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華、鄭多燕、劉畊宏……健身操文化30年變遷與發展
馬華、鄭多燕、劉畊宏……健身操文化30年變遷與(yu) 發展
從(cong) 爭(zheng) 議到流行 跳操如今也講“個(ge) 性化定製”
“天天跟我做,每天五分鍾”……相信很多70後、80後對這句口號並不陌生。1993年,《健美五分鍾》欄目在央視播出,健身主持馬華身穿高開衩健美服,邊喊邊做運動,打破了很多人的傳(chuan) 統思維,成了那個(ge) 時代的健身符號。
其實早在上世紀80年代,健身操就已悄悄進入中國,作為(wei) 新興(xing) 健身方式,僅(jin) 在小範圍群體(ti) 內(nei) 流行。1984年,北京體(ti) 育大學成立健美操(針對競技比賽)教研室,開設了健美操選項課和專(zhuan) 修課。兩(liang) 年後,我國第一部健美操教材出版。而以馬華為(wei) 代表的首批健身操(麵向大眾(zhong) ,以鍛煉為(wei) 目的)引領者,通過實體(ti) 化教學,讓這一運動真正在國內(nei) 做到普及。1998年,馬華登上央視春晚的舞台,健身操文化得到最大化推廣,並同時帶動線下健身房的發展及擴張。
那之後,跟隨“韓流”而來的鄭多燕小紅帽健身操,以及應對全民居家,以劉畊宏為(wei) 代表的健身博主推廣的線上直播模式,讓健身操這一舶來文化在形式、編排、教學上有了一次次全新的嚐試。而這30年的變化與(yu) 發展也折射出大眾(zhong) 對健康身體(ti) 、時尚追求的變化。
1 起步階段
代表人物:馬華
傳(chuan) 播途徑:電視節目
從(cong) 爭(zheng) 議到接受馬華的個(ge) 人特色不可忽視
上世紀六十年代末,融合了體(ti) 操和現代舞的健身操,在美國大範圍流行。此後,美國女演員簡·方達將自己通過健身操減肥的經曆撰書(shu) 出版,帶著她名字的健身操錄像帶同時銷往全球。
從(cong) 小就喜歡運動的馬華,偶然看到了簡·方達的健身操錄像帶。受到啟發後,她決(jue) 定與(yu) 好友何倩倩、蘇冰組成健美教練三人組,並在北京開始了健身操教學推廣,成為(wei) 我國最早的大眾(zhong) 健身操教練之一。1987年5月,三人一同參加了全國健美大賽,奪得亞(ya) 軍(jun) 。兩(liang) 年後,馬華考取國家級健美裁判員等級,在每年的全國健美比賽中擔任裁判。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她開始在月壇健康城擔任健身操教練。
大眾(zhong) 群體(ti) 開始接觸、了解,並喜歡上健身操,還要從(cong) 1993年央視推出的《健美五分鍾》欄目說起。曾擔任全國和江蘇省廣場舞及相關(guan) 培訓授課任務的國家級社會(hui) 體(ti) 育指導員、揚州大學體(ti) 育學院副教授徐元玉介紹,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人民群眾(zhong) 在物質層麵上得到了充分滿足,對身體(ti) 健康、生活質量以及精神層麵有了新的需求。中央電視台的《健美五分鍾》欄目,正是在全民追求美的大環境下應運而生的。
可節目開播初期,反響並不熱烈,甚至還引發了不小的爭(zheng) 議。健身操作為(wei) 一項融合了舞蹈、體(ti) 操、健身等多元素的運動項目,需要鍛煉者穿著特定的服裝,以提高健身效果。著名運動健身品牌超級猩猩聯合創始人柳洪建回憶,“那個(ge) 年代,當電視機上出現一群身穿緊身衣配健美褲的女孩子,邊喊口號邊展示身體(ti) 曲線美時,傳(chuan) 統觀眾(zhong) 不太能接受。”
不過,獲得家人支持的馬華並未退縮,頂著巨大的壓力她把《健美五分鍾》堅持了下去。徐元玉認為(wei) ,除了極富感染力的運動氛圍,作為(wei) 健身操在中國起步階段的核心人物,馬華的自身優(you) 勢不可忽視,“她個(ge) 人形象很好,講解有親(qin) 和力,且掌握了大量的專(zhuan) 業(ye) 健身知識”。
一些思想前衛的年輕女性開始追隨馬華的腳步,每天7點30分,這些女性群體(ti) 都要打開電視,跟著馬華跳健身操。很快,“天天跟我做,每天五分鍾”的口號風靡大江南北,健身操這一小眾(zhong) 群體(ti) 項目,被推進大眾(zhong) 視野。
大眾(zhong) 形成運動習(xi) 慣,線下俱樂(le) 部開始普及
隨著國內(nei) 經濟持續發展,大眾(zhong) 對健康話題的關(guan) 注度也在不斷遞增,健身操的簡捷性、實用性,成為(wei) 吸引更多人參與(yu) 的重要原因。
“在當時公共健身場所相對較少的外部環境下,大眾(zhong) 每天隻需要五分鍾,在家中跟著電視節目就可以感受到運動帶來的樂(le) 趣。”徐元玉說。
作為(wei) 最早的大眾(zhong) 健身操教練之一,馬華在《健美五分鍾》中教學的內(nei) 容也是當時國內(nei) 健身操編排、呈現方式的一個(ge) 縮影。“那時的健身操動作,多以簡單易學、重複性高的有氧運動為(wei) 主,主要提高身體(ti) 柔韌性、協調性和心肺功能。”在徐元玉看來,《健美五分鍾》更注重實用性和針對性,能夠滿足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人群的健身需求。同時,每期節目中還會(hui) 進行健身知識及健康生活方式的科普。彼時,健身操的動作編排和教學主要借鑒拉丁舞、體(ti) 育舞蹈以及舉(ju) 重、體(ti) 操等傳(chuan) 統體(ti) 育項目。
柳洪建認為(wei) ,“體(ti) 育競賽訓練是比較成體(ti) 係的,但當時的健身操還比較初級,如果僅(jin) 僅(jin) 隻是把運動員訓練的技巧方法運用到大眾(zhong) 健身層麵,並不能完全適用。比如運動員追求的是如何跑得更快、跳得更高,但肌肉力量夠不夠、會(hui) 不會(hui) 受傷(shang) 並不是核心問題。”
盡管電視這一傳(chuan) 播渠道始終存在局限,讓觀眾(zhong) 隻能在固定時間、有限的時間內(nei) 跟練,且很多編排的動作和內(nei) 容與(yu) 現在相比有很大差距。但不可否認的是,《健美五分鍾》的走紅,推動了健身操在中國的發展,為(wei) 大眾(zhong) 提供了一個(ge) 輕鬆愉悅的健身環境,也助力其成為(wei) 日後最受大眾(zhong) 喜歡的健身方式之一。
通過馬華的影響力和專(zhuan) 業(ye) 健身知識的教學,大眾(zhong) 逐漸形成了運動習(xi) 慣,更多人選擇走進健身房,係統地學習(xi) 健身課程。1994年,馬華成立了馬華健身俱樂(le) 部,並成為(wei) 北京最受歡迎的健身俱樂(le) 部之一。千禧年前夕,俱樂(le) 部大力拓展業(ye) 務,在河南、河北、雲(yun) 南、黑龍江、吉林、遼寧等地開辦了10家分部,把健身操推廣到更多城市。商業(ye) 健身房的出現為(wei) 中國健身操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平台和資源,運動愛好者能更方便地參與(yu) 線下健身操活動,享受專(zhuan) 業(ye) 的指導。健身操開始更加流行和普及,健身操愛好人群規模也在不斷擴大。
2 進階階段
代表人物:鄭多燕
傳(chuan) 播途徑:互聯網
鄭多燕借“韓流”風靡,注重細分及動作拆解
1995年,國務院頒布《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在這項為(wei) 期15年的計劃中,麵向大眾(zhong) 的體(ti) 育健身服務體(ti) 係得到構建。隨著全民健身活動的蓬勃開展,人們(men) 的生活觀念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在一些大中城市裏,“健康消費”成為(wei) 時尚。尤其是2000年後,大眾(zhong) 開始主動規劃自己的健身目標,鍛煉,出汗、健康等初級要求已不能滿足更多人,減脂、塑形成為(wei) 不少女性的運動目的。
2005年,韓國,通過運動瘦身成功的鄭多燕,將自己的減肥方法編排成有氧運動健身操,通過DVD等音像製品的形式傳(chuan) 播,先後在本土及日本刮起“鄭多燕風暴”。基於(yu) “韓流”浪潮的大背景,鄭多燕健身操通過互聯網同步進入中國。2009年開始,鄭多燕多次來到中國參加線下活動,她的健身操內(nei) 容也受到了更多關(guan) 注。
在柳洪建看來,互聯網的興(xing) 起,讓大眾(zhong) 不再受限於(yu) 電視播放時段、無法回放等問題,有更多機會(hui) 接觸不一樣的健身操文化。這也讓鄭多燕迅速成為(wei) 網絡減肥達人的標杆。
此外,鄭多燕健身操無論是動作編排、音樂(le) 搭配,還是教學方式的變化都讓國內(nei) 的健身操愛好者耳目一新。柳洪建認為(wei) ,“馬華時代的健身操受限於(yu) 時長等客觀原因,兩(liang) 個(ge) 八拍就會(hui) 換動作,初級學員因為(wei) 不熟悉,容易手忙腳亂(luan) 跟不上節奏。”
相比之下,鄭多燕健身操除了在編排上融入了比較多的舞蹈及韓國流行音樂(le) 元素,更主要的變化是在教學模式上,把動作進行了細致的分解,拆解成若幹個(ge) 步驟分開練習(xi) ,最後再將分解內(nei) 容串聯起來,大眾(zhong) 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通過分解動作跟練。
鄭多燕健身操的風靡,除了給大眾(zhong) 學習(xi) 方式、內(nei) 容多樣上帶來變化,更重要的是對健身操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徐元玉表示,大眾(zhong) 對健身操內(nei) 容的需求一直在變,人們(men) 更加注重身體(ti) 狀況,希望根據個(ge) 人健身狀況設定健身目標,找到適合獨立個(ge) 體(ti) 運動強度或類型的健身操課程,這也促進了健身操向多樣性、創新性的方向發展。
從(cong) 業(ye) 者也開始把現代舞,甚至是武術、太極拳等元素融入健身操項目中。
3 創新階段
代表人物:劉畊宏
傳(chuan) 播途徑:短視頻直播
劉畊宏直播間裏掀熱潮 求變求新是重點
大眾(zhong) 在身體(ti) 健康上的投入遞增,加之技術的進步,讓越來越多健身理念進入國內(nei) ,也促使健身操的傳(chuan) 播有了新方式。
2022年,搭配華語經典《本草綱目》的毽子操成為(wei) 人氣最旺的健身操,簡單易學的動作、魔性的音樂(le) 吸引大批粉絲(si) 湧進劉畊宏直播間。當人們(men) 把跟練、打卡變成每日必修課時,短視頻、直播間跳操開始引領新一輪潮流。健身博主們(men) 紛紛下場,在短視頻平台分享個(ge) 人健身作品,編排多種多樣的健身操課程。
柳洪建認為(wei) ,線下健身場所臨(lin) 時停業(ye) ,居家生活促進了線上健身模式的發展。但從(cong) 社會(hui) 發展的角度看,是互聯網向移動互聯網的轉變,智能手機的普及,具有移動性、碎片化、視覺衝(chong) 擊力強等特點的短視頻平台,更貼合大眾(zhong) 的生活習(xi) 慣。
無論是以馬華為(wei) 代表的健身操國內(nei) 起步階段,還是鄭多燕流行時的進階階段,都沒有“馬甲線”“A4腰”等概念,這些概念的出現也反映出如今大眾(zhong) 對身體(ti) 線條、輪廓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再是簡單地追求減脂與(yu) 瘦身。這一點上,從(cong) 線下健身房多樣化的健身操內(nei) 容便可看出。當下,健身機構的操課內(nei) 容越來越細化,有些人注重塑造體(ti) 形和減肥,有些人注重提高身體(ti) 素質和保持健康,健身操的類型和風格也變得多種多樣。例如,杠鈴操可提升肌肉耐力、雕刻肌肉線條;有氧操則主要是為(wei) 了提高心肺功能,增加有氧消耗;瑜伽操可提升身體(ti) 的柔韌和平衡,減輕壓力和焦慮。
此外,短視頻時代的健身操博主更看重流量,因此保證動作簡單的同時,還要求變。徐元玉表示,為(wei) 了吸引更多人關(guan) 注,動作內(nei) 容的創新、個(ge) 性化,能否融合當下流行的音樂(le) 、舞蹈元素和特定的主題,是這一時期健身操編排的主要特點。呈現效果上,健身博主還會(hui) 利用特效或動畫技術,製作出更加吸引人的健身操視頻。直播互動的形式,也讓大眾(zhong) 在跟練過程中的參與(yu) 感增強。當然,此階段健身操人群的年齡界限也被拉長,從(cong) 幾歲十幾歲的少年兒(er) 童,到六七十歲的老年人。個(ge) 性化定製也進一步加強,有專(zhuan) 業(ye) 經驗的健身博主甚至推出了定製運動處方,提供個(ge) 性化健身操內(nei) 容。
從(cong) 馬華、鄭多燕,到當下受歡迎的健身博主劉畊宏、帕梅拉等,健身操的傳(chuan) 播方式也從(cong) 線上轉變為(wei) 線下,再形成“線上+線下”同步模式。在柳洪建看來,線下與(yu) 線上其實是互補關(guan) 係,並不存在衝(chong) 突。“線上健身更像是電視劇,情節比較慢、人物關(guan) 係簡單;線下教學則像電影,畫麵的衝(chong) 擊力強,人物關(guan) 係更複雜,甚至很多重要線索會(hui) 因為(wei) 一個(ge) 低頭而錯過。”
劉畊宏在接受新京報記者的采訪中也提到,健身操教學的未來會(hui) 有更多不一樣的可能。不同時期健身操的編排內(nei) 容、形式,都代表了大眾(zhong) 的審美趨勢。(來源:新京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