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流感感染率在兒童中最高 專家建議盡快接種流感疫苗

發布時間:2023-11-01 14:44:00來源: 人民網

  隨著秋冬季到來,多地流感病例逐漸增多,中國國家流感中心發布的監測周報顯示,10月16日-22日,南方省份流感病毒檢測陽性率持續上升,北方個(ge) 別省份流感活動略有上升。

  流感在兒(er) 童中的感染情況如何?預防流感,家長應該怎麽(me) 做?就有關(guan) 情況,記者采訪了湖南省人民醫院兒(er) 童醫學中心主任鍾禮立。

  兒(er) 童較成人更易受到流感侵襲

  鍾禮立表示,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與(yu) 通常所說的感冒不同,它特指流感病毒引起的對人類健康危害嚴(yan) 重的急性呼吸道傳(chuan) 染病。

  “與(yu) 普通感冒相比,流感的症狀較重,且相較於(yu) 其他人群,兒(er) 童的感染率最高。”鍾禮立說,流感主要表現為(wei) 發熱、頭痛、全身不適,體(ti) 溫可達39-40℃,兒(er) 童的發熱程度通常高於(yu) 成人。

  中疾控發布的相關(guan) 信息顯示,在不同國家開展的基於(yu) 家庭和社區的研究表明,大約20%-40%有症狀的兒(er) 童可出現流感樣症狀(發熱,伴咳嗽或咽痛),而多達一半有症狀的人可出現急性上呼吸道症狀。

  “學校、托幼機構為(wei) 集體(ti) 場所,兒(er) 童在集體(ti) 場所中聚集、接觸密切,而兒(er) 童呼吸道較成人發育沒那麽(me) 健全,自身免疫係統處於(yu) 發育狀態,易受到流感侵襲,一旦有流感病例,很容易導致疾病傳(chuan) 播。”鍾禮立說。

  兒(er) 童是重症流感的高危人群

  “孩子已經連續高燒2天了,吃點藥壓下去,藥效一過又燒起來,全家輪流照顧不敢合眼。”一位前來就診的4歲男孩媽媽焦急地說。

  鍾禮立介紹,現在這種情況在門診比較普遍,一個(ge) 孩子生病,至少需要一位家長陪同,年齡小的孩子,可能需要兩(liang) 位甚至更多家長照顧,付出的費用、時間、精力等成本遠高於(yu) 成人。

  “兒(er) 童不僅(jin) 是流感的易感人群,也是重症流感的高危人群。5歲以下的孩子更易出現嚴(yan) 重並發症,家長一定要高度重視。”鍾禮立說,流感起病急,部分患者因出現肺炎等並發症或基礎疾病加重,易發展成重症流感病例,少數危重症病例病情進展快,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急性壞死性腦病或塑型支氣管等並發症而死亡。

  她表示,早診斷、盡早抗病毒治療是重症病例救治的關(guan) 鍵。目前正是支原體(ti) 肺炎流行疊加流感季,檢測、監測病例,分流病人,減少交叉感染也十分重要。

  鍾禮立特別提醒家長,當孩子出現突然發熱,特別是高熱、全身症狀重、肌痛等症狀,有流感樣患者接觸史時,應盡早至醫院完善相關(guan) 檢查及治療。對重症患兒(er) 積極治療原發病(如先天性心髒病、哮喘等慢性肺疾病、腎病綜合征及先天性免疫缺陷等基礎疾病),防治並發症,並進行有效的器官功能支持。

  專(zhuan) 家:接種流感疫苗可降低感染風險

  兒(er) 童作為(wei) 感染流感病毒的高風險人群,接種流感疫苗不僅(jin) 可以降低自身感染、發病和重症的風險,還可以減少其他家庭成員的感染風險。

  就流感疫苗預防接種事宜,中疾控在2022年版指南的基礎上形成了《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23-2024)》。新版指南明確,建議所有≥6月齡且無接種禁忌的人都應接種流感疫苗。優(you) 先推薦包括醫務人員、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罹患一種或多種慢性病人群、 6-59月齡兒(er) 童及6月齡以下嬰兒(er) 的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員等重點和高風險人群及時接種。

  針對6月齡以下嬰兒(er) 無法接種流感疫苗的情況,鍾禮立表示,小年齡組兒(er) 童感染流感後出現重症的風險高,所以建議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員也應盡快接種疫苗,減少感染風險,進而間接對6月齡以下的嬰兒(er) 提供保護。此外,對於(yu) 有哮喘等慢性肺疾病、腎病綜合征及先天性免疫缺陷等基礎疾病的孩子,並不是不能接種疫苗,可以經醫生評估後進行疫苗接種。

  考慮到流感主要是呼吸道飛沫傳(chuan) 播,還可經口腔、鼻腔黏膜等直接或間接接觸傳(chuan) 播,鍾禮立提醒公眾(zhong) 要做好流感預防,包括勤洗手、必要時戴口罩,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手帕或紙巾掩住口鼻,避免飛沫感染他人,流感季盡量減少到人員聚集的地方等。同時,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均衡營養(yang) 、適量運動、充足睡眠,增強孩子的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家中注意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喬(qiao) 業(ye) 瓊、實習(xi) 生胡海月)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