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研討:AI背景下翻譯人才如何培養
專(zhuan) 家研討——
AI背景下翻譯人才如何培養(yang)
◎本報記者 王延斌
“麵對人工智能(AI)的衝(chong) 擊,我們(men) 提出‘擁抱技術、攜手賦能’的理念。”1月6日,在山東(dong) 省翻譯協會(hui) 年會(hui) 暨翻譯人才數智化培養(yang) 研討會(hui) 上,山東(dong) 省翻譯協會(hui) 會(hui) 長王俊菊作上述表示。她說:“我們(men) 將聚焦AI時代的翻譯技術前沿、探討新時期新技術新應用、AI背景下翻譯人才培養(yang) 等話題,為(wei) 會(hui) 員提供技術支撐。”
當天,來自海內(nei) 外的多個(ge) 高校、知名企業(ye) 的300餘(yu) 位翻譯專(zhuan) 家、研究人員參加了此次年會(hui) 。在“AI衝(chong) 擊翻譯行業(ye) ”成為(wei) 共識的背景下,他們(men) 創新謀變,各抒己見,尋求突破之道。
在山東(dong) 大學外國語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劉華看來,“外語人才培養(yang) 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變局,充滿了機遇和挑戰”。
一方麵,機器翻譯越來越成熟,誤差不斷降低;另一方麵,對於(yu) 那些追求高質量、專(zhuan) 業(ye) 性和精確性的翻譯,人工翻譯仍然不可或缺,甚至是首要選擇。
作為(wei) 此次會(hui) 議的舉(ju) 辦地山東(dong) 大學,其外國語學院與(yu) 山東(dong) 省翻譯協會(hui) 淵源深厚。山東(dong) 大學黨(dang) 委副書(shu) 記陳宏偉(wei) 介紹,1996年,外國語學院牽頭創建山東(dong) 省翻譯協會(hui) ,運轉十年後移交。2022年,山東(dong) 大學外國語學院當選為(wei) 上述協會(hui) 的會(hui) 長單位,此次大會(hui) 是換屆後的第一次全體(ti) 會(hui) 議。
在AI發展日新月異的背景下,翻譯行業(ye) 為(wei) 何要擁抱技術,培養(yang) 人才?
在王俊菊看來,之所以關(guan) 注這兩(liang) 點,一是因為(wei) 整合學界、政界、業(ye) 界三方合力,尤其能幫助業(ye) 務規模小、沒有條件實現內(nei) 部在崗培訓的廣大中小翻譯企業(ye) ;二是因為(wei) 在人工智能背景下,通過職業(ye) 培訓和前沿技術學習(xi) ,才能提升整個(ge) 翻譯領域抗壓承重能力。
在麵臨(lin) AI衝(chong) 擊的行業(ye) 背景下,專(zhuan) 家學者結合自身觀察研究,給出意見建議。
“美文為(wei) 什麽(me) 難以產(chan) 生美的效果?”在“讓世界讀懂中國——國際傳(chuan) 播思維和理念的養(yang) 成”主題下,中國翻譯協會(hui) 常務副會(hui) 長黃友義(yi) 的上述設問發人深省。他強調了“譯前編輯”的重要性,認為(wei) 傳(chuan) 播中國故事需要翻譯人員正視文化差異,跨越文化差異,並找到融通中外的語言。
上海外國語大學原副校長、黨(dang) 委常委馮(feng) 慶華教授從(cong) 數字化賦能翻譯教學與(yu) 研究入手,探討在翻譯教學與(yu) 研究中,做好人機合作,提高效率,培養(yang) 人工智能時代的翻譯人才;而澳門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翻譯學特聘教授李德鳳則通過研究ChatGPT對語言的影響,從(cong) 技術寫(xie) 作撬動外語(翻譯)教育改革入手,培養(yang) 學生技術寫(xie) 作能力。
山東(dong) 師範大學外語學院徐彬教授表示,除了傳(chuan) 統的譯者能力,如文化能力、語言能力之外,譯者需要了解並能有效駕馭AI翻譯工具,以提高翻譯效率和質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