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景容:政企校合力促西部學生回家鄉就業
中新網浙江永康10月27日電 (王曦澤)職業(ye) 教育如何推動東(dong) 西部協作、促進共同富裕?在人社部資深技工教育專(zhuan) 家黃景容教授看來,職業(ye) 教育的“東(dong) 幫西就”應以西部就業(ye) 為(wei) 落腳點,由東(dong) 西兩(liang) 地政府、產(chan) 業(ye) 企業(ye) 、學校共同發力、久久為(wei) 功,促進西部人才回流和產(chan) 業(ye) 發展,實現東(dong) 西部的協作共贏。
10月26日,2023職業(ye) 教育與(yu) 共同富裕高層對話會(hui) 在浙江永康召開,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學者和各地職業(ye) 教育代表圍繞“協力創新同心共富”的主題展開討論。主論壇環節,黃景容以《職業(ye) 教育的“東(dong) 幫西就”》為(wei) 題作主旨演講,倡議兩(liang) 地政企校攜手合作,緩解東(dong) 部招工難和西部就業(ye) 難的局麵。
他認為(wei) ,職業(ye) 教育的東(dong) 西區域協作,需要兩(liang) 地政策發力。“讓學生回歸家鄉(xiang) 就業(ye) 是最終目的,但是西部如果沒有政策扶持,沒有崗位,也留不住人才,”黃景容說。要讓在東(dong) 部接受優(you) 質教育、具備產(chan) 業(ye) 技能的人才回歸家鄉(xiang) 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
黃景容闡述了永康市政府和四川省平昌縣政府在“東(dong) 遷西歸”技能人才培養(yang) 項目上的合作,“每年選派50名左右的平昌籍職校學生到永康職校學習(xi) ,未來學生畢業(ye) 後70%~80%‘東(dong) 遷’就業(ye) ,20%~30%‘西歸’發展,這樣既解決(jue) 了永康第二產(chan) 業(ye) 工人短缺的問題,也讓一部分人能回到平昌家鄉(xiang) 就業(ye) 發展。”
黃景容認為(wei) ,職業(ye) 教育的東(dong) 西區域協作,產(chan) 業(ye) 對接是基礎和關(guan) 鍵。“沒有產(chan) 業(ye) 的支持,合作無法長久,”他說,“和東(dong) 部比起來,西部的產(chan) 業(ye) 薄弱,吸引力低,如果企業(ye) 和政府能夠共建產(chan) 業(ye) 園,實現產(chan) 業(ye) 轉移,讓學生回到原來的地方能發揮才幹,大家才願意留下。”
“比如福建省飛毛腿技師學院,它是一所由企業(ye) 辦學的技校,2018年在寧夏原州設立了分校。除了辦學,飛毛腿集團和政府共同投資建設閩寧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園,預計會(hui) 將15條生產(chan) 線引進到寧夏,提供五千多個(ge) 就業(ye) 崗位,”黃景容說,“這樣就能幫助產(chan) 業(ye) 發展起來。”
黃景容認為(wei) ,職業(ye) 教育的東(dong) 西區域協作,聚焦的是技能培養(yang) 。“要幫助西部的社會(hui) 勞動者提高技能水平,通過技術技能培訓,實現技術技能就業(ye) ,一部分特高技術技能水平的人實現技術技能致富,”他說,“‘東(dong) 幫西就’行動對勞動者的培養(yang) ,應當考慮如何促進技術含量要求高、依靠創新驅動的產(chan) 業(ye) 進一步發展。”(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