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國際食品價格指數大幅下降

發布時間:2024-01-10 14:37:00來源: 經濟日報

  聯合國糧食及農(nong) 業(ye) 組織(FAO)最新《食品價(jia) 格指數》報告顯示,2023年12月國際食品價(jia) 格指數同比下降10.1%,全年價(jia) 格指數同比下降13.7%,困擾家庭開支的食品價(jia) 格上漲勢頭正趨向緩和。但在厄爾尼諾現象、地緣政治衝(chong) 突、保護主義(yi) 加劇等下行因素擾動下,國際食品價(jia) 格下降依舊難以緩解部分落後地區和國家吃飯問題。

  報告顯示,當前全球食品市場整體(ti) 供應充足,成為(wei) 價(jia) 格大幅下降的堅實基礎。雖然因物流中斷等原因,小麥、玉米等穀物價(jia) 格在2023年年末有所上漲,但全年來看穀物價(jia) 格指數同比下降15.4%。根據此前FAO發布的《穀物供求簡報》,2023年全球穀物產(chan) 量最新預報數已上調至28.23億(yi) 噸,同比增長0.9%,比2021年的曆史最高紀錄高出1030萬(wan) 噸。糧農(nong) 組織預測,2023/2024年度全球穀物庫存量與(yu) 消費量之比預計為(wei) 30.8%,供應形勢較為(wei) 寬鬆,預計2024年穀物收成將創曆史新高。

  此外,植物油、肉類、乳製品等價(jia) 格指數也同比大幅下降。在全球供應改善的背景下,植物油價(jia) 格指數創下3年來的新低,下降幅度達32.7%。伴隨主要出口區域的出口供應量回升,肉類價(jia) 格指數同比下降3.5%,豬肉、牛肉、家禽等年平均價(jia) 格均呈下降趨勢。僅(jin) 有食糖價(jia) 格指數保持整體(ti) 上漲趨勢,同比上漲26.7%,為(wei) 2011年以來的最高值。不過報告指出,伴隨巴西強勁恢複的生產(chan) 步伐,2023年12月份食糖價(jia) 格指數已環比下降16.6%。

  報告內(nei) 容也顯露出全球食品市場仍存隱憂。以大米價(jia) 格指數為(wei) 例,在其他穀物全年價(jia) 格指數下降的背景下,國際大米價(jia) 格指數在2023年卻上漲21%,主要驅動因素是市場擔心大米生產(chan) 可能會(hui) 受厄爾尼諾現象引發的極端天氣影響,以及印度對大米出口實施的限製。

  剛剛過去的2023年,美國得克薩斯州遭受冰風暴侵襲、幹旱天氣導致智利山火爆發、颶風摩卡襲擊緬甸……氣候變化導致的極端天氣頻發正深刻影響著農(nong) 業(ye) 收成。據FAO《2023年統計年鑒》測算,1991年至2021年期間,災害造成的種植業(ye) 和畜牧業(ye) 損失高達3.8萬(wan) 億(yi) 美元,相當於(yu) 每年平均損失1230億(yi) 美元,占全球年度農(nong) 業(ye) 總產(chan) 值的5%。

  牛津經濟研究院資深經濟學家艾哈邁德表示:“我們(men) 預測的風險仍然偏向上行。主要風險與(yu) 厄爾尼諾現象的到來有關(guan) ,它可能擾亂(luan) 全球糧食供應,給價(jia) 格帶來上漲壓力。”

  糧食價(jia) 格正常化的另一個(ge) 障礙是保護主義(yi) 。盡管2023年此類政策的數量有所減少,但仍遠高於(yu) 新冠疫情前水平。2023年7月,印度實施大米出口禁令,是繼2022年實施碎米禁令之後的又一舉(ju) 措。隨後FAO大米價(jia) 格指數8月環比上漲9.8%,創15年來名義(yi) 高點,12月繼續保持上漲趨勢。

  多種下行因素疊加許多低收入國家貨幣貶值,使得國際食品價(jia) 格下降也無濟於(yu) 事。FAO《作物前景與(yu) 糧食形勢》報告顯示,盡管預計2023年全球穀物產(chan) 量實現增長,但有44個(ge) 低收入缺糧國家的產(chan) 量增幅遠低於(yu) 全球平均水平;全球仍有46個(ge) 國家需要外部糧食援助,其中33個(ge) 國家位於(yu) 非洲。

  FAO首席經濟學家馬克西莫·托雷羅認為(wei) ,提高整個(ge) 糧食係統應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刻不容緩。同時,各國應摒棄保護主義(yi) 措施,保持市場開放,確保貿易暢通。“事實已經證明,保護主義(yi) 措施不僅(jin) 不能解決(jue) 危機,反而將加劇市場波動。除此之外,我們(men) 還需要持續推進食品供應鏈創新、減少食物損失。”托雷羅說。

  楊嘯林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