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中國女足選材的窘迫和青訓體係的缺失,更值得關注與探究

發布時間:2023-11-08 14:40:00來源: 工人日報

  【“從(cong) 奧預賽看中國女足”係列報道(二)】

  中國女足選材的窘迫和青訓體(ti) 係的缺失,更值得關(guan) 注與(yu) 探究——

  “精神力量無法填補專(zhuan) 業(ye) 技能的缺陷”

  沒有意料之外的驚喜,中國女足最終還是倒在了巴黎奧運會(hui) 女足亞(ya) 洲區預選賽第二階段比賽中,提前與(yu) 巴黎奧運會(hui) 說再見。這是繼2012年倫(lun) 敦奧運會(hui) 後,中國女足隊史上第二次無緣奧運會(hui) 。從(cong) 2015年開始,中國女足連續入圍三屆女足世界杯以及兩(liang) 屆奧運會(hui) 的紀錄,也就此戛然而止。

  當“鏗鏘玫瑰”黯然凋落,分析中國女足折戟此次奧預賽的原因成為(wei) 必修課。相對於(yu) 隊伍構建、技戰術設置、臨(lin) 場指揮、排兵布陣等眾(zhong) 說紛紜的細節,自身實力與(yu) 亞(ya) 洲強敵的差距,才是中國女足從(cong) 亞(ya) 洲杯冠軍(jun) 滑落到無緣巴黎奧運會(hui) 的真實原因。

  毋庸諱言,中國女足目前的問題不僅(jin) 僅(jin) 是技戰術層麵上的差距,更深層次的是整個(ge) 足球體(ti) 係的全方位落後。其中,選材的窘迫和青訓體(ti) 係的缺失更值得關(guan) 注與(yu) 探究。

  年齡的無奈

  “球隊年輕化”,是外界對於(yu) 近年來中國女足最為(wei) 關(guan) 注的話題之一。但近年來球隊的年輕化進程一直舉(ju) 步維艱。

  據記者了解,2022年初中國女足奪得亞(ya) 洲杯冠軍(jun) ,球隊平均年齡為(wei) 27.6歲。今年7月的女足世界杯時,中國女足的平均年齡是27.5歲。9月的杭州亞(ya) 運會(hui) 時,中國女足的這一數據下降到了27歲。到了此次奧預賽,中國女足的陣容進一步年輕化,球隊平均年齡來到了25.8歲。

  球隊平均年齡的持續下降,是否意味著這支中國女足的新老交替進行順暢,球隊年輕化建設成效不錯呢?從(cong) 各項比賽進程以及最終結果來看,這樣的結論未免有些太過樂(le) 觀。

  從(cong) 杭州亞(ya) 運會(hui) 以及此次奧預賽來看,不斷加入球隊的年輕球員,例如此次奧預賽火線回歸的沈夢露、王妍雯、塗琳儷(li) 等“新人”,其比賽發揮並未達到預期。

  以被寄予厚望的海歸球員塗琳儷(li) 為(wei) 例,這位以16個(ge) 進球獲得本賽季冰島女足甲級聯賽(第二級別)金靴的球員,一度被視為(wei) 王霜因傷(shang) 缺陣後中國女足鋒線最能倚重的球員。但從(cong) 此次奧預賽來看,身高1米75的塗琳儷(li) 很難起到鋒線支點的作用,其背身拿球以及射門得分的能力尚有欠缺,並未給球隊進攻帶來太多幫助。

  與(yu) 中國女足年輕化效果不佳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征戰亞(ya) 運會(hui) 的日本女足。出戰亞(ya) 運會(hui) 的日本女足平均年齡僅(jin) 有21.5歲,全隊隻有千葉玲海菜一人參加了世界杯。但日本女足在亞(ya) 運會(hui) 表現出色一路登頂,年齡最小的古賀塔子(17歲)還在對陣中國女足的半決(jue) 賽中打入一球。

  前日本女足主教練,目前在中國執教上海女足的名帥高倉(cang) 麻子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年輕化隻是球隊建設的一個(ge) 方麵,“比賽閱讀、攻防轉換等細節,可能是中國隊要解決(jue) 的課題。中國女足需要從(cong) 青少年培養(yang) 方麵,從(cong) 小就在細節、技術(技巧)等方麵抓好(基本功)”。

  選材的無奈

  參加奧預賽的中國女足陣中,王霜缺陣,唐佳麗(li) 、張馨、古雅沙等老將或因狀態或因傷(shang) 病無緣入選,效力於(yu) 英超熱刺女足的張琳豔被寄予厚望。但從(cong) 比賽來看,張琳豔整體(ti) 狀態不佳,並未起到球隊“爆點”的作用。尤其是在麵對身體(ti) 力量不俗的朝鮮和韓國女足時,身高不足1米6的張琳豔即便個(ge) 人技術出色,也很難在高強度對抗中充分發揮特點。

  雖然身高力量並不是足球對抗的全部,但力量和技術並重卻是幾乎所有世界級強隊的共同特點。從(cong) 中國女足近年來的選材組隊來看,身高並非球隊短板——在今年的女足世界杯中,中國女足以平均1.692米的身高排名所有參賽球隊的第8位。但力量短板尤其是高強度、快節奏對抗時的弱勢,決(jue) 定了中國女足很難在快速男子化的世界女子足壇具備更強競爭(zheng) 力。

  在世界杯、亞(ya) 運會(hui) 直至此次奧預賽中,中國女足與(yu) 世界高水平球隊之間的對抗能力差距愈發明顯。例如世界杯小組賽對陣英格蘭(lan) 女足,中國女足在對抗與(yu) 跑動強度方麵的明顯弱勢,成為(wei) 了1比6大敗的重要原因。

  曾培養(yang) 出唐佳麗(li) 、張馨、趙麗(li) 娜等國腳的上海市普陀區青少年足球學校女足高級教練員錢惠,深耕女足青訓近30年,對於(yu) 國內(nei) 女足選材深有感觸:“現在喜歡踢球的女孩子人數不少,但願意從(cong) 事專(zhuan) 業(ye) 訓練的不多。要培養(yang) 出一位優(you) 秀的女足球員,艱苦的訓練必不可少,但家長並不一定願意讓孩子這麽(me) 練。”

  錢慧認為(wei) ,女足選材一定要注重有特點的球員,比如爆發力、速度快或者體(ti) 能好等,而這些恰恰是現階段國內(nei) 女足選材的短板,“精神力量無法填補專(zhuan) 業(ye) 技能的缺陷”。

  體(ti) 係的無奈

  無緣巴黎奧運會(hui) ,意味著中國女足在接下來的近兩(liang) 年時間裏幾乎沒有國際大賽可打,這對於(yu) 國家隊建設以及國內(nei) 女足運動的整體(ti) 發展都有著非常負麵的影響。

  “中國女足可用的人才其實不多。”一位國內(nei) 女足教練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在後備人才培養(yang) 上,中國女足缺少像日本女足那樣成體(ti) 係有特點的隊員。國內(nei) 女足青訓體(ti) 係亟待更科學的規劃和構建”。

  發展女足運動,參與(yu) 人群是根本。據歐足聯與(yu) 安永事務所合作發布的《2022女足歐洲杯後歐洲女足發展報告》顯示,上賽季歐足聯旗下注冊(ce) 女足球員已突破300萬(wan) ,注冊(ce) 女足人口超過10萬(wan) 的歐洲足協包括英格蘭(lan) 、法國、德國、荷蘭(lan) 、挪威、瑞典、意大利和西班牙。不斷擴展的參與(yu) 人群,成為(wei) 歐洲女足飛速發展的堅實根基。

  將視線回到國內(nei) ,根據新華社的相關(guan) 報道,目前國內(nei) 的注冊(ce) 女足球員人數為(wei) 1.5萬(wan) (實際人數可能更少);華南師範大學體(ti) 育科學學院教授李培的調查表明,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滿天星”訓練營中選拔的隊員不足萬(wan) 人,長期係統開展女足的中學不足百所;即便是在所謂的女足職業(ye) 聯賽中,昔日強隊江蘇女足在本賽季由於(yu) 人才大麵積流失,不得不將多名18歲以下的球員征調入隊,否則都湊不齊足協要求的報名人數……

  透過這些差距巨大,真實而殘酷的數字,中國女足的基礎培養(yang) 難道還不能讓人憂慮和警醒嗎?(本報記者 李元浩)

  來源:工人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