ge) 皺皺巴巴的瑜伽墊。其間還被社區工作人員以‘未經允許禁止在小區內(nei) 開展營利性活動’為(wei) 由趕走了,教練匆忙帶著孩子們(men) 到對麵小區找了個(ge) 空地繼續訓練。”劉女士說,這讓她感覺訓練太不規範了,還存在安全隱患,目前正在協商退費。
劉女士的遭遇並非個(ge) 例。《法治日報》記者近日采訪發現,目前校外少兒(er) 體(ti) 育培訓市場中,使用專(zhuan) 業(ye) 訓練場地的屈指可數,存在大量擠占公共場所的現象,被物業(ye) 公司、管理人員驅趕的情況時有發生。不僅(jin) 如此,因相關(guan) 行業(ye) 目前尚缺乏明確統一的標準,校外少兒(er) 體(ti) 育培訓機構的教練水平也參差不齊,存在教練培訓一周即上崗、未按規範的教學大綱教學等現象,都為(wei) 安全埋下了隱患。
廣告渲染體(ti) 測焦慮
據了解,兒(er) 童青少年體(ti) 能訓練主要圍繞小學生體(ti) 質達標內(nei) 容展開,鍛煉孩子的力量、協調性,平衡性,敏捷性,彈跳性,包括仰臥起坐、跳繩、坐位體(ti) 前屈、50米跑、肺活量等各類體(ti) 測項目。
近兩(liang) 個(ge) 月以來,麵對即將開展的體(ti) 質健康測試統測,不少家長出現焦慮情緒:體(ti) 測中加入體(ti) 重指數(BMI)項目,家有“小胖墩”怎麽(me) 辦?僅(jin) 靠學校體(ti) 育課的日常練習(xi) ,能不能滿足體(ti) 測需要?有沒有必要在校外報培訓班,提前做好應試準備?
焦慮帶來了商機。
“還沒滿分的同學不要放棄”“一對一、一對二、小班課”“滿3人可免費接送至訓練場地”“體(ti) 育沒有捷徑,唯有訓練”……10月中旬,記者在北京市西城區和朝陽區多家小學門口發現,一到放學時間,學校門口便聚集了多家少兒(er) 體(ti) 育訓練機構的工作人員,開始賣力“吆喝”。有的人正在發宣傳(chuan) 單,單子上標注了各年級體(ti) 測項目評分標準。
除了線下,線上也充斥著大量個(ge) 人私教、體(ti) 育培訓機構的宣傳(chuan) 廣告,“一對一私教逆襲高分”“體(ti) 測前一定要去模擬別晚了”“中考差1分就差出幾千名,體(ti) 測掌握方法事半功倍”……廣告下,諸如“怎麽(me) 收費”“怎麽(me) 練習(xi) ”“有什麽(me) 注意事項”等留言比比皆是。
不少受訪者說,自己“又一次被焦慮裹挾了”。為(wei) 了在體(ti) 測中拿到滿分,海澱區六年級學生曉琳已經在體(ti) 育培訓機構突擊補習(xi) 了一個(ge) 暑假,她媽媽王女士告訴記者,身邊的家長和孩子都很重視這次體(ti) 測,管它叫“體(ti) 育小中考”。
“我家孩子平時不太愛動,除了體(ti) 育課之外很少鍛煉。暑假剛開始的時候,我們(men) 在機構做了一次模擬體(ti) 測,成績不理想,可把我急壞了。”為(wei) 此,王女士給曉琳報了暑期體(ti) 測衝(chong) 刺班,45節課花了8000元;每個(ge) 班有8名學員,一周上三四次課。
“平時刷手機時,經常能刷到一些帖子,以‘體(ti) 測少一分,中考排在孩子前麵的人就是一操場’等言論渲染焦慮情緒。點進去以後才發現,這是體(ti) 育培訓機構的廣告。明知是廣告,但的確戳中了家長的內(nei) 心。”孩子體(ti) 育成績一直很好的西城區家長趙女士說,自己不敢拿孩子的分數冒險,保險起見,也給孩子報了校外體(ti) 育訓練班。
違規占用公共場地
給孩子報名後,不少家長發現了問題。首要的便是場地的問題——很多體(ti) 育訓練機構根本沒有固定的訓練場所,裝備還特別簡陋,體(ti) 育訓練搞得跟“打遊擊”似的。
記者從(cong) 在北京小學周邊收到的體(ti) 育訓練機構的廣告中,隨機聯係了7家機構的教練進行谘詢得知:機構為(wei) 孩子提供室內(nei) 館和室外公園兩(liang) 種場地的選擇進行訓練,但收費標準不同。一家機構的教練稱,室內(nei) 館訓練為(wei) 10課時2800元,室外公園訓練為(wei) 10課時1600元,20課時3000元。
但隨著進一步溝通,記者拿到該機構訓練場所安排表發現,其23個(ge) 校區的大部分訓練場地是在公園或者小區中,隻有兩(liang) 個(ge) 場所安排了室內(nei) 體(ti) 育訓練館。
“一般我們(men) 就近選擇離孩子學校比較近的公園進行訓練,也是為(wei) 了方便和節約孩子和家長的時間成本。”該機構負責人告訴記者。
多位受訪家長稱,之前谘詢時,教練要麽(me) 說訓練既有室內(nei) 又有室外,要以訓練科目為(wei) 準,要麽(me) 回避訓練場所的問題,而交費後上了一段時間訓練課才發現,訓練一直在室外,不是公園就是小區。
西城區家長郭先生告訴記者,感覺室外場所安全保障不達標,自己多次和教練溝通,希望能安排室內(nei) 專(zhuan) 業(ye) 體(ti) 育場所訓練,但教練一直避重就輕,反複強調機構運轉多年從(cong) 未出過任何事故。
今年9月,海澱區公園管理中心曾發布一則《關(guan) 於(yu) 對公園內(nei) 違規校外體(ti) 育類培訓進行整治的公告》,明確提出,培訓機構或個(ge) 人超出自有或租賃場地範圍,占用公園場地開展體(ti) 育教學培訓活動,屬違規行為(wei) ,並點名了三家培訓機構。
記者隨機走訪了位於(yu) 海澱區和西城區6所小學附近的公園,發現放學後,公園裏都有少兒(er) 體(ti) 育訓練的身影,有的一個(ge) 公園裏有多家機構在開展訓練。“我們(men) 本來在那兒(er) 打太極,教練帶著孩子們(men) 來了,說要訓練,把我們(men) 給支開了。”在西城區西便門附近的一個(ge) 公園,王老太告訴記者,類似情況她已遇到過多次。
“公園規定隻允許家長帶著孩子來公園鍛煉,不允許教練帶隊來訓練,因為(wei) 公園的很多場地並不適合進行體(ti) 育訓練。如果發現有教練帶著很多孩子來,我們(men) 肯定會(hui) 阻止,但如果教練隻帶一兩(liang) 個(ge) 小孩來訓練,我們(men) 也不好辨別和處理。”海澱區馬甸公園的保衛處管理人員說,校外體(ti) 育培訓機構在公園內(nei) 開展培訓的情況仍屢禁不絕。
除了流動的場地,有家長反映,一些教練訓練時沒有帶必要的防護設備,讓孩子直接在水泥地上蹦跳,地上鋪個(ge) 瑜伽墊就開始仰臥起坐了。
行業(ye) 標準不夠完善
在廣東(dong) 珠海從(cong) 事了6年少兒(er) 體(ti) 育訓練的馮(feng) 樂(le) 樂(le) (化名)告訴記者,戶外運動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應當鼓勵,但必須注意安全防護,近年來兒(er) 童青少年在戶外體(ti) 育訓練時意外受傷(shang) 的情況不在少數。
“對於(yu) 兒(er) 童青少年來講,其處於(yu) 成長發育期,體(ti) 育運動都帶有一定的危險性,需要做好相應的保護機製。在戶外進行體(ti) 育訓練還會(hui) 受到場地、天氣等因素影響,對這些特殊狀況都要做好應對。”馮(feng) 樂(le) 樂(le) 說。
目前在北京執業(ye) ,從(cong) 事兒(er) 童青少年體(ti) 育訓練15年的王立(化名)說,少兒(er) 體(ti) 育訓練根據不同年齡,訓練內(nei) 容不同,對場地的要求也不一樣。尤其是小學生,如果場地在公園或小區,訓練往往隻能在比較硬的水泥地開展,這肯定是不合理的,也不具備安全訓練的基礎條件。
“在不標準的場地進行訓練,會(hui) 對兒(er) 童青少年的骨骼發育有一定影響,尤其是足部。”王立說,體(ti) 育訓練時要穿合適的服裝和鞋子,現在不僅(jin) 是兒(er) 童青少年,很多教練自己都沒有穿正確的服裝及鞋子,這些與(yu) 開展兒(er) 童青少年體(ti) 育訓練的要求是相悖的。
在西城區經營一家中小學生體(ti) 育訓練機構的白凱(化名)告訴記者,體(ti) 育總局於(yu) 2021年製定的《課外體(ti) 育培訓行為(wei) 規範》中,對於(yu) 體(ti) 育培訓場地與(yu) 設施進一步明確了在安全、質檢、消防、衛生、環保等方麵的標準,體(ti) 育器材應符合國家相關(guan) 產(chan) 品標準。因不同運動項目的培訓場地設施標準、安全標準等不同,需要分項目進行具體(ti) 的規劃與(yu) 設計。
“目前,課外體(ti) 育培訓機構普遍存在教育場地不符合標準,不同項目的學生在同一時間、同一場地進行訓練,缺乏安全預判與(yu) 應急情況處理預案等令人擔憂的安全隱患問題。”白凱說,未經專(zhuan) 業(ye) 訓練的青少年自我保護意識較弱,而未經安全檢驗、不合規的場地,可能引發教學事故等情況。
上述受訪的專(zhuan) 業(ye) 人士指出,教練員對訓練內(nei) 容的精準講解與(yu) 正確示範,將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因訓練意外受傷(shang) 的可能。然而目前,兒(er) 童青少年體(ti) 育訓練行業(ye) 還沒有統一的標準和規定,仍處於(yu) 萌芽發展期。不僅(jin) 是場地問題,教練的專(zhuan) 業(ye) 性不足也成為(wei) 體(ti) 育訓練行業(ye) 中的一大問題。
據王立透露,目前不少教練並沒有兒(er) 童體(ti) 育訓練的認證,也沒有相關(guan) 從(cong) 業(ye) 資質,“一些所謂的認證機構頒發的執照,幾乎就是給錢就發證,不具備備案及行業(ye) 標準”。
“不少體(ti) 育培訓機構為(wei) 實現經濟效益,對教練準入資質把握寬鬆、審核不嚴(yan) 。目前,退役運動員、高校體(ti) 育學生、中小學體(ti) 育老師、體(ti) 育愛好者等是校外體(ti) 育培訓行業(ye) 的主要師資力量來源。”白凱說,實踐中,經常出現教練培訓一周即上崗、未按規範的教學大綱教學、多年齡段學生同時授課的現象,都為(wei) 安全埋下了隱患。
強化監管安全教學
近年來,北京、福建、江蘇等地相繼出台了關(guan) 於(yu) 體(ti) 育類校外培訓機構準入的指導意見,其中規定培訓機構場所麵積及相關(guan) 設施與(yu) 器材要符合相關(guan) 國家標準。
以2022年3月出台的《北京市青少年校外體(ti) 育培訓機構準入審查工作指南》為(wei) 例,其對青少年校外體(ti) 育培訓機構的從(cong) 業(ye) 人員、培訓場地、培訓設施等均提出了具體(ti) 的要求。指南提出,培訓場地方麵,線下青少年校外體(ti) 育培訓機構應自有或租賃與(yu) 培訓類別和規模相適應的場所,開展培訓教學的場地麵積應不少於(yu) 100平方米,並明確提出室內(nei) 培訓不得使用居民住宅作為(wei) 培訓場所。
《北京市校外體(ti) 育培訓機構設置標準(試行)》(征求意見稿)則在不久前麵向社會(hui) 公開征集意見,該標準對校外體(ti) 育培訓場地設施、安全保障、培訓管理等提出了更為(wei) 細致的規範。
校外體(ti) 育培訓逐漸迎來強監管時代,而聚焦到中考體(ti) 測,北京市教委也多次解讀,旨在讓學生及家長放平心態。不久前,北京市教委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體(ti) 育考核的標準是按照國家學生體(ti) 質健康測試標準設定的,是基本達標的標準,並不是追求體(ti) 育競賽或者技能的更快更高更強,去增加孩子的區分度。在分值設置上,良好以上就給滿分。
對於(yu) 校外體(ti) 育培訓機構的場地和教師配置問題,多位業(ye) 內(nei) 從(cong) 業(ye) 者認為(wei) ,伴隨體(ti) 育培訓機構數量的增多,體(ti) 育場館資源可能出現稀缺,應堅持開辦場地麵積符合相關(guan) 規定,培訓場地間應保持一定的間隔,確保不擁擠、易疏散。相關(guan) 行政部門應重點審核校外體(ti) 育培訓機構場域的安全、教練員及營業(ye) 資質、培訓材料以及收費、廣告等方麵的監管工作,嚴(yan) 格保障教學的質量與(yu) 安全,同時要嚴(yan) 格設立教練員準入標準,保證教學質量與(yu) 安全。
“對市場化的體(ti) 育培訓機構,需要教育部門、體(ti) 育部門、市場管理等部門聯動,加強行業(ye) 監管,對教練員資格嚴(yan) 格審查。執教、教研人員應當具備與(yu) 所開展體(ti) 育項目相匹配且在有效期內(nei) 的職業(ye) (專(zhuan) 業(ye) )能力證明,包括:體(ti) 育類教師資格證、社會(hui) 體(ti) 育指導員職業(ye) 資格證書(shu) 。選聘退役運動員、體(ti) 校畢業(ye) 生作為(wei) 教練員,更應加強對其培訓的知識深度與(yu) 應用能力。”體(ti) 育培訓行業(ye) 從(cong) 業(ye) 者劉峰說,體(ti) 育課程是機構管理運營、師資水平、器材場地等多方位能力的集合,更是機構辦學理念與(yu) 教練執教態度的綜合體(ti) 現,體(ti) 育教培機構應具有高素質的教師,符合標準的軟硬件設備和穩定的經費。
“要引導青少年及其家長正確認識體(ti) 育訓練,把體(ti) 育訓練當成是一種積極良好的生活習(xi) 慣和提升綜合素質的途徑。同時,體(ti) 育培訓機構要摒棄低價(jia) 營銷、販賣焦慮等不當廣告宣傳(chuan) 行為(wei) ,堅持公益原則,強化行業(ye) 自律,提供多樣化的體(ti) 育培訓服務,為(wei) 青少年創造美好的明天。”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chu) 朝暉說。
《法治日報》2023年10月27日第04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