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出台5項地方標準保護亞洲象
本報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文淩 通訊員 王自明)日前,經雲(yun) 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批準,雲(yun) 南出台亞(ya) 洲象棲息地保護修複、收容救護、康複飼養(yang) 、野化訓練、食源地建設及人象衝(chong) 突預警5項地方標準,以更好地保護亞(ya) 洲象。
5項地方標準內(nei) 容為(wei) 《亞(ya) 洲象棲息地修複技術規程》《收容救護亞(ya) 洲象康複飼養(yang) 技術規範》《收容救護亞(ya) 洲象野化訓練技術指南》《亞(ya) 洲象食源地建設技術規程》《亞(ya) 洲象動態信息預警技術規範》,於(yu) 2024年2月23日起施行。
在國家林業(ye) 和草原局亞(ya) 洲象研究中心、雲(yun) 南省標準化研究院、雲(yun) 南省林業(ye) 標準化技術委員會(hui) 、雲(yun) 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等單位的共同推進下,雲(yun) 南成立了由專(zhuan) 業(ye) 人員組成的5個(ge) 標準編製小組,各編製小組在前期總結研究和保護工作基礎上,開展了亞(ya) 洲象棲息地的保護修複、收容、康複、飼養(yang) 、野化訓練、食物來源及人象衝(chong) 突預警技術標準研製,並通過廣泛征求意見、專(zhuan) 家技術審查等環節不斷修改完善標準,確保了各項標準的及時出台。
亞(ya) 洲象作為(wei) 亞(ya) 洲現存最大的陸生野生動物,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和《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列為(wei) 瀕危物種(EN)和附錄Ⅰ物種。20世紀90年代,雲(yun) 南亞(ya) 洲象的棲息地主要分布在西雙版納、普洱和臨(lin) 滄3個(ge) 州(市)的自然保護區內(nei) 。多年來,雲(yun) 南采取一係列搶救性保護措施,使亞(ya) 洲象棲息地得到了有效保護,亞(ya) 洲象的種群數量也不斷增加。(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