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假“白大褂”念歪醫療科普經

發布時間:2023-11-03 15:10:00來源: 北京晚報

  孟雅檀

  據法治日報報道,醫療科普短視頻在各平台流行,博主往往一身白大褂,內(nei) 容多以兩(liang) 性話題、疾病治療、用藥指導等為(wei) 主。

  穿著白大褂的這些主播真是醫生嗎?國家對於(yu) 醫生進行醫學科普有著明確規定,網絡平台上的醫生資格認證門檻也很高,必須為(wei) “公立三甲醫院全職醫生”或者“非三甲公立醫院主治醫師及以上職稱”,醫生本人還需完成個(ge) 人資料上傳(chuan) 等操作。但很多平台上的醫療科普博主根本就沒有通過資質認證,其簡介信息完全是個(ge) 人填寫(xie) 的,即便自稱是某三甲醫院的醫生,也未提供醫師身份認證或醫院名稱相關(guan) 信息。

  與(yu) 模糊不清的身份介紹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這些主播對醫學知識的高談闊論和任意評論,沒有不知道的、沒有不敢說的。據報道,很多醫療科普視頻的內(nei) 容真實性和可行度成疑。此外,還有大量醫療科普視頻標題和內(nei) 容庸俗低級。如此科普,不僅(jin) 對受眾(zhong) 產(chan) 生負麵效果,傳(chuan) 播健康焦慮,打色情擦邊球,更會(hui) 有損醫學的專(zhuan) 業(ye) 性和權威性。

  披著白大褂的不一定是白衣天使,打著醫學科普旗號的未必醫者仁心。事實上,假冒醫生進行偽(wei) 科普的根本目的就是為(wei) 了流量、為(wei) 了撈金。《醫療廣告管理辦法》明確規定不得以醫療谘詢類欄目或者節目發布或者變相發布醫療廣告,假“白大褂”們(men) 在視頻中宣傳(chuan) 的所謂獨家秘方,或通過評論區留言的方式與(yu) 患者取得聯係,或捏造醫務人員身份收取問診費用,或直接賣起了不知哪裏生產(chan) 更沒有質量保證的神藥,如此多的假醫生和偽(wei) 科普,平台是真的看不到,還是不想管?

  醫學是非常科學嚴(yan) 肅的事情,來不得半點弄虛作假。每個(ge) 人的體(ti) 質和病情都不一樣,麵對麵的問診尚不一定能有合適的治療方案,有些博主隔空就敢治病下藥?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江湖騙子不要以為(wei) 自己在線上會(hui) 找到生活空間。打擊披著醫療科普外衣的賣藥博主,平台必須承擔主體(ti) 責任、受眾(zhong) 也該擦亮眼睛。扒下那些博主身上的“白大褂”,揭穿那些偽(wei) 醫療科普的真麵目,把醫學科普的好經念好,為(wei) 患者提供更多的幫助。(北京晚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