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草坪允許躺臥也是一種文明
近日,一位網友詢問湖北省襄陽市住建局“月亮灣公園草坪為(wei) 什麽(me) 不讓躺著?”對此,襄陽市住建局回複稱,根據“襄陽文明20條”和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要求,公園內(nei) 躺臥座椅(草坪)等屬於(yu) 不文明行為(wei) 。(澎湃新聞12月27日)
公園草坪不能躺,還被扣上了“不文明”的帽子,估計這位網友看到襄陽市住建局的回複,心情會(hui) 有些複雜。也有網友吐槽:草坪不讓躺,不如改種仙人掌。
但在2018年襄陽市發布的“襄陽文明20條”中,並未明確提及不能躺臥草坪。近年來,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ti) 係操作手冊(ce) 的實地考察部分,也未明確提及不能躺臥公園草坪。因此,襄陽市住建局稱公園草坪不能躺,是“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要求”,顯得有些站不住腳。
對城市居民來說,公園草坪不僅(jin) 是用於(yu) 觀賞的地方,它還代表著一種詩意的環境、一種生活方式,人們(men) 對綠地、對草坪的需求也早已從(cong) 觀賞變成了享受,一家人躺在草坪上看星星看月亮,三五好友在草坪上從(cong) 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學,哪怕隻是一個(ge) 人靜靜躺著發呆……這些美好的畫麵,難道不是一個(ge) 文明城市的“加分項”嗎?
創建文明城市歸根結底是為(wei) 了讓城市中的“人”生活得更美好,但如果為(wei) 了“創建文明”,將城市中的“人”推離那片綠,豈不與(yu) 創建文明城市的初衷背道而馳?
雖然國內(nei) 不少地方的公園綠地隻能觀賞,不能進入、不能踩踏,但也要看到,城市公園綠地開放共享既是一項全新的城市管理服務內(nei) 容,也是改善城市管理形象的重要窗口,同時也是一種趨勢。
今年2月,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印發《關(guan) 於(yu) 開展城市公園綠地開放共享試點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積極推動城市公園綠地開放共享。通知明確,在公園草坪、林下空間以及空閑地等區域劃定開放共享區域,完善配套服務設施,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zhong) 搭建帳篷、運動健身、休閑遊憩等親(qin) 近自然的戶外活動需求。
誠然,大多數公園綠地草種相對不耐踩,如果大量的人踩踩、躺躺,必然會(hui) 增加養(yang) 護成本,也不排除極個(ge) 別人會(hui) 有一些破壞綠地、土壤的行為(wei) ,但這並非無解,一些地方的做法或許可以借鑒。廣州市對公園草坪科學規劃遊玩時間,分時段、分區域開放,並提前公布各個(ge) 公園綠地的開放時間。各大公園的草坪選用了較為(wei) 耐踩的品種,同時加強水肥管理。
公園草坪從(cong) 禁入到開放,草坪的角色在轉變,管理者的思維也要跟著變。一片可以隨意坐、隨意躺的綠地,才是城市公園該有的樣子;一個(ge) 可以讓居民可以盡享家門口的“詩和遠方”的城市,也才是更文明的城市。
郭慧岩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