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一帶一路”建設助力共建國家促進人權保障

發布時間:2023-12-25 14:44:00來源: 法治日報

  □ 際文

  “一帶一路”是和平、繁榮、開放、創新、文明之路,也是實現全人類共同發展的人權之路。

  近日,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hui) 等單位共同發布《為(wei) 了更加美好的世界——從(cong) 人權視角看共建“一帶一路”這十年》報告。報告指出,十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從(cong) 中國倡議走向國際實踐,從(cong) 理念轉化為(wei) 行動,從(cong) 願景轉變為(wei) 現實,成為(wei) 當今世界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chan) 品和國際合作平台,成為(wei) 助力共建國家促進人權保障、實現美好生活的幸福之路。

  促進保障共建國家民眾(zhong) 生存權

  生存權、發展權是首要的基本人權。共建“一帶一路”通過一係列項目合作,促進各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有效改善民眾(zhong) 基本生活和醫療衛生條件、增加就業(ye) 、提高收入水平,使民眾(zhong) 的生存權得到更好保障。

  從(cong) 吃不飽飯到一家人豐(feng) 衣足食並蓋起了新房,布隆迪布班紮省農(nong) 民夏爾·恩根達庫馬納隻用了4年。

  “中國專(zhuan) 家教會(hui) 了我種植技術,讓我有足夠的糧食喂飽孩子們(men) !”養(yang) 育了7個(ge) 孩子的夏爾說。自2018年起,他開始在中國專(zhuan) 家指導下種植中國雜交水稻。如今日子好了,他家蓋起了新房,在村裏特別顯眼。2023年,他還開辦了一個(ge) 大米加工坊,提高了經濟回報,並為(wei) 周圍農(nong) 戶提供就業(ye) 機會(hui) 。

  夏爾居住的吉漢加縣寧加4村正是中國專(zhuan) 家組在布隆迪設立的首個(ge) 水稻減貧示範村。在中非合作論壇框架下,根據中布兩(liang) 國政府協議,中國自2009年8月起實施援布高級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技術合作項目,累計有6批60人次中國農(nong) 業(ye) 技術專(zhuan) 家赴當地執行援助任務,成功實施多個(ge) 雜交水稻減貧示範村項目。

  報告指出,“一帶一路”十年來,中國已向7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派出2000多名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和技術人員,向多個(ge) 國家推廣示範1500多項農(nong) 業(ye) 技術,帶動項目平均增產(chan) 40%至70%。

  在老撾,中資民營公司亞(ya) 鉀國際2022年啟動了“亞(ya) 鉀國際智慧產(chan) 業(ye) 園”項目,助力推動老撾工業(ye) 化、城鎮化發展進程,預計未來可為(wei) 老撾每年增加3.2億(yi) 美元財政收入,帶動就業(ye) 3萬(wan) 至5萬(wan) 人。老撾政府總理宋賽·西潘敦表示,該公司項目是兩(liang) 國合作共贏的典範,為(wei) 老撾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給當地人民帶來了很多實惠。

  推動實現共建國家民眾(zhong) 發展權

  通過各種生產(chan) 生活基礎設施建設,共建“一帶一路”在推動共建國家經濟社會(hui) 發展、助力滿足當地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時,倡導開展更廣泛領域的合作,鼓勵企業(ye) 積極履行社會(hui) 責任,幫助當地民眾(zhong) 改善生活條件,更好實現教育、文化、環境等發展權利。

  “朋友請聽我講,鐵路的故事長又長。它凝結的是友誼,它帶來的是希望。我的家鄉(xiang) ,一天天更加美好;我的同胞,一天天更加昂揚……”肯尼亞(ya) 歌手蘇迪演唱的《蒙內(nei) 之歌——鐵路修到了我家鄉(xiang) 》,講述的正是由中企承建的肯尼亞(ya) 蒙內(nei) 鐵路,歌中的鐵路發展願景正一一成為(wei) 現實。

  2017年5月31日,這條連接東(dong) 非第一大港口蒙巴薩和首都內(nei) 羅畢的標軌鐵路建成通車。過去,兩(liang) 地間乘坐長途汽車通常需要10小時以上,價(jia) 格高、耗時長的旅途讓旅客身心俱疲,如今乘坐蒙內(nei) 鐵路直達列車隻需4個(ge) 多小時,便捷與(yu) 舒適感不言而喻。蒙內(nei) 鐵路通車後,內(nei) 羅畢居民莉蓮·奧圖瑪踏上前往蒙巴薩海邊度假的旅程。她說,這是她第一次乘坐現代化的列車,方便快捷的蒙內(nei) 鐵路幫她實現了多年的願望。

  截至今年9月30日,蒙內(nei) 鐵路已安全運營2314天,累計發送旅客1115.5萬(wan) 人次,平均上座率達95.8%,單日旅客最高發送量突破1萬(wan) 人次;累計運輸240.5萬(wan) 個(ge) 標箱,發送貨物2860.9萬(wan) 噸。據肯尼亞(ya) 鐵路局估算,該項目對肯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貢獻率超過2%。

  2017年,秘魯遭遇嚴(yan) 重洪災和泥石流災害,許多學校嚴(yan) 重損毀,中國企業(ye) 積極參與(yu) 災後重建。2022年10月,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承建的4所學校全部交付使用。其中一所學校的校長布斯塔曼特女士說:“看到學校麵貌煥然一新,學生回到具備抗震能力及功能完善的校園,我非常激動,對建設者們(men) 表達衷心感謝。”

  2022年底,在巴布亞(ya) 新幾內(nei) 亞(ya) 首都莫爾茲(zi) 比港布圖卡學園首屆高三班畢業(ye) 典禮上,巴新首都行政區長官鮑維斯·帕科普表示,布圖卡學園的建設是中國發展惠及全球的生動例證。“每名學生都是巴新和中國教育合作的受益者。”

  為(wei) 全球人權治理提供新思維

  當前,饑餓、貧困、戰亂(luan) 、環境汙染等問題仍然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依然突出,世界人權事業(ye) 發展和全球人權治理麵臨(lin) 嚴(yan) 峻挑戰。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順應廣大發展中國家希望通過合作發展促進人權的迫切期許,助力共建國家的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人權進步,為(wei) 全球人權治理提供了新思維、新動力、新機遇。

  報告指出,共建“一帶一路”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消除貧困、增加就業(ye) 、改善民生,讓共建成果更好惠及各國人民,為(wei) 當地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人權事業(ye) 進步作出實實在在的貢獻。十年來,150多個(ge) 共建國家秉持合作共贏的理念,通過共建“一帶一路”持續推動經濟社會(hui) 文化發展,不斷提升人民生活品質、增進民生福祉。

  正如瑞典“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史蒂芬·布勞爾所指出,“一個(ge) 至關(guan) 重要的理念是實現所有人的共同利益”,從(cong) 這個(ge) 意義(yi) 上說,共建“一帶一路”與(yu) 人權事業(ye) 發展的目標是一致的,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是契合的。

  法國席勒研究所國際問題專(zhuan) 家塞巴斯蒂安·佩裏莫尼認為(wei) ,共建“一帶一路”從(cong) 不是中國一家獨奏,而是共建國家的合唱協奏,中國以合作促發展,共建“一帶一路”為(wei) 全球共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的倡議有利於(yu) 實現合作共贏,這是當今世界應該選擇的正確道路。

  共建“一帶一路”堅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倡導文明寬容,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的發展道路和模式,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guan) 切,客觀理性看待別國發展壯大和政策理念,努力求同存異、共謀發展。

  印度尼西亞(ya) 《雅加達郵報》網站刊文指出,共建“一帶一路”跨越了不同的國家和地區,不同的文化和宗教,不同的習(xi) 俗和生活方式。在共建“一帶一路”下,共建國家所秉持的共同目標,是尋求建立互惠互利的夥(huo) 伴關(guan) 係。

  共建“一帶一路”的第一個(ge) 十年,是中國與(yu) 各國在國際合作新範式下共同發展的十年,也是在共同發展中保障和增進人權的十年。在共建“一帶一路”的下一個(ge) 十年,中國將繼續以自身新發展為(wei) 世界提供新機遇,為(wei)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增添新動能,中國人民與(yu) 各國人民必將因此享有更加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全麵的權利,在更高水平上實現全麵發展。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