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養老金融多向發力空間廣

發布時間:2023-11-14 15:21:00來源: 經濟日報

  民政部發布的《2022年民政事業(ye) 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22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超過2.8億(yi) 人,占總人口的19.8%,全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達2.1億(yi) 人,占總人口的14.9%。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國民養(yang) 老需求持續上升,完善多層次養(yang) 老保障體(ti) 係已經成為(wei)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中央金融工作會(hui) 議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yang) 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戰略部署。近年來,以商業(ye) 銀行、保險公司等為(wei) 代表的金融機構一方麵為(wei) 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的發展提供融資支持;另一方麵在個(ge) 人養(yang) 老金的積累與(yu) 保值增值方麵不斷做出嚐試,還有金融機構不斷拓展服務邊界,深度融入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的發展。

  產(chan) 品供給日益豐(feng) 富

  截至今年10月末,金融機構推出的儲(chu) 蓄存款、理財產(chan) 品、商業(ye) 養(yang) 老保險、公募基金四類個(ge) 人養(yang) 老金產(chan) 品總數已超過700個(ge) 。如果加上更廣義(yi) 的商業(ye) 養(yang) 老保險,以及帶有養(yang) 老屬性的資管產(chan) 品,養(yang) 老金融產(chan) 品總量近年來持續擴容。

  多家機構的調查顯示,雖然個(ge) 人養(yang) 老金製度實施一年來開戶數量已經突破4000萬(wan) ,但是實際繳費的人數僅(jin) 為(wei) 開戶數量的四分之一,特別是年輕群體(ti) 對個(ge) 人養(yang) 老金儲(chu) 備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尚不充分,需進一步喚醒其養(yang) 老意識。

  日前,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印發了《關(guan) 於(yu) 個(ge) 人稅收遞延型商業(ye) 養(yang) 老保險試點與(yu) 個(ge) 人養(yang) 老金銜接有關(guan) 事項的通知》。《通知》共16條,主要內(nei) 容包括對稅延養(yang) 老保險試點與(yu) 個(ge) 人養(yang) 老金銜接過程中的工作要求、業(ye) 務調整、產(chan) 品管理、保單轉移等進行明確,對中國銀行保險信息技術管理有限公司統籌做好客戶信息確認、加強係統建設,以及稅延養(yang) 老保險試點保險公司業(ye) 務操作、公告通知、信息報送等提出要求。國民養(yang) 老保險總經理黃濤認為(wei) ,將個(ge) 稅遞延型商業(ye) 養(yang) 老保險並入個(ge) 人養(yang) 老金,既可進一步豐(feng) 富個(ge) 人養(yang) 老金產(chan) 品選擇,又有利於(yu) 理順新舊製度關(guan) 係,簡化相關(guan) 手續,便於(yu) 老百姓操作和理解,總體(ti) 將有利於(yu) 商業(ye) 養(yang) 老保險發揮在第三支柱養(yang) 老保險中的作用。

  多位專(zhuan) 家表示,對個(ge) 人而言,充足的養(yang) 老資金儲(chu) 備不僅(jin) 需要一定繳費額度,還需要盡可能長的繳費年限。這樣更有利於(yu) 資金充分利用複利效應實現長期積累和保值增值。中國保險資產(chan) 管理業(ye) 協會(hui) 執行副會(hui) 長兼秘書(shu) 長曹德雲(yun) 認為(wei) ,作為(wei) 資管機構,一方麵要堅持產(chan) 品創新,另一方麵也要保住大眾(zhong) 養(yang) 老的“錢袋子”。資管機構還應該不停地探索提高服務水平的手段和方法,比如通過金融科技手段來提高服務質量、豐(feng) 富服務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結合老年客戶群體(ti) 的風險保障需求與(yu) 風險特點,保險公司立足自身的業(ye) 務特點,普遍建立了“體(ti) 係完善、組合靈活、覆蓋麵廣、針對性強”的養(yang) 老保障產(chan) 品體(ti) 係。推出養(yang) 老相關(guan) 係列保險產(chan) 品,包括養(yang) 老專(zhuan) 屬產(chan) 品、養(yang) 老屬性產(chan) 品、健康保險產(chan) 品、個(ge) 人養(yang) 老金產(chan) 品等,涵蓋養(yang) 老、疾病、醫療、護理、意外傷(shang) 害、身故等各類保障。在日前舉(ju) 行的中國人壽壽險公司開放日上,中國人壽壽險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利明光表示,國壽壽險將進一步深化保險產(chan) 品與(yu) 服務的融合,將更多養(yang) 老服務場景融入相關(guan) 產(chan) 品設計,提升保險產(chan) 品和保險服務競爭(zheng) 優(you) 勢。

  除了持續推出麵向個(ge) 人的養(yang) 老金融產(chan) 品,2022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創設普惠養(yang) 老專(zhuan) 項再貸款,選擇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和五大國有商業(ye) 銀行,在浙江等5個(ge) 省份開展試點。在政策實施環節,對符合支持條件的普惠養(yang) 老機構項目,按貸款本金的100%予以低成本資金支持,實施期暫定兩(liang) 年。人民銀行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底,普惠養(yang) 老專(zhuan) 項再貸款結餘(yu) 13億(yi) 元。

  配置能力有待提升

  日前,由中信銀行和富達基金聯合主辦的“幸福+”養(yang) 老財富管理論壇在江蘇南京舉(ju) 辦。論壇上發布了《中國居民養(yang) 老財富管理發展報告(2023)》,調研分析居民養(yang) 老財富管理的現狀,並對金融行業(ye) 支持居民養(yang) 老財富管理發展提出參考。中信銀行副行長呂天貴表示,社會(hui) 老齡化趨勢加速演進,養(yang) 老金融迎來廣闊空間。中信銀行立足全生命周期的財富管理理念,以體(ti) 係生態建設破局行業(ye) 發展痛點,在養(yang) 老金融產(chan) 品體(ti) 係建設、服務平台搭建、專(zhuan) 業(ye) 隊伍賦能等方麵走在前列。

  《報告》顯示,居民對於(yu) 究竟需要多少財富儲(chu) 備才能滿足養(yang) 老所需仍然缺乏清晰認識,較低的風險偏好導致資產(chan) 配置現狀與(yu) 養(yang) 老預期目標之間存在錯配。《報告》認為(wei) ,銀行業(ye) 、基金業(ye) 、證券業(ye) 和保險業(ye) 可通過提供個(ge) 性化、專(zhuan) 業(ye) 化的專(zhuan) 屬產(chan) 品及產(chan) 品組合,滿足不同年齡層次、收入水平、家庭結構、投資目標、風險偏好的客群在養(yang) 老財富積累與(yu) 財富管理方麵的需求,形成差異化的養(yang) 老金融產(chan) 品特色,構建基於(yu) 居民全生命周期的養(yang) 老金融產(chan) 品線。同時,養(yang) 老投顧與(yu) 全生命周期養(yang) 老解決(jue) 方案的深度綁定,可以推動養(yang) 老投資者在踐行長期投資理念的實踐中獲得長期收益,並形成正循環。

  今年9月初,中國人壽養(yang) 老險公司推出“國壽安心穩享”商業(ye) 養(yang) 老金產(chan) 品,上線1小時交費規模即突破億(yi) 元。這是繼該公司行業(ye) 首發“國壽安心智享”“國壽安心悅享”和“國壽安心優(you) 享”商業(ye) 養(yang) 老金產(chan) 品之後,打造的又一款商業(ye) 養(yang) 老金產(chan) 品。中國人壽養(yang) 老險公司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國壽安心穩享”產(chan) 品采用中長期投資策略,精選固定收益類+非標準化類資產(chan) 投資,年化收益水平參考為(wei) 3.7%至4.0%,封閉運作37個(ge) 月,力爭(zheng) 通過長期封閉運作,為(wei) 養(yang) 老資金獲取跨越市場周期的投資回報,助力廣大客戶實現安穩養(yang) 老投資。目前,公司管理資產(chan) 總規模超過1.6萬(wan) 億(yi) 元,已累計為(wei) 3000萬(wan) 個(ge) 人客戶提供養(yang) 老金投資管理服務,其中包括眾(zhong) 多中老年人、殘疾人、城鎮低收入人群等特殊群體(ti) 。

  曹德雲(yun) 認為(wei) ,首先,作為(wei) 資管機構,麵對資本市場的波動要理性分析,追求風險調整後的更高收益;其次,要加強研究,做好趨勢判斷,要配得準配得好;再次,要通過科學的考核製度鼓勵長錢長投;最後,要設計出一套周期平滑機製,不在高收益的時候給投資者以永遠高收益的錯覺,也不在低收益的時候衝(chong) 擊投資者的信心。

  布局社區養(yang) 老服務

  養(yang) 老離不開金融,但是隻有金融服務還遠不能滿足老年群體(ti) 的需求。隨著社會(hui) 進步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們(men) 將麵臨(lin) 多元化的養(yang) 老需求,這些需求不僅(jin) 包括養(yang) 老財富保值增值的金融需求,還包括退休養(yang) 老生活的非金融需求。

  9月份,泰康保險集團在養(yang) 老社區布局上再落兩(liang) 子。在南京打造的首家醫養(yang) 社區——泰康之家·蘇園正式開業(ye) 運營。在北京布局的旗艦養(yang) 老社區——泰康之家·燕園三期投入運營。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泰康保險目前在國內(nei) 已有18家持續照護醫養(yang) 社區投入運營,能為(wei) 入住的老人提供包括獨立生活、協助生活、專(zhuan) 業(ye) 護理、老年康複和醫療在內(nei) 的連續性健康服務。泰康之家今年還發布了全新升級打造的“智慧社區”產(chan) 品體(ti) 係,重點推出“智慧管家”和“智慧運營”兩(liang) 大核心產(chan) 品。泰康之家首席運營官張惠豐(feng) 表示,泰康之家經過8年多運營一直重視人才培養(yang) ,還與(yu) 高校開展了定向人才培養(yang) ,畢業(ye) 生可以到泰康之家實習(xi) ,也可以留下來工作。此外,泰康之家把燕園、申園、粵園等5個(ge) 相對成熟的社區作為(wei) 實訓基地,用師傅帶徒弟的模式,通過實訓班的培訓後再上崗工作。

  同樣是布局養(yang) 老社區,不同的金融機構思路也不盡相同。例如,大家保險集團的“城心養(yang) 老社區”受到不少老年人的歡迎。目前,大家保險集團旗下專(zhuan) 業(ye) 養(yang) 老品牌“大家的家”已在11個(ge) 城市布局13個(ge) 城心醫養(yang) 社區、6個(ge) 旅居療養(yang) 社區,並在北京布局3個(ge) 居家安養(yang) 照護中心,服務網絡初具規模。大家人壽總經理鬱華認為(wei) ,近年來保險公司加速布局養(yang) 老社區,大家保險作為(wei) 業(ye) 內(nei) 探索“城心養(yang) 老”模式的險企,旨在打造“臨(lin) 近醫療、親(qin) 近子女、更近人間煙火”的專(zhuan) 業(ye) 養(yang) 老品牌。

  多位業(ye) 內(nei) 人士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的養(yang) 老市場服務模式主要分為(wei) 四種,分別是“城郊”機構養(yang) 老、“城心”機構養(yang) 老、居家養(yang) 老和社區養(yang) 老。相對而言,“城心”機構養(yang) 老市場需求更大、入住率水平較高。這一模式滿足老年人近醫院、近子女、近熟悉環境的養(yang) 老需求。

  作為(wei) 國內(nei) 上市最早的公司,中國人壽壽險公司確定了以“城心”機構養(yang) 老為(wei) 主,“城郊”機構養(yang) 老、居家養(yang) 老和社區養(yang) 老共同推進的“保險+養(yang) 老”發展模式。2023年以來,中國人壽壽險公司新增7個(ge) 可對接“保險+養(yang) 老”業(ye) 務的機構養(yang) 老項目,包括選址在杭州、青島、深圳、昆明的4個(ge) 城心養(yang) 老公寓,以及蘇州國壽嘉園雅境(二期)、成都錦瑭、廈門樂(le) 境3個(ge) 城郊養(yang) 老社區。今年,國壽壽險在北京、上海、杭州、廣州、成都首次推出居家養(yang) 老體(ti) 驗活動,圍繞老年群體(ti) 的需求,提供保健、照護等5類特色居家養(yang) 老服務。預計到“十四五”時期末,國壽壽險將在30多個(ge) 城市形成養(yang) 老服務供給能力,遠期將根據市場和客戶需求變化滾動式調整養(yang) 老項目城市規劃布局。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速演進,發展養(yang) 老金融既是金融機構自身發展的需求,也是追求業(ye) 績增長、尋求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從(cong) 長遠來看,金融機構的養(yang) 老資產(chan) 管理能力與(yu) 經驗、養(yang) 老金融產(chan) 品配置能力、養(yang) 老服務整合能力以及養(yang) 老規劃谘詢能力會(hui) 成為(wei) 核心競爭(zheng) 力。

  於(yu) 泳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