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互聯網大會“強磁場” 賦能嘉興桐鄉產業跨級躍遷

發布時間:2023-11-07 11:06:00來源: 央廣網

  央廣網嘉興(xing) 11月6日消息(記者 尚天宇)從(cong) 人工檢查到5G識別,從(cong) 人工組裝到智能AGV,在新鳳鳴、在雲(yun) 匠研究院、在烏(wu) 鎮實驗室……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的紅利正在賦能嘉興(xing) 桐鄉(xiang) 產(chan) 業(ye) 飛速發展。

  2023年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烏(wu) 鎮峰會(hui) 開幕之際,央廣網記者走進嘉興(xing) 桐鄉(xiang) ,切身感受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十年來的發展變化。

  “機器換人,成本降低了,效率提高了”

  走進嘉興(xing) 市桐鄉(xiang) 市的新鳳鳴5G工廠,智能化的車間流水線映入眼簾,從(cong) 聚酯、紡絲(si) ,到卷繞、包裝,智能化的機器設備已經替換了大部分人工。

  記者看到,在車間的紡絲(si) 工段上,有著一雙“大眼睛”的5G機器人正在使用激光來回掃描紡絲(si) 。

  “整個(ge) 車間隻有十幾名員工,一個(ge) 人可以看好幾台設備,原先這些紡絲(si) 都是靠人工來一根一根檢查的,現在有了5G機器人,識別的準確度和速度都提高了很多倍,大大提高了紡織效率。”新鳳鳴中欣公司長絲(si) 車間主任蔡凱傑說,“機器人上麵有一個(ge) 智能攝像頭,通過中國移動5G技術,能夠檢查生產(chan) 過程是否出現飄絲(si) ,一旦發現異常就會(hui) 立刻發出警報。”

  據了解,該5G機器人正是由中國移動浙江公司聯手新鳳鳴集團研發的5G飄絲(si) 質檢係統,通過移動5G、人工智能、大數據、邊緣計算、8K工業(ye) 相機等技術,針對幾百根微米級細絲(si) 以每分鍾4000米的下絲(si) 速度生產(chan) 化纖長絲(si) 餅環節,通過頂部攜帶的8K高清攝像頭對長絲(si) 纏繞情況進行拍照,利用5G網絡立即回傳(chuan) 至雲(yun) 端並開展AI算法分析,在0.2秒之內(nei) 判斷是否有“飄絲(si) 、飄雜”現象,並可實現24小時不間斷巡檢。

  蔡凱傑介紹,5G機器人解決(jue) 了困擾化纖行業(ye) 十幾年的世界級難題——飄絲(si) 飄雜難題,現在企業(ye) 產(chan) 品次品率下降了60%,每年直接減少損失約2000萬(wan) 元。

  工業(ye) 迭代,產(chan) 業(ye) 升級。在雙環傳(chuan) 動桐鄉(xiang) 工廠“未來一號”車間裏,智能機械臂正在自動識別抓取零件,通過頭部的燈光識別,型號不同、大小不一的齒輪產(chan) 品被準確地安裝到預設位置。

  “目前工廠內(nei) 一共有170多台機械臂,全天24小時運轉,未來還將增加8台智能AGV無人搬運車,除了傳(chuan) 料、拉料環節外,將真正實現智能全覆蓋。”雙環傳(chuan) 動桐鄉(xiang) 工廠綜合管理部部長李小波表示,從(cong) 2018年開始布局未來工廠至今,生產(chan) 效率和產(chan) 品質量都提升很高,目前,工廠月平均產(chan) 值已達1.2億(yi) 元。

  在車間內(nei) 的MES大屏上,正在實時顯示工廠的工作進度、故障情況、生產(chan) 電耗等數據。“通過這個(ge) 大屏,我們(men) 還能追蹤每個(ge) 產(chan) 品的批次、責任人、檢驗員等,從(cong) 而實現更精細化的管理。”李小波說。

  在桐鄉(xiang) 經濟開發區數字經濟雙創中心,雲(yun) 匠研究院正用數字化手段化解建築行業(ye) 的痛點。

  “以前我們(men) 在建築工地,是靠人的眼睛去看,嘴巴去吼,現在我們(men) 架設了智能監控設備,配備了公司研發的AI算法,能夠第一時間發現各類安全隱患,傳(chuan) 輸到管理人員的手機上,及時進行糾正。”該公司BIM事業(ye) 部總監徐文超說。

  盛景智能著眼打造全鏈路、全工藝和全要素智能解決(jue) 方案,包括無人上下料、自動分揀等,正在布局從(cong) 當前生產(chan) 製造的單點智能走向未來工廠的全局智能。

  目前,盛景智能已麵向智能製造和車載智能化兩(liang) 個(ge) 方向,發布包含5G工業(ye) 3D相機、車載AIBox、智能傳(chuan) 感采集單元等多個(ge) 智能硬件,同時麵向機器人自動化作業(ye) 、視覺質檢、工程機械智能作業(ye) 、設備預測性維護等多種綜合解決(jue) 方案。

  “打造平台,集聚人才,推動研究成果落地孵化”

  來到“烏(wu) 鎮之光”超算中心,眼前的“服務器”外仿佛有一個(ge) 巨大的立方體(ti) 玻璃罩,在超算中心內(nei) 狹長的走道上,數不清的服務器設備燈正在兩(liang) 側(ce) 不規律的閃爍。

  “這個(ge) 是采用國際領先的浸沒式相變式液冷技術的設備。”相關(guan) 負責人打開超算中心的一角,向記者介紹。靠近了聽,還能聽到設備內(nei) 的液體(ti) 流動聲。

  據了解,“烏(wu) 鎮之光”超算中心一期建設180P算力,按照當前技術路線,滿足大於(yu) 250P算力標準建設供配電、製冷、機房等配套基礎設施,為(wei) 後續升級擴容預留空間。

  未來,該中心還將服務於(yu) 國家級的大科學、大係統和大工程類應用,並為(wei) 浙江、全國各重點領域的科技創新、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升級和城市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作用。

  如何探索數字經濟發展的新技術、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和新模式?

  定位於(yu) “三智一網”產(chan) 業(ye) 和數字經濟企業(ye) ,打造聚集平台,與(yu) “烏(wu) 鎮之光”超算中心隔路相望的“直通烏(wu) 鎮”產(chan) 業(ye) 園,正在努力布局科研創新、科技成果轉化、人才創業(ye) 、賽事活動生態。這裏,將成為(wei) 國內(nei) 外數字經濟項目、技術、人才和資本搭建合作的重要平台。

  從(cong) 數字化到產(chan) 業(ye) 化,離不開的是對項目的招引和對人才的集聚。

  “得益於(yu) 桐鄉(xiang) 對於(yu) 新材料產(chan) 業(ye) 的重視,我們(men) 正在將非金屬材料的研究應用於(yu) 產(chan) 業(ye) 化,並進行了落地孵化。桐鄉(xiang) 具有一批高端產(chan) 業(ye) ,為(wei) 我們(men) 提供了很好的人才池和平台,這是桐鄉(xiang) 最大的優(you) 勢。”烏(wu) 鎮實驗室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實驗室致力於(yu) 助推桐鄉(xiang) 產(chan) 業(ye) 升級,將研究成果進行產(chan) 業(ye) 化應用和生產(chan) ,同時幫助腰部以上企業(ye) 自主研發,完成對於(yu) 產(chan) 業(ye) 鏈“卡脖子”技術的迭代升級。

  自 2021年3月19日成立以來,烏(wu) 鎮實驗室先後獲得14個(ge) 國家級省級科研項目支持,累計爭(zheng) 取項目資金總額近2億(yi) 元,連續兩(liang) 年在日內(nei) 瓦國際發明展中獲得金獎。

  目前,該實驗室累計引進高層次人才13名、PI團隊項目6個(ge) ,科研人員占比79.2%,碩博以上學曆占比 66.3%,助力1個(ge) 頂尖人才領銜項目、4個(ge) 國家級高端人才項目、30餘(yu) 個(ge) 產(chan) 業(ye) 化項目落地桐鄉(xiang) 。

  從(cong) 一根紡線,到一條代碼;從(cong) 一台機床,到一顆芯片;從(cong) 一間車間,到一個(ge) 平台。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的十年之變,正在悄然改變烏(wu) 鎮,賦能桐鄉(xiang) ,蝶變嘉興(xing) ,在這個(ge) 平台的“強力磁場”的作用下,產(chan) 業(ye) 變革正在跨級躍遷。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