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荀子》出自荀子之手嗎?美國漢學家柯·馬丁解讀中國諸子百家

發布時間:2024-01-08 16:0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月7日電 (李紫薇)“《孟子》真的是孟子所作嗎?《荀子》真的出自荀子之手嗎?《史記》又足夠全麵嗎?”1月6日,在清華大學人文與(yu) 社會(hui) 科學高等研究所主辦的題為(wei) 《早期中國的共同作者》講座中,美國東(dong) 方學會(hui) (2023-2024)會(hui) 長、普林斯頓大學東(dong) 亞(ya) 研究係Greg(’84) and Joanna(P13) Zeluck亞(ya) 洲研究講席教授柯·馬丁(Martin Kern)提出了這些問題。

  “自漢朝後,曆史書(shu) 籍或多或少地被整理和組織過。然而,中國的傳(chuan) 統作品將文本中的哲學大師形象與(yu) 文本作者混淆了。所以今天你可以聽到很多故事,比如荀子寫(xie) 了《荀子》等等。”柯·馬丁表示。

  柯·馬丁認為(wei) ,這些標題中的作者名字並不是原始的第一位作家,“即使荀子、孔子、屈原是話語的發言人,他們(men) 也不是這些話語的文本作者。這是一個(ge) 完全不同的問題。作者應是其未署名的弟子或其他編纂者。”

  他解釋道,“早期中國最著名的三個(ge) 人物,孔子、荀子、孟子,他們(men) 的著作內(nei) 容往往會(hui) 出現自相矛盾,時間線混亂(luan) 的情況,也正因如此,它們(men) 被認為(wei) 是真實且不加修飾的第一手文本材料。”

  而這些略顯混亂(luan) 的文本,由他們(men) 的弟子或是其他編纂者,通過編輯、收集、匯編等完善,並將其編著成書(shu) ,因此,在柯·馬丁看來,“他們(men) 通過把這些資料整合,寫(xie) 就傳(chuan) 記,賦予解釋,成為(wei) 了未署名的作者。”

  在整理資料時,那些作者同時也是選擇者。“《史記》稱莊子‘著書(shu) 十餘(yu) 萬(wan) 言’,但傳(chuan) 世本《莊子》的篇幅不到其三分之二,漢朝奉旨校書(shu) 的劉向在整理《荀子》《管子》等文本時,刪除了大約90%的材料。”柯·馬丁表示。

  他認為(wei) ,絕大多數中國早期文獻實為(wei) 出自特定條件限製的選集或材料素材庫,並非“寫(xie) 就”而成,而是經由“逐步編定”,形成現今所見的著作。“而這些被記錄下來的文本就像共享財產(chan) ,其意義(yi) 不在於(yu) 它們(men) 的起源或某一作者的權威。就像屈原所代表的並不隻是詩人,而是中國知識分子所投射出的對理想的追求。”

  柯·馬丁是知名國際漢學研究期刊《通報》主編之一,出版專(zhuan) 著《表演與(yu) 闡釋:早期中國史學研究》《早期中國的文本和儀(yi) 式》等,編著《屈原與(yu) 楚辭:新研究方法》《<左傳(chuan) >與(yu) 早期中國史學》等。(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