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合力破解赤泥綠色利用難題

發布時間:2023-12-14 10:45:00來源: 經濟日報

  “近年來,我國氧化鋁企業(ye) 已建成赤泥綠色利用生產(chan) 線20多條,40多條道路已批量使用赤泥路基材料。”在日前舉(ju) 行的2023赤泥綠色利用國際論壇上,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e) 協會(hui) 會(hui) 長葛紅林介紹,2022年,我國赤泥利用量超過800萬(wan) 噸,同比增長近40%。

  赤泥是氧化鋁工業(ye) 產(chan) 生的主要副產(chan) 物,粒度較細,組成複雜。可應用於(yu) 建築材料、道路建設、環保清潔等領域。據了解,目前全球每年新增赤泥量近2億(yi) 噸,規模巨大,但綠色利用率不足10%,赤泥綠色化利用工作依然任重道遠。產(chan) 業(ye) 體(ti) 係不夠完善、產(chan) 品推廣應用難度大、科技創新力量不足等問題,很大程度上嚴(yan) 重製約著全球鋁工業(ye) 尤其是氧化鋁工業(ye) 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赤泥綠色利用得到政策的引導支持,企業(ye) 創新不斷取得突破。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等部門發布的《關(guan) 於(yu) 加快推動工業(ye) 資源綜合利用的實施方案》明確要求,到2025年,力爭(zheng) 大宗工業(ye) 固廢綜合利用率達到57%。此外,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e) 協會(hui) 開展了赤泥綜合利用政策研究與(yu) 三年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編製工作,提出了赤泥綠色利用發展戰略,確定了三年行動目標及路徑。當前,赤泥利用信息數據庫已初步建立,一批示範工程建設逐漸展開。在地方,重點赤泥產(chan) 區如山東(dong) 、廣西成立了專(zhuan) 班,貴州成立了貴陽市赤泥綜合利用研究院,加大力度推動赤泥綠色利用。

  企業(ye) 創新上,魏橋集團合作建成運行10萬(wan) 噸/年磁化焙燒還原、5萬(wan) 噸/年膠凝材料項目及路用材料生產(chan) 線。雲(yun) 南九州昊成環保科技集團在雲(yun) 南文山、廣西百色和防城港合作建成了3個(ge) 年赤泥回收鐵和高鋁鈣共計160萬(wan) 噸的工廠。還有一些企業(ye) 正在從(cong) 赤泥中回收鋰、鈧等元素,用於(yu) 生產(chan) 電池級磷酸鐵鋰、氧化鈧等產(chan) 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未來,赤泥綠色利用亟待合力科技攻關(guan) 、共克難題、共享成果,營造具有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優(you) 可靠性的產(chan) 業(ye) 協同創新生態。

  在葛紅林看來,赤泥利用需要通過製度、科技、運營模式創新綜合施策,推動其大規模低成本應用。增強科技創新資源整合能力,加速培育行業(ye) 一流的高精尖產(chan) 業(ye) 集群。

  方案編製牽頭專(zhuan) 家劉祥民建議,要基於(yu) 區域產(chan) 業(ye) 特色、固廢資源特點和減汙降碳協同增效的集群產(chan) 業(ye) 發展路徑,對新老赤泥進行分類處理,穩步提高綜合利用能力。通過工藝優(you) 化做好赤泥源頭減量,實現前端減量化;對不同類型的赤泥進行分類協同耦合利用,實現末端資源化。

  “當前,要充分發揮赤泥利用企業(ye) 主觀能動性,培育選樹龍頭骨幹企業(ye) 並給予重點扶持,帶動全行業(ye) 創新發展。”劉祥民說。

  中鋁集團是我國重要的氧化鋁企業(ye) 。中鋁集團副總經理、黨(dang) 組成員董建雄表示,近日,集團兩(liang) 項創新技術成果“赤泥分質降堿工藝技術”和“燒結法配置工藝技術”入選《國家工業(ye) 資源綜合利用先進適用工藝技術設備目錄(2023年版)》,為(wei) 赤泥綠色利用提供了新技術、蹚出了新路子。

  破解赤泥綠色利用難題需要全球企業(ye) 加強合作。跨國礦業(ye) 企業(ye) 力拓集團首席商務官白睿明表示,未來,應當加強從(cong) 礦業(ye) 到金屬行業(ye) 、從(cong) 供應商到終端客戶的多領域合作,為(wei) 全球鋁工業(ye) 高質量發展提供新機遇。

  崔國強

  崔國強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