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能源革命按下“快進鍵” 首批試點縣取得良好成效
首批試點縣取得良好成效——
農(nong) 村能源革命按下“快進鍵”
◎本報記者 韓 榮 張景陽
實習(xi) 記者 王禹涵
隆冬時節,記者走進山西省浮山縣天壇鎮後交村,隻見起伏的山梁之間放置著整齊有序的太陽能光伏板。
近年來,浮山縣將能源轉型作為(wei) 發展重點,充分挖掘當地風光資源,大力發展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風電等新能源產(chan) 業(ye) ,並取得良好成效。日前,在國家能源局等多部門聯合印發的通知中,山西省浮山縣、內(nei) 蒙古自治區庫倫(lun) 旗、陝西省澄城縣等15個(ge) 縣(市、區、旗)被納入第一批農(nong) 村能源革命試點縣名單。
農(nong) 村能源革命是加快農(nong) 村地區能源清潔低碳轉型、實現農(nong) 村能源高質量發展的有力舉(ju) 措。近年來,我國多地都在此領域不斷發力。以山西為(wei) 例,2023年該省印發實施了《山西省推進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提出將推進分布式光伏融合開發,實施“千家萬(wan) 戶沐光行動”,加快推進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科學有序發展。浮山縣就是山西省內(nei) 首家“千家萬(wan) 戶沐光行動”試點縣。
記者了解到,浮山縣“千家萬(wan) 戶沐光行動”項目總投資7600萬(wan) 元,項目建設涉及6個(ge) 鄉(xiang) 鎮80個(ge) 行政村,建設裝機容量16兆瓦分布式地麵光伏電站及配套電網建設,且皆是利用村中閑置廢舊宅基地和荒蕪非耕地地塊建設。
隨著項目順利並網發電,浮山縣後交村走上了集體(ti) 經濟高質量發展、村民持續穩定增收的致富路。“全村共建設兩(liang) 座光伏電站,光伏並網後每年可以為(wei) 村集體(ti) 經濟增加8萬(wan) 元收入,村裏發展產(chan) 業(ye) 更有底氣。”後交村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
農(nong) 村能源革命發展“提速”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按下了“快進鍵”。
內(nei) 蒙古自治區庫倫(lun) 旗具有豐(feng) 富的風、光、生物質能資源。據了解,庫倫(lun) 旗先後建設了風電、光伏、生物質等5個(ge) 新能源項目,總裝機容量14.2萬(wan) 千瓦。2023年,全旗新能源總發電量達到2.1億(yi) 千瓦時。
為(wei) 有效拓展村集體(ti) 收入來源,提升農(nong) 牧民收入水平,該旗建設了“能源網、社群網、政務網”三網融合大數據平台,構建城鄉(xiang) 一體(ti) 、優(you) 質普惠的公共服務數字化應用體(ti) 係,率先實現城鄉(xiang)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花椒種植是陝西省渭南市澄城縣水蓮古村的特色產(chan) 業(ye) 。農(nong) 村能源革命的展開,也為(wei) 這裏的花椒產(chan) 業(ye) 發展帶來了新機遇。
每到立秋前後花椒豐(feng) 收時,家住水蓮古村的楊曉都會(hui) 給前來采購的客戶推薦自家的高科技“綠色”花椒。
2021年,楊曉在自家的窯洞頂上安裝了太陽能光伏板,既解決(jue) 了烘烤花椒的用電問題,又滿足了冬天取暖的需求。這個(ge) 總容量超13千瓦的庭院式家庭電站,年發電約16000千瓦時,晝儲(chu) 夜供,除家庭日用外、冬季取暖以外,還可用於(yu) 花椒烘焙,提高椒農(nong) 收益、降低勞動成本。
陝西省澄城縣是全國最大的窯洞聚集居住區,又是全國重要的花椒主產(chan) 區。伏天過後,該縣往往麵臨(lin) 秋淋天氣,不利於(yu) 晩熟花椒的自然晾曬。同時,澄城縣也是全國重點產(chan) 煤縣,老百姓到了冬季多依靠柴火、煤爐取暖。
利用光伏電站發出來的源源不斷的“綠電”烘烤花椒,而儲(chu) 能係統在保障全天候電力供暖的同時,打破了當地居民長期燃煤過冬的局麵。
2023年底,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發布關(guan) 於(yu) 推介農(nong) 村冬季清潔取暖典型技術模式的通知,組織遴選了農(nong) 村冬季清潔取暖10項典型技術模式。其中,“太陽能+輔助熱源戶用取暖技術模式”“太陽能長周期儲(chu) 熱集中供暖技術模式”被列入推介範圍。
“因地製宜創新農(nong) 村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模式,要根據不同區域的自然環境和實際情況,選用不同技術路線的清潔取暖方式;改造技術方法應經過技術論證,選用科學實用的產(chan) 品。”陝西省太陽能行業(ye) 協會(hui) 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會(hui) 長安福成表示,具備條件的農(nong) 村能源革命試點縣先試先行、積極探索,對於(yu) 形成可複製、可推廣、可商業(ye) 化運營的農(nong) 村能源革命新模式意義(yi) 重大,將進一步加速我國農(nong) 村能源革命進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