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後”少壯派掌舵 南京銀行能否迎來新局麵
甲辰年春節來臨(lin) 前夕,這家頭部城商行“掌舵人”迎來變動。1月8日,南京銀行官宣新任“掌門”,曾在人民銀行係統工作多年的“70後”少壯派謝寧當選該行董事長,原董事長胡升榮到齡退休。領導班子履新後,這艘城商行巨輪如何找尋新的航向?走好差異化發展路徑,值得關(guan) 注。
“掌舵人”迎新
這家萬(wan) 億(yi) 級銀行迎來“70後”掌舵人。1月8日,在南京銀行河西總部大樓召開的第十屆董事會(hui) 第一次會(hui) 議上,該行董事會(hui) 同意選舉(ju) 謝寧擔任南京銀行第十屆董事會(hui) 董事長,原董事長胡升榮到齡退休。據了解,謝寧的董事長任職還需金融監管機構核準。
作為(wei) 地方金融的“主力軍(jun) ”,城商行一直肩負著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使命。擁有豐(feng) 富從(cong) 業(ye) 經曆的謝寧在服務實體(ti) 經濟、中小銀行金融科技發展等方麵亦有著深層次的研究。
在公開場合中,謝寧曾表示,在不斷深化金融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中小銀行必須大力發展金融科技,加快轉型步伐;中小銀行金融科技的發展,要加強和科技公司的合作,銀行的核心風控是不能外包的,要堅持守牢底線,首先要提高對安全可控的認識。
多位熟悉謝寧的人士評價(jia) ,他對政策變化和市場動向非常敏感,非常了解金融市場業(ye) 務。在董事長人選塵埃落定的同時,南京銀行第十屆董事會(hui) 第一次會(hui) 議也同意聘任朱鋼為(wei) 行長,任期從(cong) 董事會(hui) 通過之日起至本屆董事會(hui) 屆滿之日止;聘任周文凱、陳諧、宋清鬆、江誌純、陳曉江為(wei) 副行長(職業(ye) 經理人),米樂(le) 為(wei) 法國巴黎銀行派駐副行長,其中,陳諧的副行長任職資格,尚需獲得金融監管機構的核準。據了解,朱鋼出生於(yu) 1968年,他從(cong) 南京銀行成立之初就加入南京銀行,是該行的“元老級”人物,曆任南京銀行政策法規處副處長,辦公室副主任,信貸業(ye) 務處副處長,公司業(ye) 務部總經理等職位。2012年起,朱鋼出任南京銀行副行長一職,直至2022年12月,監管核準了其擔任南京銀行行長的任職資格。
金樂(le) 函數分析師廖鶴凱指出,南京銀行此次新領導班子的搭配既有監管體(ti) 係的資深領隊,也有南京銀行內(nei) 部成長起來的行長加持,核心團隊緊密配合將有助於(yu) 該行合規經營、業(ye) 務延展性、企業(ye) 文化的延續性都能得到較好的發揮,既能穩定現有團隊,又能得到更好的合規理念的執行貫徹。
“高光”背後
高光之下,亦有隱憂,翻看南京銀行近年來經營表現,業(ye) 績增速上下波動也較為(wei) 明顯。2018—2022年,南京銀行實現營業(ye) 收入分別為(wei) 274.05億(yi) 元、324.42億(yi) 元、344.65億(yi) 元、409.25億(yi) 元、446.06億(yi) 元,分別同比增長10.33%、18.38%、6.24%、18.74%、9%。同期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為(wei) 110.73億(yi) 元、124.53億(yi) 元、131.01億(yi) 元、158.57億(yi) 元、184.08億(yi) 元,分別同比增長14.53%、12.47%、5.2%、21.04%、16.09%。
2023年,在銀行業(ye) 整體(ti) 經營承壓的大環境下,南京銀行交出了一份合格的“成績單”。前三季度現營業(ye) 收入356.92億(yi) 元,同比增長1.43%;實現歸母淨利潤152.84億(yi) 元,同比增長2.09%。
不過,從(cong) 2023年三季度單季數據來看,南京銀行營業(ye) 收入、歸母淨利潤同比雙雙出現下滑,實現營業(ye) 收入113.88億(yi) 元,較上年同期減少2.3%;對應的歸母淨利潤為(wei) 45.99億(yi) 元,同比下滑4.58%。
除了業(ye) 績麵臨(lin) 一定承壓之外,南京銀行也曾因投訴量問題而受到外界關(guan) 注。2023年上半年,城商行在滬分行的平均每百營業(ye) 網點投訴量的中位數為(wei) 152.3件/百營業(ye) 網點。其中,平均每百營業(ye) 網點投訴量居前的名單中,排名第一位的便是南京銀行上海分行。在黑貓投訴平台,涉及南京銀行的投訴量累計超過800條,主要投訴內(nei) 容聚焦在消費貸、分期業(ye) 務等內(nei) 容。
雖然涉訴量較高,但南京銀行的資產(chan) 質量風險較小,多年都控製在1%以下。截至2022年末,南京銀行不良貸款率為(wei) 0.9%,較上年末下降0.01個(ge) 百分點;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該行不良貸款率為(wei) 0.9%,與(yu) 期初持平,資產(chan) 質量在上市行中屬於(yu) 較好行列。
但也有投資者仍對南京銀行資產(chan) 質量有所顧慮,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有投資者詢問南京銀行是否存在不良資產(chan) 未披露的情況?對此,南京銀行回應表示,公司資產(chan) 質量主要指標保持穩定,有較好的風險抵補能力。在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yu) 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看來,南京銀行應該加強經營合規性,提高客戶富能力,尤其是減少涉訴事宜。
新領導班子麵臨(lin) 挑戰
在不斷的行業(ye) 競爭(zheng) 中,銀行經營已呈現較為(wei) 明顯的分化態勢,城商行更是如此,在強者恒強的當下,“改變”是銀行業(ye) 在這個(ge) 時代共同的課題。
可以看到,南京銀行一直將推進大零售和交易銀行業(ye) 務作為(wei) 發展主線,大零售業(ye) 務以客戶為(wei) 中心,建立全量客戶管理服務體(ti) 係,交易銀行業(ye) 務圍繞“現金管理、供應鏈金融、國際業(ye) 務”三條主線,將金融服務有效嵌入實體(ti) 客戶交易場景。
發揮區位優(you) 勢,下沉深耕江蘇縣域,做優(you) 做細金融服務也是南京銀行發力的方向。在銀行縮減物理網點風起時,南京銀行製定《江蘇省內(nei) 分行機構發展規劃(2022—2023)》。根據該規劃,預計至2023年末,南京銀行營業(ye) 網點將比2020年末新增50%,即100家,屆時總量將達到300家。
在廖鶴凱看來,南京銀行此前的消金布局為(wei) 後續業(ye) 績穩定增長打下基礎,但也因為(wei) 內(nei) 控問題,導致了過多的投訴增加,這是該業(ye) 務普遍存在的痛點,後續還要加強改進。南京銀行新領導班子上台後依然麵臨(lin) 行業(ye) 競爭(zheng) 加劇,息差減少,新業(ye) 務拓展難度增大等問題。未來在打造差異化競爭(zheng) 方麵,需要繼續堅定不移的推進數字化轉型,進而補齊短板,科技賦能創新業(ye) 務,科技賦能員工工作;立足當地經濟發展,產(chan) 業(ye) 升級,紮紮實實為(wei) 服務實體(ti) 經濟做工作;同時堅定不移的推動普惠金融業(ye) 務更完善發展,做深做大做強,形成區域小微企業(ye) 服務型銀行,真正發揮銀行家作用,與(yu) 企業(ye) 共成長。
針對領導班子履新後下一步戰略發展規劃,北京商報記者向南京銀行進行采訪,但截至發稿,暫未收到回複。
北京商報記者 宋亦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