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合作共贏創未來——變革的力量
“隻有開放的中國,才會(hui) 成為(wei) 現代化的中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寶。改革開放45年來,特別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對外開放取得曆史性成就,實現曆史性變革,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全麵開放新格局。新時代新征程,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hui) 關(guan) 閉,隻會(hui) 越開越大。
2023年底,中國對歐亞(ya) 六國持普通護照人員實行單方麵免簽政策。從(cong) 12月1日開始,國外旅客入境熱度就不斷上升。到中國來,正變得越來越快捷;到國外去,也已經越來越方便。就在這樣的“你來我往”之間,中國的對外開放已走過45年輝煌曆程。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 王文:“簡單說那就是中國從(cong) 一個(ge) 區域性的、保守型的,大門僅(jin) 僅(jin) 隻是微開一點點的國家,進入到世界舞台的中央,並且實現了信息、人才、物資、資金雙向流動的全球強國,這就是45年來開放的最偉(wei) 大成就。”
開放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也是世界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45年來,特別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的改革開放不僅(jin) 極大地改變了中國麵貌,也促進了世界的繁榮和發展。
重慶地處中國西南內(nei) 陸,也是國際性的綜合交通樞紐。從(cong) 重慶出發的中歐班列,目的地是德國的杜伊斯堡。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的十年間,累計五萬(wan) 多種商品,來往於(yu) 這條貫通歐亞(ya) 的貿易通道上。
透視列車上的集裝箱,可能有中國的汽車、電視機、洗碗機,也可能是你的國際郵包或是西班牙的紅酒、法國的化妝品……伴隨“一帶一路”的發展,一條條新線路向西次第生長,而這隻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下的貿易縮影。
十年間,中國與(yu) 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不斷加強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努力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 張燕生:“在‘一帶一路’提出來的時候,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一帶一路’的定位最重要的方麵:它是一個(ge) 中國對外開放管總的規劃、管總的戰略、管總的倡議。”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 王文:“所有的對外開放成果,其實都可以在‘一帶一路’大框架下得到展現, ‘一帶一路’的的確確是在對外交往過程中的管總規劃下形成了立體(ti) 性的、多層次的、高質量的、全方位的中國對外交往的新框架和格局。”
如今,中國已經和150多個(ge) 國家、30多個(ge) 國際組織簽署了23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中國的對外交往更加均衡,實現了真正的“朋友遍天下”。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 王文:“在2012年以前,中國對外貿易的比重60%左右都是美歐日三家,現在中俄貿易這些年幾乎每年都是20%、30%增長,中國和中東(dong) 的貿易大多數國家都是20%左右增長,同非洲同樣是10%、20%的增長。”
共建“一帶一路”不斷走深走實,與(yu) 此同時,一係列高水平展會(hui) 也不斷推出。“廣招天下客、流轉四方財”,一係列精彩紛呈的展會(hui) 為(wei) 中國、也為(wei) 世界帶來無限的商機。
今年是阿富汗小夥(huo) 子阿裏·法伊茲(zi) 第四次參加進博會(hui) 了。今天的他已經可以熟練地在中國移動電商平台上直播了,他把進博會(hui) 上的點點滴滴秀在自己的媒體(ti) 賬號上,並留下感言:“祝願進博會(hui) 越辦越好,中阿友誼地久天長!”
對阿裏來說,人生的拐點發生在四年前,第一次參加進博會(hui) 的他憑借一個(ge) 9平米的展位,賣出了20張阿富汗地毯,並收獲了來自上海、北京、遼寧的大量訂單。從(cong) 那之後,他和家鄉(xiang) 小夥(huo) 伴的命運就發生了改變。
為(wei) 阿裏帶來無限商機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如今已和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hui) 、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hui) 一起被稱為(wei) 中國對外開放的三大展會(hui) 。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 張燕生:“可以看到世界沒有第二家辦進博會(hui) ,鏈博會(hui) 也是,為(wei) 什麽(me) ?因為(wei) 這些都是屬於(yu) 全球的公共產(chan) 品,它幫世界促進國際供應鏈的合作,促進世界的經濟發展。”
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向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致信時所言:當前,世界經濟複蘇動力不足,需要各國同舟共濟、共謀發展。中國將始終是世界發展的重要機遇。將堅定推進高水平開放,讓合作共贏惠及世界。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 王文:“我們(men) 開放的不僅(jin) 僅(jin) 是打開大門,讓人進來出去、讓信息進來出去、資金進來出去,更重要的是我們(men) 還在製度、規則、標準等方麵進行製度型開放。”
黃浦江畔的上海,是我國重要的經濟、金融和文化中心,也是高水平製度型開放的先鋒。2013年,在這裏誕生了我國第一個(ge) 自由貿易試驗區,這是黨(dang) 中央從(cong) 國內(nei) 外發展大勢出發,統籌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大局,在新形勢下推進改革開放的重大舉(ju) 措。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 崔衛傑:“當時設立上海自貿試驗區,有一個(ge) 比較重要的背景,就是當時國際上出現了TPP(跨太平洋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TTIP(跨大西洋貿易與(yu) 投資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這些大型的自由貿易協定,這些自由貿易協定裏邊有很多新的經貿規則,我們(men) 不是太了解,所以按照改革開放以來的思路,既然不了解,把握不準,那我們(men) 就在點上進行試驗,以點帶麵,推動更大範圍的改革開放探索。”
今天,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已成為(wei) 國內(nei) 自貿試驗區中名副其實的“領頭雁”。國家層麵複製推廣的302項自貿區製度創新成果中,近一半源自於(yu) 這個(ge) 自由貿易試驗區的首創或同步先行先試。今天的開放與(yu) 進步絕非偶然,而是來自十年前頂層設計的高瞻遠矚。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 張燕生:“當年上海申請的時候,不是自由貿易試驗區,申請的是自由貿易園區,那個(ge) 區域叫海關(guan) 特殊監管區域,有很多圍網,要把它圍起來。但是最後國家批的上海是自由貿易試驗區,還要求可複製、可推廣,這是非常富有創新思維的。”
對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定位,體(ti) 現了黨(dang) 中央決(jue) 心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頂層設計——由“商品和要素的流動型開放”向“規則、規製、管理、標準等製度型開放”轉變,這樣的探索也貫穿於(yu) 此後一係列自由貿易試驗區(港)的實踐中。
今天,中國的自由貿易試驗區早已遍布全國“東(dong) 西南北中”的22個(ge) 省、市、自治區。作為(wei) 全球最高水平開放形態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先後完成14批140多項製度集成創新方案的設計和落地實施。在我國版圖的最西端,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也於(yu) 2023年11月掛牌成立。它從(cong) 誕生之日起,就肩負著8個(ge) 方麵129項改革的試點任務,其中6項涉及突破現行法律法規。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 王文:“不僅(jin) 僅(jin) 在東(dong) 部沿海,而且跨越了所謂的胡煥庸線,進入到中西部,進入全方位開放和高質量立體(ti) 化開放的新階段。”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 崔衛傑:“更為(wei) 重要的意義(yi) 是對我們(men) 下一步優(you) 化整個(ge) 開放布局,推進全國範圍更高水平開放,包括創建亞(ya) 歐黃金通道,包括向西開放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在這些領域也開展了很多差異化探索。”
從(cong) 沿海、內(nei) 陸到沿邊地區,全方位、多層次開放格局正在加快形成,《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報告》顯示:我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對外開放型經濟發展的引領作用越來越明顯;對製度創新的先導示範作用越來越明顯;對打造世界級產(chan) 業(ye) 集群的支撐作用越來越明顯。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 崔衛傑:“按照2022年的數據,我們(men) 21個(ge) 自貿試驗區以不到全國千分之四的麵積,貢獻了全國18%左右的外資和進出口。自貿試驗區作為(wei) 開放領域最前沿的平台和載體(ti) ,通過外資準入的開放、跨境服務貿易的開放,推動了我們(men) 開放型經濟水平明顯提升。”
在自貿試驗區蓬勃發展的同時,我國也在加快規則、規製、標準等的對接,開拓經貿發展新空間。2023年6月,由東(dong) 盟發起的《區域全麵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全麵生效。這是海關(guan) 總署保留了該協定談判初期的一份案文,上麵的每一種顏色都代表著一個(ge) 國家的想法和意見,每消除掉一個(ge) 顏色,就是消除掉一個(ge) 分歧。從(cong) 2012年到2023年,在中國的堅持努力和不懈推動下,所有的顏色終於(yu) 歸為(wei) 一色,區域內(nei) 的15個(ge) 國家結為(wei) 世界上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的自貿區。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 張燕生:“因為(wei) 中國人相信開放能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後,所以中國為(wei) 什麽(me) 會(hui) 發展得非常好,我覺得這種胸懷是重要的。中國推動開放的世界經濟,推動中國式現代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對中國有利,對世界有利。”
今天的中國,開放的腳步正在向更寬廣的領域拓展,中國正以高水平對外開放為(wei) 高質量發展塑造新動能新優(you) 勢,在與(yu) 世界的深度互動中,不斷開辟合作共贏的新境界。
開放是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多個(ge) 場合強調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性,指出:“開放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是世界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今天的中國,正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世界好,中國才會(hui) 好;中國好,世界會(hui) 更好。”中國一直以實際行動證明,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決(jue) 心不會(hui) 變,同世界分享發展機遇的決(jue) 心不會(hui) 變。
(央視新聞客戶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