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湖南祁陽鄉村學校辦樂團 點亮留守兒童藝術夢

發布時間:2023-12-22 16:1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永州12月21日電(李新春 尹科)21日,走進湖南省祁陽市文明鋪鎮牛筋塘完小,隻見架子鼓、薩克斯、葫蘆絲(si) 、口風琴各類樂(le) 器匯集一堂,由留守兒(er) 童組成的“小苔米器樂(le) 團”正在排練節目。

  “我們(men) 是一所偏遠鄉(xiang) 村小規模學校,學生101人,留守兒(er) 童占比高達90%。希望通過音樂(le) 與(yu) 孩子互動交流,培養(yang) 孩子們(men) 的興(xing) 趣特長,給予他們(men) 更多關(guan) 愛。”樂(le) 團發起人、校長唐智琴萌生了開辦樂(le) 團,教孩子們(men) 學習(xi) 樂(le) 器的想法。

  “農(nong) 村孩子對樂(le) 器了解少,音樂(le) 基礎基本為(wei) 零,大大增加了教學難度。”音樂(le) 教師李春說,學校將排練選在課後服務時間段,開設樂(le) 理和器樂(le) 兩(liang) 門課程。

  學習(xi) 過程中,孩子們(men) 狀況百出。“樂(le) 理學習(xi) 難度大、反複練習(xi) 枯燥,很多孩子打起了退堂鼓。”李春耐心開導,借用一些勵誌小故事激發他們(men) 的學習(xi) 興(xing) 趣。

  孩子們(men) 逐漸投入其中,樂(le) 團成員從(cong) 20人增加到43人,並陸續學會(hui) 了葫蘆絲(si) 、口風琴、薩克斯、架子鼓、大鼓、搖鈴等多種樂(le) 器。每天下午,校園都沉浸在悠揚的樂(le) 曲聲中。12月12日,該校40餘(yu) 名學生參加“2023年祁陽市第一屆藝術節”第五督學責任區演出,榮獲器樂(le) 類第一名。

  “孩子從(cong) 不願意說話到落落大方,從(cong) 做事拖拖拉拉到有專(zhuan) 注力,從(cong) 對樂(le) 器一竅不通到吹拉彈唱有模有樣。作為(wei) 家長,我很欣喜孩子的成長,更感激學校的精心培養(yang) 。”樂(le) 團小號手王軒的家長說。

  近年來,祁陽市聚焦減負增效,全方位提供機製、人才、環境、課程支撐,讓“琅琅讀書(shu) 聲、沙沙書(shu) 寫(xie) 聲、嘹亮的歌聲、熱烈辯論聲、運動呐喊聲、爽朗的笑聲”充盈校園。

  該市還結合“課後服務”,搭建了“學生社團”“興(xing) 趣小組”“行走課堂”“開心農(nong) 場”“網絡聯校”“讀書(shu) 活動”六大資源平台,設置學生社團52類1876個(ge) ,設立興(xing) 趣小組15類895個(ge) ,開辟“開心農(nong) 場”223個(ge) ,將體(ti) 藝教育及社會(hui) 實踐作為(wei) 增強學生體(ti) 質、發展學生個(ge) 性特長的重要陣地,做到教材、課時、師資、設備、考核五個(ge) 保證,並納入學生綜合評價(jia) 和升學成績。

  該市還堅持整體(ti) 推進與(yu) 典型引領相結合,籌措300餘(yu) 萬(wan) 元常態化開展“愛·悅·讀”二十四節氣讀書(shu) 活動,廣泛開展“向日葵工程”、紅色教育進校園、國學教育、科技創新等素質教育活動,完善“人人有項目,班班有活動,校校有特色,周周有比賽,月月有頒獎”校園競賽機製,創建國字號體(ti) 藝類特色學校20餘(yu) 所。

  祁陽市教育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黃恩鵬表示,祁陽將整合校內(nei) 、校外教育資源,持續通過豐(feng) 富多彩的藝體(ti) 活動、勞動實踐和課後服務社團活動,讓一大批鄉(xiang) 村小規模學校煥發生機活力,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生動局麵。(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