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前沿】請為“趕時間的人”多等10分鍾
陳俊宇
“哪怕多等10分鍾,多敲會(hui) 兒(er) 門,多打幾次電話,也不能把餐放到門口就走,必須親(qin) 手交給他們(men) 才安心”。
“我時間挺寶貴的,要跑單掙錢的。”
這兩(liang) 句話出自同一人,來自河北保定的90後外賣小哥王鵬飛。
“多等10分鍾”,是因為(wei) 王鵬飛等外賣小哥會(hui) 在午高峰前為(wei) 北京一社區的養(yang) 老服務驛站送餐,這樣一來社區裏的高齡老人、獨居老人的“吃飯難”問題就得以解決(jue) 。不過,大多數老人腿腳不便、耳背,很難第一時間給予外賣小哥回應,等待自然就是常事了。更重要的是,隻有將餐食親(qin) 手交到老人手中,才能確認他們(men) 是安全的。
這源自最近的一條熱搜視頻,《外賣小哥多花10分鍾等老人取餐》。惜時如金的外賣小哥卻樂(le) 意多等10分鍾,這是一份發乎於(yu) 人性的善意。對於(yu) 老人來說,每一次上門送餐,就是一次陪伴與(yu) 守護。有網友為(wei) 此點讚並給予祝福:“有愛心有耐心,為(wei) 外賣小哥點讚,希望你們(men) 的工作和生活一路順暢。”
從(cong) 這裏說開去。為(wei) 社區老人送餐畢竟隻是外賣小哥工作中的一小部分,跑單才是主業(ye) 。在嘀嗒作響的倒計時麵前,在“多送多得”的邏輯之下,他們(men) 是“趕時間的人”,不得不按下“加速鍵”來去匆匆。搶訂單、趕速度、拚業(ye) 績,時間就是金錢。
所以,當這條熱搜出現在公眾(zhong) 視野,感動之餘(yu) 還應該想到,在送餐過程中,外賣小哥肯定也會(hui) 有需要顧客“多等10分鍾”之時,也希望多一份從(cong) 容、多一分理解。
“完善協商協調機製,推動平台企業(ye) 合法規範用工、科學調整算法、完善勞動定額標準……”寫(xie) 進了中國工會(hui) 十八大報告。不得將“最嚴(yan) 算法”作為(wei) 考核要求、完善平台訂單分派機製……七部門聯合印發了《關(guan) 於(yu) 落實網絡餐飲平台責任 切實維護外賣送餐員權益的指導意見》。相信還會(hui) 有更多更完善的法律法規、政策製度等出台,因為(wei) 加強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需要頂層設計也需要落實落細,是久久為(wei) 功之事,是合力協作之事。
我們(men) 為(wei) 此持續呼籲,任何一家平台企業(ye) 的發展壯大靠的不僅(jin) 僅(jin) 是一個(ge) 個(ge) 算法,任何一份顧客所期待快一點收到的外賣靠的不應是催促,要關(guan) 愛那一個(ge) 個(ge) 大街小巷奔忙的身影,他們(men) 是辛勤的勞動者,是美好生活的創造者。
時間麵前,希望所有的勞動者都得到尊重。
《工人日報》(2023年10月27日05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