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解“芯痛”?上海蓄勢施展汽車“攻芯計”
(經濟觀察)何以解“芯痛”?上海蓄勢施展汽車“攻芯計”
中新社上海12月6日電 (記者 鄭瑩瑩)2023上海市汽車芯片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工作推進會(hui) 6日舉(ju) 行,旨在通過上下遊共同發力,以整車的“蓬勃”帶動芯片的“跟上”。
上海的新能源汽車產(chan) 量和推廣量分別位居中國、全球城市的前茅。據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hui) 主任張英在會(hui) 上介紹,上海已布局8家整車企業(ye) 、600餘(yu) 家國內(nei) 外主要零部件企業(ye) 。今年1月至10月,上海新能源汽車產(chan) 量達103萬(wan) 輛,占全國的14%;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規模超3800億(yi) 元(人民幣),約占全國的25%。
“我們(men) 國家新能源汽車的產(chan) 量占全球的60%,但新能源汽車的芯片95%要依靠進口。”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hui) 智能製造推進處處長韓大東(dong) 6日受訪時說。
但“攻芯”難度很大。上海機動車檢測中心副總經理蒼學俊表示,汽車芯片不同於(yu) 消費類電子芯片,它的使用環境比較苛刻,種類非常多,安全要求很高。
因此盡管“國產(chan) 芯”生產(chan) 箭在弦上,但在行業(ye) 裏,整車不願用、前端的芯片設計企業(ye) 又不願進入汽車這個(ge) 行業(ye) ,造成了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中間的“斷檔”。怎麽(me) 辦?
上海希望發揮整車、零部件企業(ye) 的終端應用牽引作用,加快汽車芯片裝車應用。這首先得從(cong) “造”開始,相對而言,汽車芯片產(chan) 品批量小、難度大,生產(chan) 起來有困難。這次會(hui) 上,針對行業(ye) 急缺,上海出了“三招”。
第一招,上海汽車芯片產(chan) 業(ye) 聯盟梳理了整車、零部件企業(ye) 所急需的10款汽車芯片產(chan) 品,發布“汽車芯片產(chan) 品攻關(guan) 榜單”,擬通過揭榜掛帥的方式,麵向全國遴選優(you) 勢企業(ye) 、開展技術攻關(guan) 。
第二招,上海汽車芯片工程中心當天揭牌,這是一個(ge) 第三方共性技術研究平台,致力於(yu) 為(wei) 汽車芯片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企業(ye) 提供設計研發、工藝協同優(you) 化、中試及小批量量產(chan) 等服務,協助打造高可靠性的汽車芯片產(chan) 品。簡言之,助“造”。
第三招,上海汽車芯片檢測認證公共實驗室當天揭牌,致力於(yu) 為(wei) 汽車芯片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企業(ye) 提供相關(guan) 的檢測、資質認可服務。這是因為(wei) 車規級芯片難度大,最後的“把關(guan) ”必不可少。
上海這麽(me) 急於(yu) “攻芯”,還因為(wei) 當下的汽車智能化發展趨勢。傳(chuan) 統燃油車需要的芯片相對較少,而新能源汽車所需芯片大為(wei) 增加。
上海汽車芯片產(chan) 業(ye) 聯盟秘書(shu) 長郭奕武在受訪時說,隨著傳(chuan) 統汽車向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發展,芯片不可或缺,而且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在這方麵加大投入。他指出,上海是汽車產(chan) 業(ye) 重鎮,聚集了一批汽車整車企業(ye) 及芯片企業(ye) ,有基礎開展“車芯聯動”。
這一“攻芯計”不僅(jin) 是在上海,還擬推廣至長三角。多位受訪人士表示,長三角各地優(you) 勢互補,在汽車芯片領域大有可為(wei) 。(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