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名校取消績點,學生可以不“卷”了嗎?

發布時間:2024-01-08 15:0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月8日電(張鈺惠 袁秀月)近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展開試點改革,放棄績點(GPA)、實行等級製,在網上引起熱議。

  近年來,大學生過度卷績點一直是高等教育領域備受關(guan) 注的話題之一。針對這次改革,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原副院長王世強也表示,競爭(zheng) 本身不是壞事,關(guan) 鍵是卷得必要還是不必要。一門課程,如果能考到85分以上,從(cong) 知識掌握上已經足夠好了,沒有必要再花很大的精力達到95分以上。

  不止北大,近年來國內(nei) 多所高校都在嚐試等級製的成績評定改革。取消績點,能夠在多大程度上緩解“績點為(wei) 王”帶來的焦慮?在實行過程中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

  一問:

  可以不卷績點了嗎?

  在國內(nei) ,對於(yu) 等級製的探索,北京大學並非第一例。近年來,清華大學、浙江大學、華東(dong) 師範大學、同濟大學等多所高校都開始探索等級製的評定方式。

  就讀於(yu) 同濟大學車輛工程專(zhuan) 業(ye) 的王璐告訴中新網,四年前入學時,同濟大學就已經在實行5分等級製,即針對95-100、85-95、75-85、65-75、0-65五個(ge) 分數段,將學生成績劃分為(wei) 優(you) 、良、中、及格、不及格五個(ge) 等級,學生們(men) 得到某門課程的反饋是5、4、3、2、0分,不會(hui) 獲知更具體(ti) 的分數。

  與(yu) 北大生命科學學院以優(you) 秀率和優(you) 良率替代GPA不同的是,同濟大學實行的5分等級製,最後還是會(hui) 將所有課程的等級分換算為(wei) 一個(ge) 綜合績點,隻是相較於(yu) 百分製來說,數字的精確性較低,但並不代表著績點的消失。

  “我認為(wei) ,對於(yu) 不想那麽(me) 卷的同學來說,等級製確實會(hui) 起到減負的作用,不需要為(wei) 了爭(zheng) 每一分去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學業(ye) 焦慮。”王璐說。

  然而,她也坦言,“如果什麽(me) 數字都沒有,焦慮自然會(hui) 消失,但隻要有數字、有量化,就會(hui) 有競爭(zheng) 壓力”。

  二問:

  卷的方向變了?

  王世強表示,北大生命科學學院對本科生實行等級製、放棄GPA的目的,是為(wei) 了給同學們(men) 留出更多的時間去進行素質提升,比如聽一些名家講座,選修一些人文課程,參加科研實踐和社會(hui) 實踐等等。

  對此,就讀於(yu) 某省屬師範院校的學生劉彥對中新網表示,采用績點製的學校普遍蔓延著“績點為(wei) 王”的思想,學生們(men) 作出的選擇——是否加入某社團、參加某活動、競選某幹部,都圍繞著能否加更多學分展開,而非興(xing) 趣和能力,許多學生的大學過成了“高四”“高五”。

  在他看來,績點製改革將促進這一現象的改善,“績點製改革一定程度上可以改變當前高校學生功利化的思維導向,促進學生多元化發展,給予學生更多培養(yang) 興(xing) 趣愛好、提升綜合能力的機會(hui) ”。

  也有學生持不同看法。王璐認為(wei) ,由績點製改為(wei) 等級製,雖然競爭(zheng) 壓力會(hui) 小一些,不必再一分一毫地計較分數,但卷績點就會(hui) 轉化為(wei) 卷競賽和考試之外能加分的項目。

  對此,本科就讀於(yu) 國內(nei) 高校、碩士就讀於(yu) 新加坡的留學生宋宇向中新網談到,目前學生們(men) 還是將課程成績和綜合評價(jia) 看得太重。他曾擔任過學校的獎學金綜評評委,見過一些學生或是“走關(guan) 係”,或是遞交各種濫竽充數的材料,將綜評分數拉得很高。在他看來,這是另一種功利和內(nei) 卷。

  某高校學生陳茗則認為(wei) ,單純的績點製其實更能公平地反映學生在某個(ge) 專(zhuan) 業(ye) 課上的努力程度。她並不反對將誌願時長、社會(hui) 實踐等納入保研加分或者評優(you) ,這本意是激勵學生,她反對的是評價(jia) 過程中的不公平,如掛名這種的不勞而獲。

  劉彥在采訪中也提到,希望等級製改革的規章製度可以更加透明公平,保障良性公平競爭(zheng) 。

  三問:

  “卷王”怎麽(me) 辦?

  實行等級製後,對保研和出國也帶來影響。有同學提出,在保研時,不少外院係尚不認可等級製與(yu) 優(you) 秀率,國外高校更是隻接受GPA。

  王世強回應,北大生命科學學院將為(wei) 有出國留學需要的同學提供一份證明,向國外學校說明等級製的評價(jia) 方式。

  關(guan) 於(yu) 等級製和績點製對出國留學的影響,王璐向中新網提到,由於(yu) 同濟大學實行等級製,滿績隻有95分,對於(yu) 計劃申請出國留學,尤其是想去頂級國外高校的同學來說存在劣勢。但如果實行績點製,他們(men) 就可以一點一點地向著最高分努力。

  “從(cong) 這一點來看,績點製對‘卷王’來說是比較友好的。”王璐說。

  此外,王璐還提到,在等級製下,同學們(men) 無法獲知一門課程的具體(ti) 成績,以及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的具體(ti) 構成,導致一些同學不知道自己下一步的學習(xi) 方向,不知該怎麽(me) 努力、向何處努力。

  專(zhuan) 家:需進一步探索學生評價(jia) 機製

  適應等級製還需一定時間

  對於(yu) 績點製改革,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李長安向中新網表示,在日常教學實踐中,他發現學生們(men) 存在過度追求績點的現象,“而且還不是個(ge) 別現象”。尤其是希望出國留學的學生,對績點的要求都比較高。由於(yu) 學校對於(yu) 績點的優(you) 秀率有一定控製,例如要求控製在20%或25%一下,與(yu) 學生的需求產(chan) 生了一定差距,從(cong) 而產(chan) 生了這一問題。

  李長安表示,高校改革績點製、實行等級製,本意是為(wei) 了防止出現微學分論、微績點論,目的是建立一種綜合性評價(jia) 機製,讓學生不再為(wei) 了單純地追求一分兩(liang) 分,獲得一個(ge) 更高的績點而去學習(xi) ,促進學生的平衡發展。

  同時,李長安也指出,申請國外研究生時,大多數學校都會(hui) 有績點的要求,如何與(yu) 國際接軌是一個(ge) 問題。此外,對於(yu) 用人單位來說,如何判斷不同等級之間的差距、全麵衡量學生的素質,也是一個(ge) 問題。

  “這就類似於(yu) 對高校教師的評價(jia) ,如果不是單純看學術論文,如何評價(jia) 其學術能力呢?對於(yu) 學生的評價(jia) 也是如此,如果不是單純用分數進行衡量,應該采取一種什麽(me) 樣的評價(jia) 機製,是需要進一步探索的。”李長安表示。

  李長安認為(wei) ,就目前國內(nei) 的就學、就業(ye) 環境,適應等級製還需要一定時間。尤其是對於(yu) 一些用人單位和有特殊要求的學生,對於(yu) 學分的要求比較高。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指出,單純的取消績點不可能真正解決(jue) 教育功利主義(yi) 等現有問題,建立科學多元的整體(ti) 評價(jia) 體(ti) 係才是真正的“良方”。(文中部分人名為(wei) 化名)(完)

  (中新教育)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