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電子榨菜”也要美味且健康

發布時間:2023-12-26 16:12:00來源: 廣州日報

  評論員觀察

  近年來,一些短小精悍、衝(chong) 突感強的網絡微短劇,通過脫離現實、誇張離譜的劇情,逐漸成為(wei) 令一些網民“上頭”的“電子榨菜”。但一種新興(xing) 的“小程序”類網絡微短劇利用技術手段脫離監管,發展快、勢頭猛、不規範、問題多,形成對主流作品“劣幣驅逐良幣”的擠出效應,對網絡傳(chuan) 播秩序造成衝(chong) 擊。(12月25日《中國青年報》)

  網絡微短劇正在包圍我們(men) ,這應該是不少人的共同感受。如今,無論你打開什麽(me) 網頁、進入什麽(me) App,都可能通過導流入口、廣告鏈接在不經意間開啟一部網絡微短劇。普通打工者搖身一變成“戰神”,畏畏縮縮的贅婿是隱藏身份的超級富豪,霸道總裁動輒出手幾十億(yi) 元……無論是重生、逆襲、暴富、複仇,還是虐戀、拯救、甜寵、宮鬥,網絡微短劇仿佛一個(ge) “造夢場”,內(nei) 容無所不包,皆為(wei) “爽感”服務。隨著這類新型“電子榨菜”走紅,近兩(liang) 年越來越多平台和創作者入場掘金。

  一邊是市場蒸蒸日上,一邊是觀眾(zhong) 評價(jia) “又土又上頭”,網絡微短劇究竟有何魅力?“又土又low”,恰好說明網絡微短劇進入門檻低、觀看成本低。相比於(yu) 一集幾十分鍾的正常劇集,幾分鍾的微短劇成了打發時間、舒神解壓的調劑品。作為(wei) 一種快餐文化產(chan) 品,它主打的就是情緒和體(ti) 驗。而為(wei) 了製造爆點、爽感,“極致”思維在微短劇創作中被運用到極致。在已被下架的《黑蓮花上位手冊(ce) 》中,女主角將已經流放的父親(qin) 毒死,借他人之手打死主母,在大牢中燒死同父異母的姐姐,幾乎無人逃離死亡命運。微短劇中充斥著主人公極度的惡、極度的勢利、極度的反智……狗血劇情難有“營養(yang) ”,同質化內(nei) 容看多了,再上頭的“電子榨菜”也不免令人“反胃”。

  在市場繁華之下,潛藏的文化隱憂更不容忽視。對觀眾(zhong) 來說,一時的上頭或許解壓,但長久的上癮卻容易迷失。正所謂“久居鮑市不聞其臭”,若沉溺於(yu) 微短劇提供的“情緒按摩”,天天與(yu) 獵奇、狗血的劇情為(wei) 伴,難免會(hui) 影響價(jia) 值觀、身心受“累”。從(cong) 發展視角看,如果內(nei) 容粗濫、邏輯欠缺、質量欠缺的微短劇產(chan) 品過度占據注意力市場,將帶來“劣幣驅逐良幣”,不利於(yu) 文化市場的健康發展。從(cong) 行業(ye) 自身看,被稱作“明天的劇集”的微短劇要獲得生命力,必須打破“拚量”的局限,突破低劣的循環,轉向“走質”“走心”。

  正因為(wei) 如此,近年來,有關(guan) 部門對該領域的治理、監管不斷加碼。近期,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再次公布針對網絡微短劇治理的七大舉(ju) 措,包括加快製定《網絡微短劇創作生產(chan) 與(yu) 內(nei) 容審核細則》、研究推動網絡微短劇App和“小程序”納入日常機構管理等。隨後,抖音、快手、微信等平台相繼下架違規微短劇,並對違規推廣微短劇的賬號進行處置。在多方合力之下,及時清理變質變味的“電子榨菜”,為(wei) 優(you) 質網絡微短劇騰出更大空間,進一步推動行業(ye) 良性健康發展,才能為(wei) 觀眾(zhong) 奉上更多美味文化大餐。

  (廣州日報 張冬梅)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