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鄉賢”徐九斤:四十餘載播種鄉村“影像種子”
中新網海寧11月2日電(張煜歡)“我的人生就是用一部部電影‘摞’起來的。過去這40多年我隻幹了一件事,就是為(wei) 村民放電影。”一笑起來眼睛便眯成一條縫,一聊起電影就打開了話匣……對於(yu) 浙江省海寧市許村鎮沈士電影放映隊隊長徐九斤而言,是“熱愛”與(yu) “責任”,支撐著這數十載的鄉(xiang) 村放映電影之路。
近日,浙江省委宣傳(chuan) 部、浙江省委統戰部、浙江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聯合主辦的2022年度“最美鄉(xiang) 賢”學習(xi) 宣傳(chuan) 活動公布名單,紮根故土、播撒鄉(xiang) 村“影像種子”的徐九斤位列其中。
一個(ge) 人撐起一塊銀幕。40多年來,徐九斤用膠片和光影為(wei) 鄉(xiang) 村百姓留下美好的時代記憶,35萬(wan) 公裏的風雨兼程,一個(ge) 人的不懈奔走,他用電影之美照亮了和美鄉(xiang) 村的精神共富之路。
20世紀80年代前後,全國各地紛紛組建了流動電影放映隊。有些攝影基礎的徐九斤被選入了當地的沈士文化站,成為(wei) 一名鄉(xiang) 村電影放映員。
“那一年我22歲,當時做夢也沒有想到,放電影居然會(hui) 成為(wei) 陪伴我一生的事業(ye) 。”徐九斤說。
兩(liang) 根毛竹,一塊白布;機器一亮,萬(wan) 人空巷。在那個(ge) 年代,拷貝是極為(wei) 稀有的資源,一部電影拷貝要在幾個(ge) 村子之間進行“接力式放映”。熱情極高的村民會(hui) 爭(zheng) 著替放映隊“跑膠片”。每到一處,圍觀的村民就會(hui) 自動讓出一條道,高聲喊著,“片子來了,片子來了!”
徐九斤向記者回憶,當時的露天電影票價(jia) 一兩(liang) 分錢。那時,他拿著30元錢一個(ge) 月的固定工資,就靠肩上一根扁擔,挑起100多斤重的設備,走上幾十裏土路。至今他還記得,自己放的第一部電影是《保密局的槍聲》;放得最多的電影是《少林寺》,一連通宵放了許多天。“雖然累,但我很享受被那麽(me) 多村民圍著的那份快樂(le) ,看見大家看電影時臉上映射出的光芒,我很自豪。”徐九斤說。
但隨著時間來到20世紀90年代,在開放浪潮下,電視機不再是一件“稀罕物”,一時間,露天電影也風光不再。由於(yu) 電影放映場麵不再熱鬧,電影放映隊也紛紛解散。在此背景下,徐九斤的不少同事紛紛改行,原本熱鬧的電影放映隊最後隻剩下他一個(ge) 人。
當時徐九斤的妻子勸他,“要不把這些(放電影的)東(dong) 西賣了吧,開個(ge) 小工廠,還能賺點鈔票。”但熱愛電影的徐九斤,還想再“堅持一下”。
三年後,電影放映逐漸讓徐九斤入不敷出,於(yu) 是他隻能順應潮流辦起家庭工廠。但在辦廠之餘(yu) ,他並沒有停下放電影的腳步。隻要附近百姓有需求,他就騎著摩托去放電影。
“我逐漸意識到,優(you) 秀的電影對於(yu) 農(nong) 村老百姓是很有教育意義(yi) 的,我還是要把電影在鄉(xiang) 村繼續放映下去。”感受到心中熱愛與(yu) 肩上責任的徐九斤,作出了一個(ge) 重要的決(jue) 定:他四處籌錢買(mai) 了幾台放映機、幾大箱電影拷貝膠卷,成立起了一個(ge) 人的放映隊——“九斤放映隊”。
此後,他總給農(nong) 村敬老院裏的老人免費放電影,將一些經典的好電影送到精神生活相對匱乏的農(nong) 村老人中間;他還給在杭海城際鐵路施工的工人放電影,讓大夥(huo) 兒(er) 的業(ye) 餘(yu) 生活充滿歡聲笑語,不少工友高興(xing) 地說:“在工地上看電影還是頭一回。”
2003年前後,國家開始大力鼓勵農(nong) 村放映電影,徐九斤的“事業(ye) ”也迎來“第二春”。2006年,浙江被確定為(wei) 全國農(nong) 村電影改革發展暨數字放映綜合試點省份,浙江農(nong) 村大地上的“影像種子”破土而生,茁壯成長。
在時代春風下,徐九斤的放映範圍也逐年擴大,從(cong) 海寧延伸到了周邊的嘉興(xing) 桐鄉(xiang) 、杭州餘(yu) 杭甚至寧波等地,從(cong) 村裏到學校,從(cong) 企業(ye) 到敬老院,都留下了他的足跡,總行程已超過40萬(wan) 公裏,共放映3萬(wan) 多場電影,觀眾(zhong) 達700餘(yu) 萬(wan) 人次。
為(wei) 了讓一代代村民真切了解到電影發展背後的故事,2015年,作為(wei) 鄉(xiang) 賢的徐九斤還在當地建起了一家民間電影收藏館——九斤電影珍藏館,場館麵積達1000平方米,免費向公眾(zhong) 開放。如今,很多年輕人都會(hui) 陪著父母走進九斤電影珍藏館,觸摸中國電影發展曆史,也為(wei) 父母尋找兒(er) 時觀看露天電影的美好記憶。
這位農(nong) 村電影放映員40餘(yu) 年對鄉(xiang) 村電影的堅守,也打動了電影圈內(nei) 的眾(zhong) 多藝術家。2020年,在當地政府支持下,“首屆九斤鄉(xiang) 村電影文化節”在海寧許村鎮科同村舉(ju) 行。郭凱敏、劉勁、江平等一批電影藝術家,與(yu) 村民麵對麵交流電影文化,來自全國各地的20位農(nong) 村電影放映員也來到現場,銀幕之光照亮了鄉(xiang) 村的夜晚。
40多年來,時代洪流滾滾向前,但徐九斤對在鄉(xiang) 村放映電影的熱忱之心始終如一。
“這次能入選‘最美鄉(xiang) 賢’我十分榮幸,未來我會(hui) 把這一榮譽當成新的起點,發揮好鄉(xiang) 賢的正能量,繼續豐(feng) 富鄉(xiang) 村文化精神生活,更好地為(wei) 大家服務。隻要有一個(ge) 百姓愛看電影,我都會(hui) 繼續放映下去,無怨無悔。”徐九斤說。(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