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點發力”暢通快遞包裝綠色循環 可循環快遞包裝規模化應用試點持續推進
央視網消息:隨著年終消費旺季的到來,郵政快遞業(ye) 也迎來了業(ye) 務旺季,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進入11月,全國日均快遞攬收業(ye) 務量超5億(yi) 件。大量的快遞產(chan) 生了不少的包裝,這些包裝物何去何從(cong) ?循環利用的理念是否得到普及?來看報道。
在北京市朝陽區的一處快遞站點,記者看到貨架上擺滿了大大小小的快遞包裹。不少取件人在站點拆開包裹後,會(hui) 就近將包裝物投入眼前這個(ge) 綠色回收箱裏。工作人員負責對這些材料進行分類回收,紙箱等完好的包裝物可在下一次寄遞時使用,不能使用的則交給回收公司重新加工、循環利用。
站點負責人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每個(ge) 紙箱循環使用一次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7克。進入快遞業(ye) 務旺季以來,站點平均每天減碳量在5.5千克左右。
作為(wei) 快遞行業(ye) 綠色治理的重要一環,包裝循環回收的理念是否普及開來?帶著問題,記者在北京市多個(ge) 小區進行了調研。
市民 呂先生:如果說遇到快遞包裝品質好的,我就會(hui) 把它留下來,然後下一次寄快遞的時候用。
市民 白先生:我平時取完快遞,(包裝)都放在回收箱,為(wei) 了環保嘛。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大部分市民願意參與(yu) 快遞包裝的循環回收。但由於(yu) 回收設施少、回收渠道有限,不少人為(wei) 了方便會(hui) 將包裝物放在小區垃圾桶內(nei) ,等待環衛人員處理。拓寬回收渠道、豐(feng) 富回收方式仍是提升快遞包裝綠色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
可循環快遞包裝規模化應用試點持續推進
其實從(cong) 2021年開始,國家郵政局就聯合最高檢、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等部門,開展了可循環快遞包裝規模化應用試點工作。在豐(feng) 富政務、3C、生鮮等應用場景,拓展上門回收、驛站回收等回收方式,更新產(chan) 品材料和技術模式等方麵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遼寧錦州渤海大學校園內(nei) 的郵政快遞點門前,剛剛投入使用的綠色回收箱是由遼寧郵政和錦州渤海大學聯合研發的瓦楞紙箱智能化回收裝置,除了紙箱外還能回收書(shu) 刊、塑料瓶。
遼寧省郵政局錦州分局工作人員 田雨豐(feng) :把這些可以二次複用的拿出來,進行二次複用,不可以二次複用的扔到裏麵,基本上三四天滿了之後,上麵液壓機會(hui) 自動壓縮,壓縮後我們(men) 會(hui) 把它拿到回收機構。
在電商平台的倉(cang) 庫裏,記者看到商品包裝線上的智能化打包技術,當靶槍掃描商品時,後台係統會(hui) 自動計算出符合商品體(ti) 積的合適型號包裝箱,通過優(you) 化包裝結構減少包裝材料使用。
除了電商平台,快遞企業(ye) 也在參與(yu) 研發推廣末端易回收、易再生的包裝產(chan) 品。在上海的一家快遞網點,記者看到了專(zhuan) 門的廢棄塑料回收點。快遞網點將客戶拆下的廢棄塑料包裝回收整理好後發到固定的回收再生企業(ye) ,根據技術要求,新生產(chan) 的包裝含有30%再生塑料,並將返回快遞企業(ye) 進行使用,形成一套再生閉環包裝規模化的應用模式。
北京郵電大學郵政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趙國君:綠色包裝與(yu) 循環利用等多(項)綠色舉(ju) 措並行,在降本、增效、減排的同時,更為(wei) 重要的是行業(ye) 服務經濟高層次發展能力將進一步增強。
快遞包裝綠色治理仍需多方共同努力
盡管國家郵政行業(ye) 監管部門、快遞企業(ye) 、電商平台等都在對包裝的治理進行研發和推進,但每天數億(yi) 件的包裹所產(chan) 生的包裝問題也是行業(ye) 必須麵對、亟待解決(jue) 的課題。快遞包裝綠色治理“堵點”在哪裏?如何更好地提升循環利用水平呢?繼續來看記者的調研。
專(zhuan) 家告訴記者,目前我國快遞行業(ye) 低碳綠色發展意識逐漸增強,快遞包裝綠色治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但與(yu) 高質量發展要求相比,在係統性、協同性和有效性等方麵還存在不足。
北京郵電大學郵政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趙國君:首先是綠色包裝的成本太高。比如說可循環的包裝箱,采購成本就高於(yu) 同規格的紙箱,再加上回收、清洗、損耗、調撥等運營管理成本,企業(ye) 負擔勢必要加大。同時,另一個(ge) 方麵是包裝的生產(chan) 、電商平台、快遞企業(ye) 上下遊協同的鏈條還沒有建立。
為(wei) 提升快遞包裝綠色治理能力,今年年初,國家郵政局實施綠色發展“9218”工程,明確到年底前實現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比例達到90%,深入推進過度包裝和塑料汙染兩(liang) 項治理,使用可循環快遞包裝的郵件快件達到10億(yi) 件,回收複用質量完好的瓦楞紙箱8億(yi) 個(ge) 。對此,專(zhuan) 家表示,推動快遞包裝綠色循環發展仍需多方共同努力。
北京郵電大學郵政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趙國君:總體(ti) 需要政府、企業(ye) 、公眾(zhong) 三方共同努力。政府層麵要加大快件包裝抽樣檢測範圍和力度,不斷強化快遞包裝源頭治理。企業(ye) 層麵要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推進封裝膠帶、瓦楞紙箱等物料減量應用。公眾(zhong) 層麵要樹立綠色環保理念,積極使用快遞綠色包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