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中國的穩與進|錨定“雙碳”,綠水青山成色更足

發布時間:2024-01-05 15:21:00來源: 央廣網

  編者按: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將“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作為(wei) 2024年經濟工作的主基調,為(wei) 中國號經濟“巨輪”乘風破浪領航。麵對世界的“變”與(yu) “機”,中國如何凝聚信心、鞏固“穩中向好”之“勢”,又如何以全麵深化改革、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充分激發內(nei) 在創新之“能”?央廣網財經洞察係列報道《中國的穩與(yu) 進》將全方位展現中國新質生產(chan) 力加快形成、經濟活力持續增強的生動圖景,共話中國經濟“穩”的底氣和“進”的潛力,推動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

  央廣網北京1月4日消息(記者 牛穀月)陽光照向通江達海的長三角,通過水麵120萬(wan) 塊光伏組件,轉換成年平均約7億(yi) 千瓦時的發電量。2023年12月底,我國單體(ti) 規模最大漂浮式光伏電站——安徽阜陽水麵光伏電站實現全容量並網發電,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22萬(wan) 噸,減排二氧化碳約58萬(wan) 噸。這是長三角能源結構轉型的生動實踐,也是我國穩步邁向“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行動縮影。

  放眼廣袤的中華大地,一台台“超級大風車”拔地而起、一座座水電站“連珠成串”,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量連續8年位居世界第一,全國碳市場啟動上線兩(liang) 年多來交易規模不斷擴大,2023年碳排放配額年度成交量2.1億(yi) 噸、年度成交額144.4億(yi) 元……“雙碳”目標提出3年多來,我國把雙碳工作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ti) 布局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局,錨定目標,穩步行進。

  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是黨(dang) 中央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jue) 策,是我們(men) 對國際社會(hui) 的莊嚴(yan) 承諾,也是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ti) 係、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nei) 在要求。在2023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上,“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低碳發展”被列為(wei) 我國2024年經濟工作九項重點工作之一。2024年,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低碳發展將作為(wei) 推動中國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jun) ,穩中求進、以進促穩,逐綠而行、久久為(wei) 功。

  先立後破,新型能源體(ti) 係正加速建設

  “張北的風點亮北京的燈。”——如今,這個(ge) 浪漫的冬奧故事仍在續寫(xie) 。曾在技術領域創造12項“世界第一”的張北柔性直流電網試驗示範工程自2020年6月投運以來,創造了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所有場館實現100%綠電供應的曆史,同時,壩上地區“送不出”“難消納”的無限“風光”也轉化成穩定的綠電,源源不斷地走進輸送進了北京的千家萬(wan) 戶,累計向北京輸送綠電242.88億(yi) 度,使首都年用電量的十分之一實現清潔化,相當於(yu) 每年節約標準煤490萬(wan) 噸,減排二氧化碳1280萬(wan) 噸。中國以舉(ju) 辦綠色冬奧會(hui) 為(wei) 契機,實現了清潔能源大規模輸送、並網及消納,為(wei) 推動清潔能源發展、新型能源體(ti) 係建設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驗。

  中國立足能源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後破、通盤謀劃,在不斷增強能源供應保障能力的基礎上,加快構建新型能源體(ti) 係,推動清潔能源消費占比大幅提升,能源結構綠色低碳轉型成效顯著。日前召開的2024年全國能源工作會(hui) 議要求,要扛牢能源安全首要職責,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全力抓好能源增產(chan) 保供,要聚焦落實“雙碳”目標任務,持續優(you) 化調整能源結構,大力提升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水平,加快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全年新增電力裝機約3.3億(yi) 千瓦,總裝機達到29億(yi) 千瓦、同比增長12.9%,全國電力供應總體(ti) 穩定,經受住了迎峰度夏等重要時段考驗。其中,可再生能源總裝機達到14.5億(yi) 千瓦,占全國發電總裝機超過50%,曆史性超過火電裝機。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步伐加快,2023年我國大型風電光伏基地第一批已建成並網4516萬(wan) 千瓦,第二批、第三批已核準超過5000萬(wan) 千瓦;全國風光總裝機突破10億(yi) 千瓦,在電力新增裝機中的主體(ti) 地位更加鞏固,戶用光伏規模突破1億(yi) 千瓦、覆蓋農(nong) 戶500多萬(wan) 。

  2024年全國能源工作會(hui) 議要求,2024年全年全國風電光伏新增裝機2億(yi) 千瓦左右。核電項目建成投產(chan) 4台機組,新增裝機500萬(wan) 千瓦左右。中國能源研究會(hui) 能源互聯網專(zhuan) 委會(hui) 主任曾鳴表示,“2024年能源領域工作總基調可以用先立後破、提高能效、確保安全三要素概括。當前我國要通過大幅增加可再生能源比例實現‘雙碳’目標,為(wei) 保證能源安全和經濟性,一定要‘先立後破’,提高能源效率,保證可靠供應。”

  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提升我國經濟發展“含綠量”

  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的統領作用下,能源綠色轉型行動、工業(ye) 領域碳達峰行動、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行動、循環經濟降碳行動等重點領域和行業(ye) 的實施方案陸續發布,與(yu) 科技、碳匯、財稅、金融等保障措施一起,共同構建起目標明確、分工合理、措施有力、銜接有序的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ti) 係,搭穩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四梁八柱”。政策的延續與(yu) 遞進,讓人們(men) 看到了在“雙碳”這條綠色賽道上,中國積極穩妥的方向和穩中有進的步伐。

  2023年,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新時代的中國綠色發展》白皮書(shu) 。白皮書(shu) 顯示,我國經濟發展的“含金量”和“含綠量”顯著提升,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成為(wei) 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多年來,中國持續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改變過多依賴增加資源消耗、過多依賴規模粗放擴張、過多依賴高耗能高排放產(chan) 業(ye) 的發展模式,推動產(chan) 業(ye) 結構持續優(you) 化。在保障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的同時,積極穩妥化解過剩產(chan) 能、淘汰落後產(chan) 能,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工業(ye) 、農(nong) 業(ye) 、服務業(ye) 全鏈條各環節,全麵提升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綠色化水平。

  與(yu) 此同時,中國形成了覆蓋節能、節水、環保、可再生能源等領域的綠色技術裝備製造體(ti) 係,新能源、汙染治理、環境監測等多個(ge) 領域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截至2022年年底,中國在國家層麵培育的綠色工廠累計已達3657家,綠色工業(ye) 園區270家,製定的節能與(yu) 綠色發展行業(ye) 標準超過640項;綠色製造體(ti) 係基本構建,綠色製造產(chan) 業(ye) 初具規模。

  2023年12月27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主任鄭柵潔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第十四個(ge) 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實施中期評估報告中指出,《綱要》提出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構建生態文明體(ti) 係,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建設美麗(li) 中國。綠色低碳轉型步伐加快,重點領域、行業(ye) 和產(chan) 品設備節能降碳更新改造加快推進,煤電節能降碳改造1.52億(yi) 千瓦,鋼鐵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1.34億(yi) 噸。國家節水行動持續實施,全國單位GDP用水量下降7.6%。循環經濟加快發展,廢棄物循環利用體(ti) 係加快構建。綠色金融加快發展,綠色產(chan) 業(ye) 成為(wei) 推動經濟增長的新生力量。

  向綠而行,為(wei) 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更多中國力量

  “綠色發展”是順應自然、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是用最少資源環境代價(jia) 取得最大經濟社會(hui) 效益的發展,是高質量、可持續的發展,已經成為(wei) 各國共識。

  作為(wei) 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yu) 者、貢獻者和引領者,2020年9月22日,中國向世界作出莊嚴(yan) 承諾:“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zheng) 於(yu) 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zheng) 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中國作出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戰略決(jue) 策,為(wei) 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注入了強勁動力。”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辰昕表示,“中國將完成全球最高的碳排放強度降幅,這個(ge) 承諾也是要用曆史上最短的時間實現從(cong) 碳達峰到碳中和,這些都將有力地推進全球減碳的進程。”

  一諾千金,言出必行。“雙碳”目標提出3年多來,中國把雙碳工作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ti) 布局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局,加快構建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ti) 係,有序開展“碳達峰十大行動”,以負責任的大國擔當贏得國際社會(hui) 普遍讚譽。

  2023年12月舉(ju) 行的聯合國應對氣候變化公約(UNFCCC)第28屆締約方大會(hui) (COP28)上,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針對中國在可持續發展方麵的進展介紹道,中國對全球能源轉型和可再生能源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到現在為(wei) 止,風力發電的成本已經降低了80%,光伏發電成本降低了90%,這為(wei) 全球大規模部署可再生能源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由於(yu) 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現在中國的可再生能源裝機已經超過煤電裝機容量,這是能源結構的大轉變,我們(men) 要繼續加強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最後爭(zheng) 取逐步替代化石能源。G20已經提出全球可再生能源要提高兩(liang) 倍的目標,中國支持。”

  本世紀以來,全球新增綠化麵積約1/4來自中國。中國在世界範圍內(nei) 率先實現土地退化“零增長”,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麵積“雙減少”;森林覆蓋率和森林蓄積量保持“雙增長”,為(wei) 世界貢獻了更多的“中國綠”。

  綠色發展不是替補選項,而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實現“雙碳”目標,是中國向全世界作出的莊嚴(yan) 宣示。放眼未來,中國探索的這一條生態優(you) 先、綠色低碳的“中國式”高質量發展道路,大有可為(wei) 。(央廣網)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