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無人體係產業孵化基地
南方日報訊 (記者/任燚)1月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三部門聯合發布《支持廣州南沙放寬市場準入與(yu) 加強監管體(ti) 製改革的意見》(下稱《意見》)。
《意見》共15條,其中明確支持南沙在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對外開放、規則銜接、社會(hui) 民生等方麵放寬市場準入與(yu) 加強監管體(ti) 製改革,以標準先行、場景開放、資本推動、產(chan) 業(ye) 匯聚、體(ti) 係升級為(wei) 原則優(you) 化市場環境,加強和規範全流程監管,堅持改革創新,堅持先立後破,通過首創性改革舉(ju) 措,更好發揮廣州南沙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引領帶動作用,打造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麵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台。
在無人體(ti) 係產(chan) 業(ye) 發展上,《意見》提出,推動海陸空全空間無人體(ti) 係準入標準實施和應用,研究建設區域無人體(ti) 係管控調度係統,加快南沙在智能(網聯)汽車多場景試點應用及商業(ye) 化運營,推動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和智能網聯汽車緊密聯接,構建與(yu) 技術發展適配的安全標準及管理規則,實現無人體(ti) 係產(chan) 業(ye) 協同發展和技術跨界融合。建設大灣區無人體(ti) 係產(chan) 業(ye) 孵化基地。
《意見》還提出,加快推進南沙商業(ye) 航天、生物醫藥、海洋科學等全產(chan) 業(ye) 鏈發展,在商業(ye) 模式、資金合作等方麵形成符合技術攻關(guan) 特征的新範式,創新應用場景,促進前沿性顛覆性技術市場化應用。
此外,《意見》支持以央地統籌推進、省市區聯動、港澳資源協同、市場充分參與(yu) 的方式推進中國企業(ye) “走出去”綜合服務基地建設。設立省級實體(ti) 化運作的中國企業(ye) “走出去”綜合服務中心,為(wei) 企業(ye) “走出去”提供一站式服務。建立境外投資相關(guan) 政務事項在綜合服務基地的服務窗口,統籌集成境外投資備案等環節手續。建設專(zhuan) 業(ye) 服務業(ye) 集聚區,引進法律、金融、會(hui) 計、谘詢等專(zhuan) 業(ye) 服務業(ye) 集聚發展。
根據《意見》,南沙還將積極引入港澳等境外專(zhuan) 業(ye) 服務人才,研究建立境外職業(ye) 資格認可清單,提供更便利的工作執業(ye) 、跨境流動、生活等支持政策,塑造國際化高品質的生活圈,支持提供與(yu) 港澳相銜接的公共服務,對於(yu) 在南沙從(cong) 業(ye) 、已在港澳參保的港澳居民,免於(yu) 在南沙參加基本養(yang) 老保險和失業(ye) 保險。值得一提的是,《意見》還支持推動在南沙實施外國人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及遊輪免簽政策。
放寬市場準入的同時,《意見》也明確優(you) 化市場準入體(ti) 係,完善事前事中事後監管,有效維護市場秩序,妥善防範重大風險,堅持先立後破、整體(ti) 謀劃,創新監管機製,靈活運用信用監管、行業(ye) 監管、“互聯網+”監管與(yu) 觸發式監管等監管模式與(yu) 工具,構建“準入+監管”閉環管理體(ti) 係,實現各領域市場準入全鏈條、多方位、多渠道監管,促進各領域規範健康高質量發展,激發市場發展潛力與(yu) 活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