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強國發展指數穩定居於較高水平 我國製造強國建設穩中有進
今天(28日),國家製造強國建設戰略谘詢委員會(hui) 、中國工程院等單位聯合發布《2023中國製造強國發展指數報告》《中國製造業(ye) 重點領域技術創新綠皮書(shu) —技術路線圖(2023)》,重點對2022年世界主要國家製造強國發展指數變化情況,近三年世界主要國家製造強國發展進程,以及製造業(ye) 重點領域產(chan) 品和技術取得的主要進展和未來幾年的重點創新方向進行了分析和預測。
《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製造業(ye) 加大宏觀調控力度,經受住了超預期因素影響的大衝(chong) 擊,製造強國發展指數穩定居於(yu) 超過120的較高水平,製造強國建設穩中有進。2020—2022年,中國製造強國發展指數年均增幅超過4個(ge) 點,與(yu) 美國同處世界主要國家最高水平,雖在個(ge) 別年份出現波動,但整體(ti) 實現平穩增長。三年間,中國製造業(ye) 展現出較強韌性,龍頭企業(ye) 發揮了定海神針的作用,“新三樣” (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成為(wei) 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同時報告也指出,製造業(ye) 穩增長仍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創新效能、產(chan) 業(ye) 基礎、裝備製造等方麵與(yu) 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應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走好中國特色的新型工業(ye) 化道路。
此次發布的《中國製造業(ye) 重點領域技術創新綠皮書(shu) ——技術路線圖(2023)》共有72位院士、上千位專(zhuan) 家參與(yu) 編製,重點對新一代信息技術產(chan) 業(ye) 、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等16個(ge) 重點領域、29個(ge) 優(you) 先發展方向的主要進展及未來幾年的重點發展方向進行分析和預測。預計到2025年,我國信息通信設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發電裝備、輸配電裝備、光伏發電裝備、新能源汽車、紡織、家用電器8個(ge) 優(you) 先發展方向將整體(ti) 步入世界領先行列,成為(wei) 技術創新的引導者;到2030年,航天裝備、飛機、高檔數控機床與(yu) 基礎製造裝備、機器人、工程機械、生物醫藥等大部分優(you) 先發展方向將整體(ti) 步入世界先進行列;但基礎軟件及工業(ye) 軟件、高性能醫療器械、農(nong) 業(ye) 裝備、食品、儀(yi) 器儀(yi) 表等優(you) 先發展方向與(yu) 世界強國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中國製造強國發展指數”和“中國製造業(ye) 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自2015年起發布,旨在通過深入調研和梳理分析,為(wei) 推進新型工業(ye) 化、建設製造強國提供參考和指導。
(總台央視記者 任梅梅 董良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