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一帶一路”上的大國工匠
中新網永康10月27日電 題:特寫(xie) :“一帶一路”上的大國工匠
作者 郭其鈺
當讚比亞(ya) 下凱富峽水電站電氣工程師卡潘達用自身所學參與(yu) 開發清潔能源時,埃及齋月十日城鐵路工程師謝諾正在埃及首條電氣化鐵路巡邏檢修;當泰國大城技術學院教師薩達瓦·梭塞在魯班工坊開設自動化類課程時,葡萄牙塞圖巴爾理工學院學生佩德羅·庫尼亞(ya) 正在魯班工坊學習(xi) ABB機器人係統……
這是“一帶一路”上的一個(ge) 個(ge) 生動畫麵。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十年來,一係列聚焦發展、改善民生、蘊含希望的合作項目落地,給共建國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大變化,也給普通民眾(zhong) 帶來了切切實實的“小確幸”。
“一帶一路”火熱建設的背後,產(chan) 生了大量人才需求,中國職業(ye) 教育也隨之走向世界,花開海外。
今年6月,在2023年泰國職業(ye) 教育工業(ye) 自動化機器人比賽中,由泰國大城技術學院5名學生組成的團隊勇奪冠軍(jun) ,這是該校首次在這項國家級賽事中奪得金牌。在泰國大城技術學院院長瑪悠麗(li) 看來,這份成績得益於(yu) 5名學生在泰國魯班工坊的學習(xi) 。
這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天津渤海職業(ye) 技術學院和泰國大城技術學院合作的全球首家魯班工坊。
“目前我們(men) 與(yu) 天津合作開設的6個(ge) 專(zhuan) 業(ye) 已經全部納入泰國國民教育體(ti) 係,泰國魯班工坊累計培養(yang) 和培訓師生近萬(wan) 名,魯班工坊的畢業(ye) 生也受到不少企業(ye) 的青睞。”瑪悠麗(li) 表示。
這幾年,一個(ge) 個(ge) 以中國古代傑出工匠魯班命名的“魯班工坊”,鑲嵌在中國與(yu) “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同向同行的足跡中。魯班工坊裏沒有“魯班”,卻有工業(ye) 機器人、新能源、物聯網等70多門專(zhuan) 業(ye) 技能課程,主要培養(yang) 熟悉中國技術、了解中國工藝、傳(chuan) 承中國工匠精神的技術技能人才。
博文是盧旺達魯班工坊2022級電氣自動化技術專(zhuan) 業(ye) 的學生,結束本學期課程後,他將和同學們(men) 啟程來到中國,前往浙江金華職業(ye) 技術學院繼續深造。
“在魯班工坊,量身定製的中文課程和培訓項目不僅(jin) 提高了我的技術技能水平,也幫助我們(men) 開拓了視野,為(wei) 未來就業(ye) 打下基礎。”博文已可以用中文進行簡單交流。
盧旺達魯班工坊是金華職業(ye) 技術學院精準對接該國產(chan) 業(ye) 發展需求,幫助當地開展職業(ye) 教育、培養(yang) 技能人才的平台。
“無論是學生還是本土教師都從(cong) 魯班工坊的培訓中收獲頗豐(feng) ,不僅(jin) 幫助學生提升職業(ye) 技能,還為(wei) 老師們(men) 提供了一個(ge) 交流和切磋的平台,提升了我們(men) 學校職業(ye) 教育與(yu) 培訓的整體(ti) 水平。”盧旺達魯班工坊副校長愛斯德拉斯·恩施姆亞(ya) 姆雷姆伊表示。
如今,魯班工坊已在亞(ya) 非歐三大洲的20多個(ge) “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落地生根,在為(wei) 當地培養(yang) 職業(ye) 技能人才的同時,也以潤物無聲的方式架起民心相通的橋梁。
“以心相交,成其久遠”。共建“一帶一路”十年間,中國與(yu) 共建國家共同書(shu) 寫(xie) 了許多“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的故事,“一帶一路”也從(cong) “大寫(xie) 意”到“工筆畫”,成為(wei) 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chan) 品和國際合作平台。
10月26日,以“協力創新同心共富”為(wei) 主題的2023職業(ye) 教育與(yu) 共同富裕高層對話會(hui) 在金華永康舉(ju) 行,進一步向世界介紹中國職業(ye) 教育發展經驗,呼籲全球共同推動職業(ye) 教育務實合作。
此次活動由中華職業(ye) 教育社、中國新聞社指導,中國新聞報、民建浙江省委會(hui) 、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主辦,浙江省中華職業(ye) 教育社協辦,中共永康市委、永康市政府、中華職業(ye) 教育社職業(ye) 指導中心、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新聞發展中心、中新社國際傳(chuan) 播集團浙江分公司承辦,永康市職業(ye) 技術學校、永康五金技師學院支持。(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