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帶一路”源自中國,成果和機遇屬於世界
核心閱讀
2013年以來,“一帶一路”合作從(cong) 無到有,蓬勃發展,取得豐(feng) 碩成果。站在新的起點上,我國與(yu) 共建國家一道,深化“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迎接共建“一帶一路”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新發展,一定能為(wei) 推動實現世界各國的現代化注入更大能量,共同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習(xi) 近平主席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指出:“共建‘一帶一路’源自中國,成果和機遇屬於(yu) 世界。”2013年以來,我國與(yu) 共建國家一道,推動“一帶一路”合作從(cong) 無到有,蓬勃發展,取得豐(feng) 碩成果。當前,我國正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將始終高舉(ju) 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在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中不斷以我國新發展為(wei) 世界提供新機遇,推動建設一個(ge) 開放包容、互聯互通、共同發展的世界。
中國發展為(wei) 世界發展帶來了諸多機遇
習(xi) 近平主席指出:“人類是相互依存的命運共同體(ti) 。世界好,中國才會(hui) 好;中國好,世界會(hui) 更好。”作為(wei) 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始終將自身發展置於(yu) 人類發展的坐標係,以自身發展為(wei) 世界發展創造新機遇。
為(wei) 世界經濟增長提供重要動力。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用幾十年時間走完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ye) 化曆程,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hui) 長期穩定的奇跡,我國經濟總量占世界經濟的比重從(cong) 1978年的約1.8%提高到超過18%。過去10年,我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平均貢獻率超過30%。近年來,在逆全球化思潮不斷湧動的背景下,我國積極推動共建“一帶一路”,推動形成一個(ge) 歐亞(ya) 大陸與(yu) 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完全連接、陸海一體(ti) 的全球發展新格局,在更廣闊的經濟地理空間中拓展國際分工的範圍和覆蓋麵,努力促進世界經濟新的增長。
為(wei) 世界提供廣闊市場。作為(wei)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我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推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與(yu) 世界各國分享中國市場機遇。在共建“一帶一路”過程中,我國與(yu) 共建國家大幅消除貿易投資壁壘,改善區域內(nei) 和各國營商環境,建設自由貿易區,拓寬貿易領域、優(you) 化貿易結構,拓展相互投資和產(chan) 業(ye) 合作領域,推動建立更加均衡、平等和可持續的貿易體(ti) 係,發展互利共贏的經貿關(guan) 係。2013—2022年,我國與(yu) 共建國家進出口總額累計19.1萬(wan) 億(yi) 美元,與(yu) 共建國家雙向投資累計超過3800億(yi) 美元,共同做大做好合作“蛋糕”。
為(wei) 全球發展事業(ye) 賦能。發展是解決(jue) 一切問題的總鑰匙。我國充分發揮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麵的優(you) 勢,為(wei) 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提供設計、融資、建設、運營等全鏈條支持;與(yu) 發展中國家開展產(chan) 能合作,幫助其推進工業(ye) 化;支持發展中國家能力建設,每年為(wei) 相關(guan) 國家不同領域的官員提供培訓,提供獎學金支持專(zhuan) 業(ye) 人才培養(yang) ;與(yu) 世界各國分享發展知識,促進互學互鑒,從(cong) 相關(guan) 國家實際出發提供發展知識援助。在共建“一帶一路”過程中,我國與(yu) 共建國家致力於(yu) 構建涵蓋陸、海、天、網的全球互聯互通網絡,有效促進各國商品、資金、技術、人員的大流通;出資設立絲(si) 路基金,並與(yu) 相關(guan) 國家一道成立亞(ya) 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不斷拓展投融資渠道平台,激活共建國家發展動力。
作為(wei) 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chan) 品和國際合作平台,共建“一帶一路”以互聯互通為(wei) 主線,10年來取得豐(feng) 碩成果。我國已與(yu) 150多個(ge) 國家、30多個(ge) 國際組織簽署了23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同各國加強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wei) 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為(wei) 全球發展開辟新空間。
共建“一帶一路”順應時代潮流,謀求共同發展、合作共贏
習(xi) 近平主席指出:“隻有合作共贏才能辦成事、辦好事、辦大事。”我國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將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在共建“一帶一路”中推動實現共同發展、合作共贏,彰顯了與(yu) 各方共享機遇的格局和胸懷。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胸懷天下的體(ti) 現。大道之行,天下為(wei) 公。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是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為(wei) 中華民族謀複興(xing) 的黨(dang) ,也是為(wei) 人類謀進步、為(wei) 世界謀大同的黨(dang) ,始終從(cong) 人類發展大潮流、世界變化大格局、中國發展大曆史正確認識和處理同外部世界的關(guan) 係,在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yu) 發展中謀求自身發展,又以自身發展更好維護世界和平與(yu) 發展。在共建“一帶一路”過程中,我們(men) 黨(dang) 本著對曆史、對人民、對世界負責的態度,攜手各國政黨(dang) 應對各種全球性風險和挑戰,為(wei) 子孫後代創造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美好未來。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要求。人類是相互依存的命運共同體(ti)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是中國從(cong) 世界和平與(yu) 發展的大勢出發處理當代國際關(guan) 係的中國智慧,是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是應對21世紀各種挑戰的中國主張。共建“一帶一路”為(wei)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提供了實踐平台。堅持開放包容,堅持互利共贏,堅持公道正義(yi)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有利於(yu) 建設一個(ge) 開放包容、互聯互通、共同發展的世界,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
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抓手。當今世界,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單邊主義(yi) 、保護主義(yi) 明顯上升,世界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全球發展麵臨(lin) 諸多挑戰。我國堅定站在曆史正確一邊,堅持經濟全球化大方向,旗幟鮮明主張自由貿易和真正的多邊主義(yi) ,反對單邊主義(yi) 、保護主義(yi) ,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泛安全化,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共建“一帶一路”堅持共商共建共享,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會(hui) 製度、發展階段差異,開辟了各國交往的新路徑,搭建起國際合作的新框架。共建國家堅持多邊貿易體(ti) 製的核心價(jia) 值和基本原則,共同打造開放型合作平台,有利於(yu) 維護和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
中國自身發展的需要。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參與(yu) 者、受益者和貢獻者,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通過共建“一帶一路”,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內(nei) 陸地區從(cong) “後衛”變成“前鋒”,沿海地區開放發展更上一層樓,中國市場同世界市場的聯係更加緊密。中國將自身發展經驗和機遇同世界各國分享,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順風車”,唱響了“中國機遇論”,有力駁斥了“中國威脅論”,贏得了更多朋友與(yu) 夥(huo) 伴。這既有利於(yu) 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也為(wei) 我國發展營造了良好外部條件,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注入強勁動力。
以中國式現代化新成就為(wei) 世界提供新機遇
當前,我國正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習(xi) 近平主席指出:“我們(men) 追求的不是中國獨善其身的現代化,而是期待同廣大發展中國家在內(nei) 的各國一道,共同實現現代化。”我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定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增強國內(nei) 大循環內(nei) 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同共建國家深化“一帶一路”合作夥(huo) 伴關(guan) 係,將為(wei) 世界各國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為(wei) 全球創新發展提供新機遇。高質量發展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新征程上,我國將加快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推進新型工業(ye) 化,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新機遇,推動製造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推動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融合集群發展,構建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綠色環保等一批新的增長引擎,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在這一過程中,我國不僅(jin) 將繼續為(wei) 世界提供豐(feng) 富優(you) 質商品,還將為(wei) 世界提供更多高新技術產(chan) 品;不僅(jin) 將繼續為(wei) 世界提供更多貨物產(chan) 品,還將為(wei) 世界提供更多技術與(yu) 服務;不僅(jin) 將繼續為(wei) 發展中國家工業(ye) 化提供有力支持,還將依托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以數字技術等為(wei) 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提供助力,為(wei) 全球創新發展提供更多新機遇。
為(wei) 全球綠色發展提供助力。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新征程上,我國將統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協同推進降碳、減汙、擴綠、增長,深入推進環境汙染防治,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實現生態優(you) 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建設美麗(li) 中國。同時,我國將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開展綠色低碳合作,助力全球綠色發展;大力發展綠色低碳技術、產(chan) 品、服務,以光伏產(chan) 業(ye) 發展降低太陽能發電成本等方式推動綠色低碳能源普及,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和出口,助力全球節能減排;發揮製造業(ye) 綜合成本低的優(you) 勢,推動綠色技術產(chan) 業(ye) 化,助力全球綠色轉型;加大對“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的支持,持續深化綠色基建、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等領域合作,加快建設綠色絲(si) 綢之路。
為(wei) 完善全球治理體(ti) 係作出貢獻。作為(wei) 發展中國家、“全球南方”的一員,我國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始終同其他發展中國家同呼吸、共命運,堅定維護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新征程上,我國將踐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yi) ,推動國際關(guan) 係民主化,推動全球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積極參與(yu) 全球治理體(ti) 係改革和建設,對現有國際機製進行有益補充和完善;堅持開放包容、合作共贏,推動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進雙邊、區域和多邊合作,反對保護主義(yi) ,反對“築牆設壘”“脫鉤斷鏈”,反對單邊製裁、極限施壓;推動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加快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為(wei) 縮小南北差距、實現共同發展貢獻中國力量。
習(xi) 近平主席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宣布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為(wei) 共建“一帶一路”明確了新方向、開辟了新願景、注入了新動力。站在新的起點上,我國與(yu) 共建國家一道,深化“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迎接共建“一帶一路”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新發展,一定能為(wei) 推動實現世界各國的現代化注入更大能量,共同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作者為(wei)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