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貴州發現全球最早龍蛋共存恐龍化石群 距今約1.9億年

發布時間:2023-11-10 14:2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貴陽11月9日電 (周燕玲)記者9日從(cong) 貴州省博物館獲悉,早年在貴州省安順市平壩發現的恐龍化石群,最新研究表明距今約1.9億(yi) 年,包括至少三個(ge) 成年個(ge) 體(ti) 和五窩恐龍蛋(共約50枚),化石材料顯示部分恐龍蛋處於(yu) 胚胎發育階段,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蛋和成體(ti) 保存在一起的恐龍化石。

  上述研究成果由貴州省博物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雲(yun) 南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yu) 古人類研究所共同完成,近日在線發表於(yu) 《國家科學評論》期刊。

  據貴州省博物館自然部主任曾嶸介紹,平壩恐龍化石發現於(yu) 1999年,隨後貴州省博物館和平壩相關(guan) 部門組成的聯合考察隊在野外發掘獲得大量恐龍化石。此次研究發現,平壩恐龍保存有較完整的頭骨和頭後骨骼材料,同時恐龍成體(ti) 、亞(ya) 成體(ti) 、蛋窩和胚胎等化石共存一地,據此研究人員建立起新屬種——“守護黔龍”,這是貴州首次正式命名的恐龍。

  根據保存的材料估算,守護黔龍的成體(ti) 體(ti) 長6米以上,體(ti) 重達1噸。係統發育分析表明,守護黔龍和之前雲(yun) 南發現的雲(yun) 南龍具有較近的親(qin) 緣關(guan) 係,處於(yu) 從(cong) 早期蜥腳型類向蜥腳類演化的過渡階段。

  現代的爬行動物和鳥類蛋殼可分為(wei) 三種類型:軟殼蛋、硬殼蛋和革質蛋。研究人員發現,守護黔龍蛋保存了迄今發現的最早最完整的蛋殼結構,指示了其為(wei) 革質蛋殼,即介於(yu) 軟殼蛋和硬殼蛋之間。

  曾嶸告訴記者,守護黔龍最大的蛋窩有16枚蛋,但是蛋窩破損的邊緣說明其並不完整,通過對不同蛋窩的骨骼發育程度進行觀察和評估,發現它們(men) 都處於(yu) 相似的發育階段,同時孵化出殼,類似於(yu) 現代的海龜。

  在此次研究中,科研人員還在相關(guan) 基礎上,收集包括恐龍在內(nei) 的爬行動物210個(ge) 類群,建立迄今最大的爬行動物蛋演化數據庫,揭示眾(zhong) 多早期恐龍行為(wei) 方式,包括集群繁殖、同步孵化和行走姿態轉化等。(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