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教育部:大學校園更好向社會公眾開放具有積極意義

發布時間:2024-01-05 12:01:00來源: 新京報

  教育部:大學校園更好向社會(hui) 公眾(zhong) 開放具有積極意義(yi) 【將指導高校完善相關(guan) 管理製度,在不影響學校正常秩序和師生學習(xi) 生活的前提下,使校園開放和內(nei) 部管理達到平衡】

  新京報訊 (記者馮(feng) 琪)1月4日,記者注意到,教育部公布關(guan) 於(yu) 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hui) 第一次會(hui) 議提案答複的函,對《關(guan) 於(yu) 踐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通過校園開放服務城市和區域發展,加強社會(hui) 主義(yi) 精神文明建設的提案》進行答複。

  教育部指出,大學校園更好向社會(hui) 公眾(zhong) 開放具有積極意義(yi) ,有利於(yu) 大學更好融入社會(hui) 、服務社會(hui) 。教育部將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進一步研究,建立健全校園安全風險防控機製,依法保障高校合法權益。同時,指導高校完善相關(guan) 管理製度,在不影響學校正常秩序和師生學習(xi) 生活的前提下,使校園開放和內(nei) 部管理達到平衡。

  事實上,自2023年上半年以來,關(guan) 於(yu) 大學校園對外開放的話題,多次引發討論。先是高校逐步宣布恢複校友出入校權限、允許家長和校外人員申請入校、對特定群體(ti) 預約開放,到暑假、節假日期間部分高校向社會(hui) 公眾(zhong) 開放校園參觀預約通道、吸引大批遊客“搶票”,再到2023年末北京大學副教授“跨欄”入校一事,“大學校園是否應該開放”的問題多次引發熱議,公眾(zhong) 呼籲高校向社會(hui) 重新敞開大門,形成更加開放、包容的校園文化。

  近日,北京及外地多所高校正在有序開放校園。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浙江大學、同濟大學、武漢大學等高校此前已發文,明確向社會(hui) 開放校園,社會(hui) 人員可通過預約、登記入校或直接刷身份證進入校園。清華大學表示,將在保證正常教學科研秩序的前提下挖掘校園參觀潛力,基於(yu) 校園承載能力的上限,周末、節假日社會(hui) 公眾(zhong) 校園參觀可預約數量增加至每日1.2萬(wan) 人以上,比之前增加約50%。同時,探索工作日校園開放,逐步實現校園保持常態化開放狀態。針對寒暑假、節假日社會(hui) 人員入校參觀的需求,北大也將增加預約額度和遊覽時間。

  ■ 相關(guan) 新聞

  寒假將至,教育部部署違規校外培訓治理工作,強化藝考培訓監管

  嚴(yan) 厲打擊以“冬令營”等名義(yi) 進行變相違規培訓

  新京報訊 (記者馮(feng) 琪)寒假將至,1月4日,教育部印發通知,部署做好2024年寒假期間校外培訓治理工作,嚴(yan) 防學科類培訓隱形變異,強化非學科類培訓監管,幫助廣大中小學生度過一個(ge) 平安祥和、豐(feng) 富充實、輕鬆愉快的假期。

  堅決(jue) 防範“退費難”“卷錢跑路”等問題

  通知指出,當前,正處於(yu) 實現黨(dang) 中央、國務院部署的“雙減”工作三年目標任務的關(guan) 鍵階段,各地治理工作雖然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從(cong) 近期各地明察暗訪、群眾(zhong) 舉(ju) 報、媒體(ti) 曝光看,仍然存在無證無照經營等多種違法違規行為(wei) 。

  通知要求,各地要采取“四不兩(liang) 直”方式,通過“日查+夜查”“聯檢+抽檢”等形式,對違規培訓多發的商務樓宇、居民小區等重點場所進行排查,嚴(yan) 防嚴(yan) 查隱匿在酒店、咖啡廳、居民樓等場所違規開展學科類培訓。強化對重點機構和人員的管理,用好網格化綜合治理體(ti) 係,嚴(yan) 厲打擊以“家政服務”“眾(zhong) 籌私教”“遊學研學”“冬令營”等名義(yi) 進行變相違規培訓。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聯合工業(ye) 和信息化、網信等部門,對線上培訓主體(ti) 和重點網站平台開展全時段深度巡查,嚴(yan) 防線上違規培訓和廣告宣傳(chuan) 等問題。

  教育部明確,各地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寒假前,聯合消防、救援等部門督促指導培訓機構至少開展1次安全自查自糾,製定完善疏散逃生等應急預案;加強日常管理,確保營業(ye) 期間每2小時開展不少於(yu) 1次的防火等安全巡查;對培訓機構至少開展1次安全專(zhuan) 項檢查,對存在場地、設施、消防等安全隱患的機構,立即停業(ye) 整改。常態化開展“爆雷”“冒煙”監測,發現風險苗頭第一時間通報公安機關(guan) ,堅決(jue) 防範“退費難”“卷錢跑路”等問題。

  嚴(yan) 禁藝術類培訓機構開展學科類培訓

  記者注意到,通知中強調強化藝考培訓監管。寒假是機構開展集中住宿藝考培訓期,各地要重點關(guan) 注機構開展集中住宿培訓的情況,落實好機構消防、安保、場地和條件配備等要求,及時掌握轄區內(nei) 學生參訓情況,確保培訓安全;要著重維護招生考試秩序,嚴(yan) 查培訓機構聘用普通高校藝術類專(zhuan) 業(ye) 在職教職工及考試命題、評分(卷)的專(zhuan) 家評委等參與(yu) 藝考培訓,或與(yu) 教師、評委等內(nei) 外勾連、利益輸送、幹擾考試招生秩序等違法行為(wei) ;要嚴(yan) 查嚴(yan) 禁藝術類培訓機構開展學科類培訓等違法違規行為(wei) 。

  此外,各地要加強培訓機構預收費監管,嚴(yan) 格落實預收費不超過5000元的上限要求,預收費須全部進入本機構收費專(zhuan) 用賬戶,鼓勵培訓機構采取先提供培訓服務後收費方式運營。

  通知還提到,引導家長使用“校外培訓家長端”App進行購課、繳費,切實維護家長學生合法權益。組織豐(feng) 富多彩的文體(ti) 活動,鼓勵學校、社區探索開展托管服務,探索做好科學教育“加法”,營造良好假期氛圍。

  (來源:新京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