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包”不斷升級 跨境投資“稅路”更通
由於(yu) 各國稅製和稅收管理方式千差萬(wan) 別,如何了解適應並有效運用,成為(wei) 很多“走出去”企業(ye) 普遍麵臨(lin) 的難題。今年,稅務部門以服務跨境投資全生命周期為(wei) 中心,推出“稅路通”服務品牌,為(wei) “走出去”企業(ye) 進行更精細化、專(zhuan) 業(ye) 化、個(ge) 性化的服務。“稅路”通了,企業(ye) “走出去”的心也更定了。
有了更多“護身符”
稅收協定,常被形容為(wei) “走出去”企業(ye) 的“護身符”。作為(wei) 國際稅收管理的重要法律依據,稅收協定有助於(yu) 消除跨境經營納稅人麵臨(lin) 的雙重征稅問題,提高稅收確定性、推動涉稅爭(zheng) 議解決(jue) ,並在促進跨境貿易、技術、資金和人員往來等方麵發揮重要作用。
今年10月17日,我國分別與(yu) 塞內(nei) 加爾、喀麥隆兩(liang) 國政府在北京簽署稅收協定,進一步深化“一帶一路”國家稅收合作。至此,我國稅收協定網絡覆蓋範圍增至114個(ge) 國家和地區,基本涵蓋中國對外投資主要目的地以及來華投資主要國家和地區。
除了稅收協定,係統介紹各國基本營商環境、現行稅收製度的《國別(地區)投資稅收指南》也為(wei) “走出去”企業(ye) 指路領航。“在企業(ye) ‘走出去’過程中,各國複雜的稅製體(ti) 係和快速變化的政策規則,給企業(ye) 發展帶來不確定的境外稅收風險。”國家稅務總局國際稅務司司長蒙玉英介紹,為(wei) 幫助企業(ye) 及時全麵了解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最新稅收政策,提前應對、防範風險,國家稅務總局從(cong) 2015年起開始編製發布《國別(地區)投資稅收指南》,幫助“走出去”納稅人了解東(dong) 道國的基本營商環境、現行稅收製度等,讓“走出去”企業(ye) 走得更遠。
經過10年努力,中國稅務部門對外發布的《國別(地區)投資稅收指南》數量從(cong) 3份已增加至105份,基本覆蓋共建“一帶一路”主要國家(地區)及我國境外其他主要投資目的地,成為(wei) 中國對外投資稅費服務的一張特色名片。由於(yu) 稅收政策在不斷變化更新,在指南數量持續增加的同時,稅務部門還定期更新維護已發布指南。2022年開始,更新頻率由原來的每兩(liang) 年更新一次提升為(wei) 每年更新,讓企業(ye) 能夠更加及時掌握投資目的地的最新稅收政策。“我們(men) 進一步優(you) 化完善稅收指南模板,從(cong) 國家(地區)的基本概況、投資環境、稅製狀況、稅收征管、稅收爭(zheng) 議和投資風險六個(ge) 維度進行解讀,使稅收指南更具專(zhuan) 業(ye) 性、實操性和可讀性。”蒙玉英表示。
隨著稅收指南的不斷豐(feng) 富,越來越多的“走出去”企業(ye) 以稅收指南為(wei) 藍本編製了國別手冊(ce) ,形成了企業(ye) 自己的政策工具包,進一步提高對外貿易投資的便利性。稅收指南已逐漸成為(wei) “走出去”企業(ye) 的工具書(shu) 和專(zhuan) 家學者的參考書(shu) 。“稅務部門為(wei) 我們(men) 定製了稅收政策指南,內(nei) 容貼合實際,消除了我們(men) ‘走出去’的後顧之憂。”獅丹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表示。
“服務包”不斷升級
近日,27家赴非洲投資或開展經營的中資企業(ye) 代表在北京參加了一場“含金量”很高的宣講會(hui) 。會(hui) 上,國家稅務總局國際稅務司有關(guan) 負責同誌詳解了稅收協定的作用、主要條款內(nei) 容及具體(ti) 適用要求,介紹了近10年我國與(yu) 非洲國家談簽稅收協定的情況。同時,通過實際案例總結了“走出去”企業(ye) 常見的共性涉稅風險,對企業(ye) 合規用好稅收協定解決(jue) 跨境涉稅爭(zheng) 議提出實用建議。
這次宣講活動由國家稅務總局國際稅務司、稅收宣傳(chuan) 中心主辦。國家稅務總局國際稅務司副司長周懷世表示,今年10月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稅路通”服務品牌以來,稅務部門堅持以納稅人需求為(wei) 導向,不斷創新舉(ju) 措,為(wei) 跨境納稅人提供更加優(you) 質、高效、便捷的國際稅收服務。開展這次宣講會(hui) 就是按照“稅路通”品牌定位,通過跨境投資“政策通”助力企業(ye) “走出去”的具體(ti) 行動。
據了解,“稅路通”服務品牌的主要內(nei) 容可概括為(wei) “一二三四”。一是指一個(ge) 服務矩陣,即“稅路通”服務品牌及旗下各地稅務機關(guan) 特色國際稅收服務平台組成的服務矩陣。二是指兩(liang) 級服務團隊,即由各地稅務機關(guan) 組成的基層服務團隊和國家稅務總局組成的專(zhuan) 家團隊。三是指3個(ge) 服務機製,包括跨境納稅人溝通機製、稅收政策服務機製和涉稅訴求解決(jue) 機製。四是指服務跨境投資者的4個(ge) 知識產(chan) 品,分別是國別(地區)投資稅收指南、“走出去”稅收指引、海外稅收案例庫和跨境納稅人繳費人常見問題解答。
記者從(cong) 多地稅務部門了解到,在國家稅務總局統一部署下,“稅路通”服務正不斷做實做優(you) ,為(wei) 企業(ye) “走出去”保駕護航。比如,北京稅務部門推出“稅路通”北京服務包,首批服務包含國別報告情況分析、《北京市“走出去”納稅人稅收指南》、“走出去”企業(ye) 境外投資稅收風險評估自測表、《中國預約定價(jia) 安排年度報告》、稅收協定推介材料以及《優(you) 化首都稅收營商環境改革備忘錄》6項內(nei) 容。“服務包可以理解成一個(ge) 最新服務產(chan) 品的合集,裏麵既有共性的政策知識,也有個(ge) 性化的服務舉(ju) 措,涵蓋了企業(ye) ‘走出去’稅收服務的方方麵麵。”北京市稅務局總經濟師劉浩介紹。
福建稅務部門立足當地產(chan) 業(ye) 優(you) 勢和區域定位,推出了包括建立重點跨境服務對象清冊(ce) 在內(nei) 的20項措施,分級分類開展全生命周期服務和個(ge) 性化定製服務。重慶稅務部門實施開放平台稅費治理整合、稅收營商環境對標趕超、稅費護航專(zhuan) 項服務、跨境交易稅費優(you) 惠直達、國際協調賦能增效等多項行動,助推重慶全麵對外開放。
上海稅務部門充分發揮12366上海(國際)納稅服務中心作用,提供智能谘詢、人工服務、可視答疑等線上服務。截至今年三季度末,累計提供人工谘詢服務28.4萬(wan) 次,滿意率接近100%。寧波稅務部門組建專(zhuan) 班團隊,以全環節、個(ge) 性化精準服務量身定製《“走出去”稅情指南》,為(wei) 出海企業(ye) 詳細講解當地投資政策,助力其開拓海外市場。
跨境投資“稅路”更通
不斷完善的服務得到了更多企業(ye) 的認可。“在跨境經營中,由於(yu) 各國稅收製度千差萬(wan) 別,管理難度較大。”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財務部門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稅路通”服務包就像一場及時雨,為(wei) “走出去”企業(ye) 的跨境經營提供重要支持,真正實現“信息通”“政策通”“服務通”。中國化學工程第十一建設有限公司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開拓海外市場麵臨(lin) 諸多不確定性,稅務部門服務團隊全程跟進,提前梳理境外投資涉稅指引,一對一提供個(ge) 性化谘詢輔導和重大複雜涉稅事項解決(jue) 方案,讓企業(ye) 對做好海外項目更有信心。
“工作鏈”創新不斷
為(wei) 了讓服務更加精準高效,各地稅務部門以打造“稅路通”服務品牌為(wei) 契機,進一步創新工作機製,加強協同聯動,推動跨境稅收服務更加契合企業(ye) 實際需求和當地產(chan) 業(ye) 發展。
比如,江蘇近期發布跨境稅費服務品牌“稅路通·蘇服達”,從(cong) “一企一員”“一戶一檔案”“一企一策略”“一圈一社區”“一網一平台”等方麵入手,重點為(wei) 跨境投資企業(ye) 提供國別投資、稅收指引、案例借鑒、疑難解決(jue) 等方麵的指導幫扶,通過跨部門、跨業(ye) 務、跨體(ti) 係的稅收業(ye) 務支撐,為(wei) 全省跨境投資企業(ye) 營造更優(you) 稅收營商環境。
河南稅務部門打造“稅路通·豫通八方”服務品牌,推動搭建部門協同服務平台,定期交換“走出去”企業(ye) 信息數據,實現發展共商、資源共享、培訓共辦、專(zhuan) 家共用。同時,通過電子稅務局對全省重點“走出去”企業(ye) 涉及的國際稅收重點熱點問題,進行精準推送,及時響應企業(ye) 訴求。
內(nei) 蒙古稅務部門在建設“稅路通·北疆行”服務品牌過程中,成立俄羅斯、蒙古國、捷克和斯洛伐克稅收信息研究室,對上述國家稅收政策、征管特點、納稅服務、稅收優(you) 惠等開展專(zhuan) 題研究,定期搜集、整理、編譯及印刷《俄蒙捷斯國別稅訊》,持續更新中國居民赴上述國家投資稅收指南,幫助企業(ye) 降低納稅遵從(cong) 成本和雙重征稅風險。
出口退稅也開啟“加速”模式。四川稅務部門依托出口退稅服務監管新機製,全麵提升退稅便利度,助力出口企業(ye) “揚帆出海”。“我們(men) 申報出口退稅全程線上辦理,退稅款很快到賬,資金周轉效率非常高。”四川宜賓凱翼汽車有限公司財務人員表示。
湖南稅務部門進一步簡化流程、精簡資料,全流程推進電子提醒、電子申報、電子退庫、電子開票、電子備案,推行出口退稅發票及出口報關(guan) 單信息“免填報”,實現出口企業(ye) 待申報的海關(guan) 報關(guan) 數據和發票信息數據自動同步、智能配單。
稅保銜接也為(wei) 很多外貿企業(ye) 打造“避風港”。廣東(dong) 稅務部門加大“出口退稅+信用保險”對出口企業(ye) 的服務支持力度,采取“線上+線下”的方式,及時向出口企業(ye) 推送有關(guan) 政策指引,輔導出口企業(ye) 在線申領出口信用保險政策性保單。今年8月份,珠海市金品創業(ye) 共享平台科技有限公司收到了一筆來自中國信保的420餘(yu) 萬(wan) 美元賠款。按照外貿企業(ye) 取得的出口信保款視為(wei) 收匯可辦理退稅的規定,珠海市稅務部門立即啟動相關(guan) 程序,迅速為(wei) 金品公司辦理免抵退稅款近380萬(wan) 元。“退稅款及時到賬補充了企業(ye) 流動資金,為(wei) 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增添了動力。”該公司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
專(zhuan) 家認為(wei) ,跨境投資稅收服務的不斷優(you) 化,既為(wei) 企業(ye) 提供了實打實的幫助和便利,也進一步推動了稅收治理能力的提升,為(wei) 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經濟回升向好貢獻更大力量。
董碧娟 經濟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