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踏歌行——十年禁漁看長江”網上主題宣傳活動在重慶啟動
中新網重慶12月7日電(楊夢逸)6日下午,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chuan) 播局指導,重慶市委網信辦、上海市委網信辦、江西省委網信辦、湖北省委網信辦、四川省委網信辦、人民網主辦的“綠水青山踏歌行——十年禁漁看長江”網上主題宣傳(chuan) 活動暨重慶站采訪啟動儀(yi) 式在重慶涪陵區舉(ju) 行。
來自中央重點新聞網站及重慶、上海、江西、湖北、四川五省市重點新聞網站的20餘(yu) 名記者將走進重慶涪陵區、萬(wan) 州區、巴南區、江津區、墊江縣、巫山縣6個(ge) 區縣,聚焦“退捕”“禁捕”“保護”“發展”4個(ge) 篇章,全方位、多視角打探和感知重慶推進長江十年禁漁,用心守護綠水青山,以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的創新舉(ju) 措和積極成效。
“重慶處在‘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的聯結點上,是長江上遊生態屏障的最後一道關(guan) 口。”啟動儀(yi) 式上,重慶市委網信辦主任、市委宣傳(chuan) 部副部長(兼)吳勇軍(jun) 表示,長江十年禁漁全麵實施以來,重慶各級各部門錨定目標,精準施策,狠抓落實,取得了階段性成效,退捕漁民安定有序,非法捕撈有效遏製,江河水麵基本實現“四清四無”(即清船、清網、清江、清湖;無捕撈漁船、無捕撈漁網、無捕撈漁民、無捕撈生產(chan) ),水生生物多樣性初步呈現恢複向好趨勢。希望此次活動能聚合“全媒體(ti) 、全平台”,推動形成多層次傳(chuan) 播矩陣,實現區域協同,陣地聯動。
重慶市涪陵區人大常委會(hui) 黨(dang) 組書(shu) 記、主任李景耀表示,長江“十年禁漁”事關(guan) 生態修複,事關(guan) 可持續發展,是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涪陵自覺擔起“上遊責任”,堅定不移推進長江“十年禁漁”工作。如今,久違的“魚群”再現江麵遊弋,“一江碧水、兩(liang) 岸青山”的壯美生態畫卷更具魅力。
據了解,長江十年禁漁是長江大保護的曆史性、標誌性、示範性工程,涉及重慶、上海、江西、湖北、四川等15個(ge) 省市長江幹流及重要支流,從(cong) 2021年1月1日起實行為(wei) 期10年禁捕。
2023年是長江十年禁漁全麵實施的第三年。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聯合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hui) 、生態環境部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共同發布的《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及生境狀況公報(2022年)》顯示,2022年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監測到土著魚類193種,比2020年(同監測點位)增加25種。長江江豚自然種群數量約1249頭,與(yu) 2017年相比,數量增加23.4%,年均增長率4.3%。(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