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我國已與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開展航天國際合作

發布時間:2023-11-20 13:40: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記者今天從(cong) 正在舉(ju) 行的2023年空間技術和平利用國際研討會(hui) 上了解到,我國已與(yu) 50多個(ge) 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150多份政府間航天協議,積極拓展國際航天合作。

  國家航天局相關(guan) 負責人在會(hui) 上表示,中國始終堅持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的基礎上開展空間探索合作。截至目前,中國已與(yu) 50多個(ge) 國家、國際組織簽訂了150多份空間合作文件。就在不久前,由中國提出、聯合多國共同建設的國際月球科研站計劃也迎來了白俄羅斯和巴基斯坦兩(liang) 位新夥(huo) 伴的加入,雙方將在國際月球科研站建設和運營領域開展廣泛而深入的合作,包括空間技術應用、新材料和電子元器件、科研人員與(yu) 專(zhuan) 家的教育培訓等。

  國際宇航科學院秘書(shu) 長 讓-米歇爾 康坦:就太空能源領域而言,我們(men) 也許能在軌道上建一個(ge) 基站來吸收太陽能,將其傳(chuan) 送到地麵。這在原理上和現在大家房頂上的太陽能板類似。太陽能發電不產(chan) 生任何副產(chan) 物,這將極大改善汙染問題。

  中國宇航學會(hui) 副理事長 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楊保華:和平開發利用太空是我們(men) 人類共同的責任,因此在和平利用太空方麵加強國際合作與(yu) 交流尤為(wei) 重要,這將極大地幫助新興(xing) 的航天國家空間技術的創新和航天產(chan) 業(ye) 的發展,同時倡導產(chan) 業(ye) 發展,空間技術已有的成果在其他行業(ye) 進行轉化,將成為(wei) 各國經濟發展和社會(hui) 進步的一個(ge) 發展動力。

  航天局相關(guan) 負責人也表示,我國風雲(yun) 氣象衛星已為(wei) 全球115個(ge) 國家和地區提供數據服務,嫦娥四號搭載荷蘭(lan) 、德國、瑞典、沙特4個(ge) 國家載荷,為(wei) 中外科學家提供探索空間、開展科學實驗和技術驗證的平台。未來,中國在聯合國、金磚等多邊合作框架下,將逐步開展衛星數據國際共享、海外數據應用中心建設等工作,助力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總台央視記者 崔霞 文為(wei) 明 譚振華 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