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南亞銅鼓”係列叢書印尼卷、泰國卷首發
中新網南寧12月21日電(楊陳 張凡)“中國—東(dong) 南亞(ya) 銅鼓”係列叢(cong) 書(shu) 印尼卷、泰國卷新書(shu) 首發式暨東(dong) 南亞(ya) 銅鼓研究座談會(hui) 21日在廣西南寧舉(ju) 行,以銅鼓為(wei) 紐帶,助推中國—東(dong) 盟文化交融。
銅鼓廣泛分布於(yu) 中國南方,以及越南、老撾、柬埔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ya) 、新加坡及印尼等東(dong) 南亞(ya) 國家,它承載和沉澱著當地民族的宗教信仰、禮儀(yi) 習(xi) 俗、生活理想和審美要求等文化內(nei) 容,是中國南方和東(dong) 南亞(ya) 地區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之一。
“中國—東(dong) 南亞(ya) 銅鼓”係列叢(cong) 書(shu) ,是廣西民族大學教授李富強所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東(dong) 南亞(ya) 銅鼓數字化記錄與(yu) 研究”係列成果。該係列叢(cong) 書(shu) 共10卷,所有內(nei) 容都是課題組到東(dong) 盟六國實地拍攝采集而來,均為(wei) 目前研究中國—東(dong) 南亞(ya) 銅鼓最權威的第一手珍貴資料。
此次推出的印尼卷、泰國卷,以圖片為(wei) 主,輔以文字介紹,對印尼、泰國已出土的銅鼓資料進行了全麵地搜集和整理,展現了印尼、泰國現存各類銅鼓的器物麵貌和特點,同時展現了各民族使用銅鼓的儀(yi) 式和風俗。
李富強在首發儀(yi) 式上表示,流傳(chuan) 了千年的銅鼓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延綿至今,是因為(wei) 多民族的交流互鑒。這些交流互鑒的曆史將中國和東(dong) 南亞(ya) 緊緊地聯係在一起,在不斷地交往交流中走向交融。這是中國和東(dong) 南亞(ya) 關(guan) 係的曆史寫(xie) 照,也是當今開展“一帶一路”和“中國—東(dong) 盟命運共同體(ti) ”建設的曆史文化基礎。
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學者認為(wei) ,《中國—東(dong) 南亞(ya) 銅鼓·印尼卷》《中國—東(dong) 南亞(ya) 銅鼓·泰國卷》豐(feng) 富和發展了中國學術界關(guan) 於(yu) 銅鼓的類型學理論,拓展和深化了銅鼓研究的視野與(yu) 內(nei) 涵。不僅(jin) 將銅鼓研究推上了一個(ge) 新台階,而且極大地促進了中國與(yu) 東(dong) 盟曆史關(guan) 係的研究。
據悉,“中國—東(dong) 南亞(ya) 銅鼓”係列叢(cong) 書(shu) 由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前已出版老撾卷、柬埔寨卷和緬甸卷。(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