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文吟誦唐詩的馬來西亞女官員
中新社吉隆坡11月17日電 題:用中文吟誦唐詩的馬來西亞(ya) 女官員
中新社記者 陳悅
11月16日,在馬來西亞(ya) 外交部對外關(guan) 係學院,剛領到政府官員漢語培訓班初級班結業(ye) 證書(shu) 的Aisyah要為(wei) 記者寫(xie) 下自己的中文名字。Aisyah為(wei) 自己起的中文名是愛莎,不過她偏愛的“愛”字對初級班學員來說,筆畫有點太多了,努力了好幾次,Aisyah還是選擇寫(xie) 了“艾莎”。
來自馬來西亞(ya) 地方政府發展部門的Aisyah是本次培訓班的優(you) 秀學員,還作為(wei) 學員代表在結業(ye) 儀(yi) 式上發言。在發言中,她特意用中文吟誦了自己喜歡的唐詩——孟浩然的《春曉》,送給培訓班的老師和同學。
Aisyah告訴記者,她喜歡的詩人還有白居易,“他們(men) 的詩用簡單的語言表達優(you) 美的感受”。除了詩歌,Aisyah也頗為(wei) 熟悉中國的社交媒體(ti) 。她向記者展示了自己在培訓班的作業(ye) ——一段自我介紹的視頻。記者看到,Aisyah在視頻中加上了不少短視頻平台中常見的特效,製作得頗為(wei) 用心。
“Aisyah學習(xi) 非常認真,而且在課後還會(hui) 經常和我討論問題。”培訓班老師賴勇慧說,作為(wei) 初級班的學員,Aisyah從(cong) 今年8月起,僅(jin) 僅(jin) 經過了三個(ge) 月學習(xi) ,到如今已經取得很不錯的進步。
“我當初看到漢語培訓班招收學員的消息,就立刻遞交了申請表,甚至沒有經過我主管的批準,”Aisyah笑著說,“不過他現在已經認可了。”
Aisyah告訴記者,選擇學習(xi) 中文,是因為(wei) 中文在她心目中“一直有著特殊的地位”。她說,首先,馬來西亞(ya) 是一個(ge) 多元種族的國家,華人是重要組成部分。“我向來相信,語言可以促進我們(men) 彼此間的溝通,建立和諧的社會(hui) 。”Aisyah用中文說。
Aisyah說,其次,中國是一個(ge) 很大的國家,“有14億(yi) 人口,有美麗(li) 的地方,有美味的食物,有很大的科技進步”。令她印象深刻的是,自從(cong) 中國的移動支付進入馬來西亞(ya) 後,促進了馬來西亞(ya) 移動支付的發展。如今,馬來西亞(ya) 民眾(zhong) 也能使用馬中合作的移動支付手段在中國使用無現金支付。在Aisyah看來,馬中之間無論是經濟、科技、文化都有很多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學習(xi) 的地方,“而這首先需要克服語言的障礙”。
其實在進入漢語培訓班學習(xi) 之前,Aisyah就把女兒(er) 送進了馬來西亞(ya) 的華文獨立小學學習(xi) 中文。她笑著說,女兒(er) 的中文可能比自己還要好一些,“畢竟我隻學了49個(ge) 課時”。“今年也是馬中建交49周年,”Aisyah興(xing) 奮地說,這是一種美妙的聯係。
“像Aisyah這樣參與(yu) 過漢語培訓班的官員在馬來西亞(ya) 已經有上千人。”自2012年以來,一直在主辦政府官員漢語培訓班的馬來西亞(ya) 漢文化中心主席吳恒燦介紹,十餘(yu) 年來,越來越多馬來西亞(ya) 政府官員和普通民眾(zhong) 喜歡上了漢語學習(xi) 。本次培訓是由漢文化中心和馬來西亞(ya) 外交部聯辦,這也是馬來西亞(ya) 外交部首度主辦政府官員漢語培訓班。在吳恒燦看來,中國的快速發展,馬中之間日益深厚的友誼,都是馬來西亞(ya) 出現政府官員“漢語熱”的重要原因。“我相信,這樣的‘漢語熱’也有利於(yu) 馬來西亞(ya) 各族群的和睦相處。”(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