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識模糊、電子地圖字太小 老人進醫院就“犯暈”
標識模糊不醒目 電子地圖字太小
老人一進醫院就“犯暈”
實習(xi) 記者 王瑤琦 柴嶸
近日,記者走訪本市5家三級醫院,發現醫院存在不同程度的標識模糊不醒目、電子地圖適老化不足等問題,給老年患者就診帶來不少麻煩。
昨天上午,76歲的袁有福來到酒仙橋附近某三級醫院,準備進行核磁共振檢查。從(cong) 醫院西南門進入門診樓,可以看到一層大廳的牆麵上掛著樓層索引目錄,標注著各樓層有哪些科室,但唯獨沒有袁有福想去的影像科。
“請問做核磁共振在什麽(me) 地方?我看牆上沒有寫(xie) 。”看到一名保安走過來,袁有福立即上前詢問。保安告訴她,一層樓層索引目錄上寫(xie) 的“MRI一室”就是做核磁共振的檢查室,穿過通道,檢查室位於(yu) 左側(ce) ,可以根據地標尋找。“沒有中文解釋,我確實不認識MRI是核磁共振。”袁有福說。
順著一層通道走到盡頭,左側(ce) 又是另一條長長的通道,通道門前隻貼著“中醫科搬至二層放射科內(nei) ”的紙條,沒有其他標識。袁有福準備看一眼腳下的藍色箭頭地標,才發現地標已經是一團模糊。行人長期的踩踏導致文字脫落,難以辨認,依稀可見“碎石中心”“針灸4診室”等字樣。
袁有福穿過左側(ce) 通道,通道旁的4間辦公室門前堆放著一些裝修材料,工人們(men) 正在裏麵裝修。“看著真不像是檢查室,標識不清,也找不到人問。”袁有福感歎。最終,她走出通道後,看到左側(ce) 有一間診室,分診台前已有等待的患者,詢問方才得知這裏正是核磁共振檢查室。
記者發現,王府井附近某三甲專(zhuan) 科醫院也存在同樣的問題。該院門診樓分為(wei) 南樓和北樓,南樓二層、北樓二層和三層均設有口腔綜合科,但一層的指示牌並未寫(xie) 明,隻有走上二層、三層才有地標顯示,不少患者都會(hui) 走錯。
“這家醫院太大了,每次我都記不住路。”66歲的張益表示,自己在豐(feng) 台區某三甲醫院就診時,經常“暈頭轉向”。由於(yu) 該院有多棟建築,分布在街道兩(liang) 側(ce) ,一旦走錯,費時費力。張益了解到,該院在微信小程序中有“院內(nei) 導航”服務。然而,院內(nei) 導航顯示的地圖字體(ti) 太小,“我老花眼了,根本看不清,也沒有語音播報功能。”
記者試用了近10家三甲醫院的小程序,發現都沒有推出適老化版本。“如果能像手機導航軟件一樣,輸入自己在醫院的位置和目的地後提供語音導航,老年人用起來就更方便了。”張益說。
《北京日報》2023年10月27日第6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