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中國汽車業將主打“三化”戰略

發布時間:2024-01-02 16:33:00來源: 廣州日報

  中國汽車業(ye) 將主打“三化”戰略

  智能化、電動化、全球化,將加速洗牌並重塑汽車行業(ye) 今年汽車產(chan) 銷量有望達3100萬(wan) 輛

  鍾達文 鄧莉

  熱點產(chan) 業(ye) 展望2024特別策劃 ①

  【開篇語】

  穩中求進 以進促穩

  2023年,中國一大批電動化車企你追我趕,快速崛起,引領綠色出行新時代,強悍助力汽車業(ye) 成為(wei) 中國支柱產(chan) 業(ye) 。

  無論哪個(ge) 行業(ye) ,前行路上,有風有雨是常態。樂(le) 觀者會(hui) 看到,時代的一粒種子,落在每個(ge) 行業(ye) 上都是一棵大樹。

  奮進者會(hui) 覺得,時代浪潮浩浩湯湯,而在浪潮中搏擊的船帆,很可能正掌握在自己手中。

  山高萬(wan) 仞,隻登一步;依道而行,終得所歸。

  不過,“道”正在變——

  消費風向不是簡單的升級或者降級,而是從(cong) “引導用戶”回歸“用戶中心”;

  投資規模不在數量的擴大或者縮小,而是從(cong) “簡單疊加”走向“協同裂變”;

  市場走勢並非單向地漲價(jia) 或者降價(jia) ,而是從(cong) “緩慢生長”變成“快速應變”;

  技術進步不再單純論前沿或者落後,而是從(cong) “各自成長”變成“融合創新”。

  從(cong) 今日起,廣州日報將推出2024年熱點產(chan) 業(ye) 展望特別策劃,與(yu) 你一起觀行業(ye) 氣象萬(wan) 千,循新年有為(wei) 之道。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ti) 記者 鍾達文

  在新舊勢能不斷轉變的背景下,國內(nei) 車市在2023年經曆了不平凡的一年,亦呈現出中國汽車產(chan) 業(ye) 強韌的向上發展動能:中國車市將首次突破三千萬(wan) 輛大關(guan) ,而汽車出口將以五百萬(wan) 輛的體(ti) 量,超越日本登頂全球第一。業(ye) 內(nei) 指出,在快速發展和耀眼成績背後,我國汽車產(chan) 業(ye) 距離國家雙碳發展的總要求仍有距離。

  一元複始,萬(wan) 象更新。邁入2024年的中國車市將迎來銷售大年,圍繞中國汽車產(chan) 銷量多少“到頂”、今年車市是否更“卷”、汽車企業(ye) 在存量競爭(zheng) 下如何“突圍”、中國汽車的國際發展優(you) 勢與(yu) “出海”布局等熱點話題,我們(men) 采訪多位專(zhuan) 家,對2024年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格局進行了分析與(yu) 預測。專(zhuan) 家指出:智能化、電動化、全球化將是2024年中國汽車市場的三大主線任務。

  文/表 廣州日報全媒體(ti) 記者 鄧莉

  產(chan) 銷規模

  穩住汽車基本盤

  新能源車有望達1300萬(wan) 輛

  記者留意到,對於(yu) 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是否仍會(hui) 保持高速增長,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hui) 等專(zhuan) 家學者均給出了樂(le) 觀預測。

  中汽協最新發布的《2024中國汽車市場整體(ti) 預測報告》中,預測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1150萬(wan) 輛左右。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hui) 副理事長兼秘書(shu) 長、首席專(zhuan) 家張永偉(wei) 表示:“若按照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增速30%~40%來算,2024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300萬(wan) 輛也非常有可能。”他指出,10~15萬(wan) 級市場將是新能源汽車的主力市場,若集中做起來市場容量非常值得期待;同時,PHEV(包括增程)近兩(liang) 年的崛起,與(yu) 純電動車形成了多元路線;在基礎設施上,新能源汽車的使用環境、消費環境的改進上依然會(hui) 有大量的政策供給。以上三個(ge) 方麵會(hui) 直接拉動新能源汽車總體(ti) 銷量。

  那麽(me) ,市場轉入存量競爭(zheng) 之下還有多少上升空間?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hui) 副秘書(shu) 長師建華表示,“基於(yu) 中國市場強大的剛性需求,未來達到4000萬(wan) 輛整體(ti) 是可行的。”他指出,當前二三線城市有家庭仍然沒有第一輛汽車,這種剛性需求將支持中國汽車持續發展。“二三線城市去年貢獻達到了57%,今年預計會(hui) 超過60%。”師建華表示。

  有業(ye) 內(nei) 分析還指出,未來汽車產(chan) 業(ye) 還應有20%以上的中國汽車產(chan) 品營銷到海外,這也將增大中國汽車的整體(ti) 銷量提升。

  市場競爭(zheng)

  行業(ye) 重塑,加速洗牌

  考驗車企高頻創新能力

  “價(jia) 格戰”是2023年車市的關(guan) 鍵詞。崔東(dong) 樹認為(wei) ,因碳酸鋰價(jia) 格下降、電池價(jia) 格回落,油轉電趨勢延續,今年行業(ye) 洗牌應該會(hui) 加速。

  業(ye) 內(nei) 指出,2023年汽車進入“摩爾時代”,汽車產(chan) 品正從(cong) 過去耐用消費品的屬性變成了快消品的屬性。“過去一輛車賣10年,現在一輛車賣2年;以往燃油時代4年推一款車,如今新能源時代18個(ge) 月就要更新一次。新車型的生命周期在加速縮短,車企之間的競爭(zheng) 已到了看誰更能高頻創新。”張永偉(wei) 表示。

  2024年市場將進入深度“洗牌”。據此前乘聯會(hui) 數據,2023年1-10月利潤率僅(jin) 有4.5%,尤其合資車企的利潤奶牛效應進一步降低。“這兩(liang) 年是合資品牌發展的重要分水嶺。”張永偉(wei) 表示,隻有趕上中國電動化、智能化“兩(liang) 化”的節奏,才能生存下來。

  中國自主品牌的發展,將是中國汽車產(chan) 業(ye) 更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動力。數據顯示,2023年以來中國品牌的占有率持續提高,達到50%以上。交銀國際發布的研報認為(wei) ,自主品牌將繼續搶占新能源市場,合資、外資品牌的新能源汽車發展仍然落後於(yu) 自主品牌,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已由2020年的30%~40%逐步提升至目前的近60%。

  國際地位

  自主品牌加速國際化

  出口模式向“銷地產(chan) ”轉變

  麵對全球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2024年中國汽車“出海”該如何走?“今年我們(men) 的國際化的亮點應該是在海外生產(chan) 、海外銷售越來越大,慢慢由貿易為(wei) 主變成海外的投資本地化發展為(wei) 主。”百人會(hui) 張永偉(wei) 預測,新能源汽車海外貿易數量將達到180萬(wan) 輛。在車企出海路徑中,“銷地產(chan) ”及技術合作等多元模式進入加速落地期:如國內(nei) 生產(chan) +貿易出口模式、貿易+本地化建廠模式、股權合作+海外渠道模式、國內(nei) 生產(chan) +海外品牌模式。

  “到2030年,我們(men) 預測中國自主品牌在海外新能源汽車市場所占的比例將高達53%。”東(dong) 風公司戰略規劃與(yu) 科技發展部戰略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洛川說,建議車企在輸出產(chan) 品的同時,還應該拉動技術標準和品牌認知的輸出,增強用戶黏性和品牌認同。

  “在海外有1000萬(wan) 輛出口的體(ti) 量不算過高的要求,是基本的要求。” 張永偉(wei) 指出,“1000萬(wan) 輛出口”是指“我國自己出口的整車+海外送出去的散件組裝的車+在當地生產(chan) 的車”,這個(ge) 數字背後將來更多的要靠在海外實現“銷地產(chan) ”的模式來實現,百人會(hui) 正計劃成立中國汽車產(chan) 業(ye) 國際化發展委員會(hui) ,支持中國品牌協同出海。

  產(chan) 業(ye) 機會(hui)

  存量結構優(you) 化關(guan) 鍵期

  長三角珠三角仍有優(you) 勢

  “今明兩(liang) 年汽車市場將進入存量結構優(you) 化調整的階段,產(chan) 業(ye) 鏈也麵臨(lin) 產(chan) 能過剩的調整。”張永偉(wei) 指出,今年傳(chuan) 統車企產(chan) 能油改電是重點任務,這一波以傳(chuan) 統車企為(wei) 重點的產(chan) 業(ye) 調整,必然涉及地方汽車工業(ye) 的布局,並影響各城市汽車工業(ye) 在“油電比轉型”中的發展速度。“尤其是頭部車企影響一個(ge) 城市的GDP深遠,這兩(liang) 年是轉型發展關(guan) 鍵期。”

  崔東(dong) 樹則分析表示,城市間競爭(zheng) 的本質還是車企自身產(chan) 業(ye) 鏈、配套布局、規劃產(chan) 量等因素的競爭(zheng) ,同時,各地企業(ye) 的底蘊、產(chan) 品周期、可持續性對城市新能源汽車產(chan) 量影響至關(guan) 重要。“總體(ti) 來看,2024年長三角、珠三角地區仍具有較大優(you) 勢。各地加快推進傳(chuan) 統汽車產(chan) 業(ye) 轉型,並為(wei) 其提供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基礎,將是未來脫穎而出的重要機會(hui) 。”

  在產(chan) 業(ye) 鏈方麵,今年新能源汽車也迎來較為(wei) 寬鬆的供應鏈環境,基本告別“缺芯貴電”的局麵。“過去3年是電池投資高歌猛進的3年,電池的產(chan) 能今年進入釋放期。”張永偉(wei) 指出,“中國動力電池產(chan) 能利用率2023年有可能降至41%。”

  與(yu) 此同時,芯片行業(ye) 今年也將開始回歸正常的發展軌道。“可能有些環節甚至會(hui) 出現過剩,所以芯片的投資會(hui) 進入相對收縮的階段,很多企業(ye) 可能也要調整。”張永偉(wei) 指出。

  前瞻研究院研報認為(wei)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已經進入了競爭(zheng) 發展與(yu) 結構調整並重的新時代,需要良好的融資發展環境。“我們(men) 特別期待海外融資、國內(nei) 資本市場能像特斯拉當年的環境一樣。讓新車企活下來,解決(jue) 可融資的問題。”張永偉(wei) 表示。

  2024年有望普及的汽車最“潮”黑科技

  ●固液混合電池成主流,大圓柱電池量產(chan)

  ●800V高壓平台及800V超充係統

  ●城市NOA、“行泊一體(ti) ”普及,部分L3級自動駕駛功能“上車”

  ●無圖(純視覺)智駕初步落地應用

  ●混動(增程)車型優(you) 化更長純電續航與(yu) 饋電油耗

  ●單車AI算力快速提升、AI大模型加速上車

  科技創新

  標誌性創新技術突破

  智駕開啟無圖落地元年

  在科技創新方麵,業(ye) 內(nei) 認為(wei) ,今年固液混合電池將成為(wei) 新能源汽車的技術主流,大圓柱電池也會(hui) 規模化地量產(chan) 上車,同時磷酸鐵鋰電池也會(hui) 不斷演進。一位接近華為(wei) 智能充電業(ye) 務的核心人士指出,“今明兩(liang) 年800V高壓車會(hui) 迎來放量的發展,技術會(hui) 加速普及到更低價(jia) 的車型上。包括華為(wei) ,也在加速布局。”他指出,“車企會(hui) 把新技術電池上車當成差異化發展的重點。”電動車百人會(hui) 則預測,“純+混”將成為(wei) 許多企業(ye) 的過渡性路線,並且這個(ge) 過程會(hui) 維持十幾年。

  而對於(yu) 智能駕駛,應用路線已經由探索期轉向清晰化發展,我國正堅持“車—能—路—雲(yun) ”融合發展。“2024年乘用車車聯網前裝標配搭載率超過85%,車路雲(yun) 協同的試點會(hui) 進一步擴大,會(hui) 繼續進行試點示範,走向產(chan) 業(ye) 化,用網聯、用道路來解決(jue) 汽車的賦能問題,這個(ge) 路線已經相對清晰。”張永偉(wei) 指出。在單車智能方麵,業(ye) 內(nei) 預測,車企集體(ti) 趨向“行泊一體(ti) ”紮堆上車,或者加上L3級的車道跟隨等輔助駕駛,大量的智能模塊會(hui) 上車。

  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學習(xi) 等先進技術進一步推動汽車行業(ye) 智能製造升級。業(ye) 內(nei) 認為(wei) ,今年將是一個(ge) 跨界大年。目前中國前十手機品牌均有汽車業(ye) 務布局規劃,前100家芯片設計企業(ye) 中超過50%進入汽車領域。

  政策支撐

  新能源汽車“東(dong) 風”頻吹

  高階智能駕駛獲政策“護航”

  近年來,汽車產(chan) 業(ye) 政策“東(dong) 風”頻吹,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智能網聯技術、充換電基礎設施等領域,依然得到多項國家與(yu) 地方的政策組合拳的共同“護航”發展。

  日前,財政部等多部門發布《關(guan) 於(yu) 延續和優(you) 化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的公告》,對購置日期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間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對購置日期在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間的新能源汽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

  在高階智駕領域,去年11月中旬,四部門聯合發布了《關(guan) 於(yu) 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正式批準L3級和L4級的自動駕駛車輛經四部委遴選後,可以獲得準入,並在限定區域內(nei) 開展上路通行試點。

  在充換電基礎設施領域,2023年6月,國辦印發了《關(guan) 於(yu) 進一步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ti) 係的指導意見》,對新發展階段進一步構建覆蓋廣泛、規模適度、結構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ti) 係作出頂層設計。

  中汽協副秘書(shu) 長陳士華表示,國家相關(guan) 配套政策措施的實施將會(hui) 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ti) 消費活力,2024年汽車市場將繼續呈現穩中向好發展態勢。

  業(ye) 內(nei) 展望

  2024年汽車市場有利因素主要有三個(ge) 方麵:一是宏觀經濟穩定複蘇,有助於(yu) 汽車市場發展;二是國家的宏觀產(chan) 業(ye) 和消費政策的大力支持;三是汽車行業(ye) 吸引了更多的人才和投資,為(wei) 行業(ye) 發展帶來強大活力。

  ——中汽協副總工程師許海東(dong)

  2024年是大年,這是從(cong) 總體(ti) 工作日數和乘用車季節消費特征體(ti) 現的。2024年汽車市場增速會(hui) 是“前高後低”,2024年新能源車市和主流燃油車市場都會(hui) 實現較強的同比增長。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hui) 秘書(shu) 長崔東(dong) 樹

  數說市場

  2023年中國汽車市場數據

  ●汽車產(chan) 銷量有望達到3000萬(wan) 輛左右

  ●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量將超過900萬(wan) 輛

  ●汽車出口預計接近500萬(wan) 輛

  ●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占有率穩定在50%以上

  2024年中國汽車市場預測

  ●汽車產(chan) 銷量有望達到3100萬(wan) 輛左右,同比增長3%

  ●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量將超過1150萬(wan) 輛,同比增長20%

  ●汽車出口預計接近550萬(wan) 輛左右

  2023年汽車市場份額數據

  ●10月自主品牌國內(nei) 零售份額為(wei) 55.6%,2023年自主品牌累計份額51%

  ●10月德係品牌零售份額18.1%,同比下降1.2%

  ●10月日係品牌零售份額17.7%,同比下降1.2%

  ●10月美係品牌市場零售份額6.1%,同比下降0.8%

  2023年前11月汽車出口數據

  ●中國汽車:出口量達441.2萬(wan) 輛,同比增長58%,首次躍升全球第一。

  ●日本汽車:出口量為(wei) 399萬(wan) 輛,同比增長15%,預計2023年全年出口量僅(jin) 約430萬(wan) 輛。

  中國汽車出口主要目的地國家

  從(cong) 第10到第1排名:西班牙、阿聯酋、菲律賓、泰國、英國、沙特、澳大利亞(ya) 、比利時、墨西哥、俄羅斯。

  (數據來源:綜合中汽協、百人會(hui) 等)

  2023年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情況

  ●我國充電基礎設施保有量:826.4萬(wan) 台,同比增長67%

  ●公共充電基礎設施保有量:262.6萬(wan) 台,同比增長51.7%

  ●私人充電基礎設施保有量:563.8萬(wan) 台,同比增長75.2%

  (數據截至2023年11月,中國充電聯盟)

  (來源:廣州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