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她把空心村變成網紅打卡地

發布時間:2023-11-20 13:32: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長白山的雪季已至。最近,一場雪接著一場雪,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以下簡稱“延邊州”)光東(dong) 村,也迎來400位上海遊客。他們(men) 在北國風光中住進了朝鮮族民宿。南方人見到了大雪,別提多興(xing) 奮了,趕緊去體(ti) 驗這裏獨特的稻田冰上項目,然後一樣樣地打卡年糕、冷麵、辣白菜、江米雞、米酒等正宗的朝鮮族美食。

  朝鮮族民宿創辦者楊麗(li) 娜則和小夥(huo) 伴們(men) 忙得不亦樂(le) 乎,電話接個(ge) 不停:與(yu) 旅行社對接、推廣朝鮮族民俗村冬季體(ti) 驗項目,參加各類冬季鄉(xiang) 村旅遊推廣活動。

  在返鄉(xiang) 創業(ye) 的12年裏,楊麗(li) 娜先後打造了兩(liang) 個(ge) 朝鮮族村落,讓原本的空心村、老齡村變成了“網紅打卡地”。不僅(jin) 如此,楊麗(li) 娜的創業(ye) 團隊還帶動了周邊2000多戶村民就業(ye) 。

  留住更多遊客 體(ti) 驗朝鮮族風情

  “青山綠水披霞光,長白山下果樹成行,海蘭(lan) 江畔稻花香……”這首朝鮮族民歌,楊麗(li) 娜從(cong) 小就常聽父母哼唱。85後楊麗(li) 娜出生並成長在延邊州安圖縣的一個(ge) 山村。大學畢業(ye) 後,在雲(yun) 南工作多年的楊麗(li) 娜,看到當地少數民族村寨經營得很有特色,就想到了自己的家鄉(xiang) ,萌生了回鄉(xiang) 創業(ye) 的念頭。

  位於(yu) 延邊州和龍市的光東(dong) 村,是楊麗(li) 娜發展鄉(xiang) 村旅遊、打造朝鮮族民俗村的起點。2011年之前,光東(dong) 村還是不起眼兒(er) 的“空心村”,更看不到年輕人。但楊麗(li) 娜卻覺得這個(ge) 村子是個(ge) “風水寶地”:一望無際的稻田、能歌善舞的朝鮮族阿姨,還有拌飯、江米雞、冷麵、打糕等朝鮮族美食。

  她發現,來長白山的遊客更多隻關(guan) 注自然風光,卻沒有機會(hui) 了解和體(ti) 驗少數民族風土人情,有些可惜。“無論是田園風光還是民族風俗,光東(dong) 村都值得被更多人看到。”楊麗(li) 娜說。

  返鄉(xiang) 創業(ye) 從(cong) 經營朝鮮族民宿開始。剛起步時,村裏的老鄉(xiang) 們(men) 都在看熱鬧,他們(men) 不相信一個(ge) 20多歲的姑娘能幹出什麽(me) 事業(ye) 。現在光東(dong) 村有60多家民宿,是楊麗(li) 娜挨家挨戶、多次拜訪的成果。用了近3年時間,村裏閑置的校舍、民房被改造成了白牆青瓦的朝鮮族餐廳和民宿。

  有了餐廳和民宿,如何吸引遊客?楊麗(li) 娜一邊去全國各地考察學習(xi) ,一邊結合地域特色進行嚐試。她還整合了光東(dong) 村萬(wan) 畝(mu) 生態水稻資源,打造了一係列稻田文旅體(ti) 驗項目,修建觀景台、種植巨幅稻田畫、開動稻田小火車。

  剛創業(ye) 時,沒有資源和人脈,楊麗(li) 娜就從(cong) 省內(nei) 的旅行社開始,一家家拜訪。因為(wei) 沒有影響力,旅行社對她的合作提議並不感興(xing) 趣。楊麗(li) 娜就用“笨辦法”,一家旅行社去五六次,用誠意打動對方。

  2016年,在吉林省相關(guan) 部門的幫助下,光東(dong) 村完成了旅遊規劃,遊客服務中心、停車場等鄉(xiang) 村旅遊基礎設施陸續建成。先後有100多家旅行社把光東(dong) 村納入長白山沿線行程,並簽訂了旅遊用餐合同。

  同時,楊麗(li) 娜還開設了光東(dong) 村線上商城,來提升農(nong) 產(chan) 品的附加值。除了海蘭(lan) 江畔的優(you) 質大米,很多品類的朝鮮族美食,也通過線上商城銷往全國。

  經過多年的嚐試和經營,楊麗(li) 娜理清了創業(ye) 方向:以“三產(chan) ”帶“二產(chan) ”促“一產(chan) ”。她介紹說,把鄉(xiang) 村旅遊變成一個(ge) 突破口,遊客被吸引進來以後,可以有吃、住、行、遊、購、娛全方位的體(ti) 驗,通過“旅遊+農(nong) 業(ye) +研學+民宿”的形式來實現。

  讓“長白山第一村”聲名遠揚

  2015年7月16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到吉林省考察時,來到了光東(dong) 村,對這個(ge) 朝鮮族村的發展給予了高度肯定。總書(shu) 記的關(guan) 切和囑托,也讓楊麗(li) 娜發展鄉(xiang) 村旅遊更有底氣。有了打造光東(dong) 村的成功經驗,楊麗(li) 娜又開始關(guan) 注延邊州的邊境村。

  延邊州地處東(dong) 北邊境,與(yu) 俄羅斯、朝鮮接壤,有上百個(ge) 邊境村。幾年前,楊麗(li) 娜走遍了延邊州的邊境村,安圖縣境內(nei) 的吉林省重點邊境村吸引了她的目光。

  同樣是朝鮮族村,奶頭山村與(yu) 光東(dong) 村的地理位置和生態旅遊資源有著明顯差異。在旅遊項目的設計上,也需要因地製宜。

  奶頭山村距離長白山北景區隻有18公裏,素有“長白山第一村”的美譽,有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同時,這裏還有紅色文化,是東(dong) 北抗日聯軍(jun) 最後一個(ge) 軍(jun) 營的所在地。楊麗(li) 娜想把紅色文化和冰雪資源結合起來,讓“長白山第一村”聲名遠揚。

  2017年,楊麗(li) 娜開始打造奶頭山村的旅遊產(chan) 業(ye) 。她找到村書(shu) 記,和他一起探討村子未來的發展,創業(ye) 思路贏得了村書(shu) 記的信任和支持。

  楊麗(li) 娜又開始每家每戶走訪,根據村民的年齡、能力對他們(men) 進行標準化、職業(ye) 化、技能化的培訓,讓他們(men) 參與(yu) 到奶頭山村旅遊項目的各個(ge) 崗位上。

  除了開發冰雪資源,楊麗(li) 娜還把奶頭山村打造成了四季旅遊地,同時帶著村民們(men) 種植林下參,發展林下經濟。

  近幾年,楊麗(li) 娜和團隊小夥(huo) 伴在奶頭山村建設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研學基地、溫泉度假酒店、長白山人參種植基地和林下經濟國際數字貿易產(chan) 業(ye) 園,實現了全產(chan) 業(ye) 鏈增值共享,讓農(nong) 村和農(nong) 民受益其中。

  今冬雪季,剛建成的奶頭山村溫泉度假酒店準備開始營業(ye) 。奶頭山村推出了冰雪樂(le) 園、冬捕冰釣等多種玩冰戲雪產(chan) 品,還可以在雪屋裏吃火鍋、在雪地和麋鹿拍照。還有紅色劇本殺、參觀奶頭山抗日遊擊根據地紀念館等紅色旅遊項目。

  目前,光東(dong) 村和奶頭山村的全年遊客量從(cong) 最初的5萬(wan) 人次增長到80萬(wan) 人次。

  村裏年輕的小夥(huo) 伴越來越多

  “返鄉(xiang) 創業(ye) 沒有捷徑,也不要怕走彎路。”讓楊麗(li) 娜開心的是,隨著光東(dong) 村和奶頭山村的村容村貌提升,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回流,和她一樣返鄉(xiang) 就業(ye) 創業(ye) ,開餐館或經營咖啡廳。

  農(nong) 村要發展,鄉(xiang) 村要振興(xing) ,需要有一批年輕人回鄉(xiang) 創業(ye) 。盡管有年輕人開始回流光東(dong) 村和奶頭山村,但招聘和留住人才還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楊麗(li) 娜以分紅、提成等形式,讓團隊的年輕人更有獲得感。不僅(jin) 如此,她還經常帶小夥(huo) 伴們(men) 出去學習(xi) 、開闊眼界,讓大家真切感受到年輕人在鄉(xiang) 村的廣闊舞台。

  目前,楊麗(li) 娜的核心團隊成員有30多人,有返鄉(xiang) 的大學生,也有從(cong) 省外加入進來的研究生。

  90後上海姑娘孔慧慧是一名研究生,加入楊麗(li) 娜的團隊有一年多了,目前負責對接政府部門文件。此前,她和朋友來長白山遊玩,體(ti) 驗了奶頭山村的朝鮮民俗文化,結識了誌同道合的楊麗(li) 娜,決(jue) 定留在這裏深耕。

  隨著不斷開拓市場,楊麗(li) 娜創辦的旅遊公司、民宿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與(yu) 全國500多家旅行社建立了合作,同時還在各大在線旅行服務平台和社交平台進行推廣。

  對於(yu) 未來朝鮮族鄉(xiang) 村旅遊發展,楊麗(li) 娜準備帶著小夥(huo) 伴們(men) 開發更多四季旅遊項目,不斷提升旅客對鄉(xiang) 村旅遊的新鮮感和體(ti) 驗感。

  最近,楊麗(li) 娜一邊忙著推廣冬季旅遊項目,一邊參與(yu) 學習(xi) 農(nong) 村致富帶頭人的培育課程。“不斷學習(xi) ,不斷探索,鄉(xiang) 村振興(xing) 需要更多返鄉(xiang) 的青年奔跑在路上。”楊麗(li) 娜說。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培蓮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