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人身險更好滿足百姓剛需

發布時間:2024-01-11 11:02:00來源: 經濟日報

  2023年,人身險行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產(chan) 品與(yu) 服務不斷深化融合,通過大病保險、普惠保險、長期護理保險、第三支柱養(yang) 老保險等改革創新,深入推動醫療、康複、護理、養(yang) 老等服務供給與(yu) 需求有效對接,不斷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幼有所育、病有所醫、老有所養(yang) 、弱有所扶”的迫切現實需求。展望2024年,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我國人身險行業(ye) 依舊處於(yu) 重要戰略機遇期,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健康險持續惠民生

  聚焦普惠保險重點領域,商業(ye) 健康險產(chan) 品持續擴容,對老年人、兒(er) 童和新市民等特定人群的保障力度進一步加大。

  多地2024年度“惠民保”的投保工作已於(yu) 近日告一段落。作為(wei) 政府指導、商業(ye) 化運作的城市定製型商業(ye) 醫療保險,“惠民保”與(yu) 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製度保障”同頻共振,有效助推多層次醫療保障體(ti) 係建設。

  多地“惠民保”將老年人、既往症人群、新市民人群納入保障範圍,並持續在保障人群、保障範圍、便捷理賠等方麵迭代升級,著力緩解因病致貧返貧問題,充分體(ti) 現普惠型商業(ye) 健康險保障民生作用。以北京普惠健康保為(wei) 例,在2022年參保的350萬(wan) 人中,60歲以上參保人超過了110萬(wan) 人,新市民超16萬(wan) 人。“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北京普惠健康保已有超過8萬(wan) 人次參保人發生大額醫療支出並獲得賠款。”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北京監管局有關(guan) 負責人在2024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線上發布會(hui) 上表示,獲賠最多的是一名白血病患者,賠付63萬(wan) 元;獲賠年齡最大的是一名103歲骨折患者,年齡最小的是一名1歲白血病幼兒(er) 。

  經過近年來的快速發展,“惠民保”正站在轉型升級的“十字路口”,部分地區出現參保率下降、誇大宣傳(chuan) 等問題。為(wei) 保障“惠民保”業(ye) 務可持續發展,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醫療保障局近日聯合向各地分局和保險公司下發《關(guan) 於(yu) 平穩有序開展城市定製型商業(ye) 醫療保險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提出各地醫保部門應當有條件地向保險公司提供部分醫保數據,用於(yu) “惠民保”保險責任設計和厘定保險費率;鼓勵將“惠民保”設計為(wei) 費率可調的長期醫療保險;鼓勵用人單位用足用好稅收優(you) 惠政策,為(wei) 員工購買(mai) 定製醫療保險。

  在熱鬧的“惠民保”業(ye) 務之外,健康險市場仍麵臨(lin) 同質化困境,產(chan) 品創新遭遇瓶頸,在滿足群眾(zhong) 多樣化、多層次的健康保障需求方麵存在不足。去年以來,有關(guan) 長期護理保險、稅優(you) 健康險等險種的利好政策相繼出台。2023年3月份,為(wei) 提升長期護理保險供給能力,原銀保監會(hui) 印發《關(guan) 於(yu) 開展人壽保險與(yu) 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ye) 務試點的通知》,自2023年5月1日起開展人壽保險與(yu) 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ye) 務試點,試點期限暫定兩(liang) 年。2023年7月份,為(wei) 推動適用個(ge) 人所得稅優(you) 惠政策的商業(ye) 健康保險惠及更多人民群眾(zhong) ,監管部門印發《關(guan) 於(yu) 適用商業(ye) 健康保險個(ge) 人所得稅優(you) 惠政策產(chan) 品有關(guan) 事項的通知》,將適用個(ge) 人所得稅優(you) 惠政策的商業(ye) 健康保險產(chan) 品範圍擴大至醫療保險、長期護理保險和疾病保險等商業(ye) 健康保險主要險種。

  養(yang) 老服務協同發力

  通過發揮資金、客戶、品牌、渠道、隊伍等優(you) 勢,保險業(ye) 深度參與(yu) 和整合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鏈,通過提供健康促進、疾病預防、慢病管理、康複護理等健康管理配套服務,切實改善老年人健康狀況以提升生活質量。

  冬日裏,與(yu) 北京友誼醫院隔街相望的大家保險“友誼社區”認知症照護專(zhuan) 區內(nei) 暖意融融,每個(ge) 認知症老人的房門口都有一個(ge) 陳列老人專(zhuan) 業(ye) 背景和愛好的“記憶盒子”,房間裝飾也盡量還原老人熟悉的生活環境,從(cong) 嗅覺、聽覺、觸覺等方麵重複老人對自我身份的認知記憶,延緩認知症發展;在上海的中國太平養(yang) 老社區“梧桐人家”健身房內(nei) ,老人們(men) 使用適老化健身器材“舉(ju) 鐵”,年輕的健身教練在旁邊提供輔助指導;在中國人壽旗下首個(ge) 醫養(yang) 結合型養(yang) 老社區“天津樂(le) 境”,老人們(men) 樂(le) 此不疲地參與(yu) 豐(feng) 富的興(xing) 趣課程與(yu) 社團活動……2023年,養(yang) 老社區成為(wei) 保險企業(ye) 服務的發力點,大家保險、中國人壽、太平人壽、中國太保、泰康保險等保險公司都落地了新的養(yang) 老社區。

  “保險公司投資養(yang) 老社區,能夠較好地與(yu) 保險主業(ye) 聯動並形成服務閉環,如借助在保險領域的業(ye) 務優(you) 勢,幫助客戶做好健康管理、養(yang) 老儲(chu) 蓄與(yu) 規劃。”大家保險集團董事長何肖鋒表示,公司聚焦“醫療、康複、護理”三個(ge) 核心服務領域能力建設,初步構建起全場景長者醫療服務能力和全周期康複服務體(ti) 係框架,專(zhuan) 屬管家、生活照護服務也得到持續迭代升級。“今後,我們(men) 還會(hui) 不斷加強社區運營、專(zhuan) 業(ye) 服務等方麵的能力建設,提高管理水平。”何肖鋒說。

  養(yang) 老金融不僅(jin) 是國家多層次、多支柱養(yang) 老保險體(ti) 係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養(yang) 老保障事業(ye) 高質量發展的堅強後盾。隨著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養(yang) 老金融業(ye) 務將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保險業(ye) 在養(yang) 老產(chan) 品設計、長期資金管理、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融合上具有獨特優(you) 勢,如何發揮好這些優(you) 勢,是做好養(yang) 老金融大文章的關(guan) 鍵。”中國人壽副總裁趙國棟表示。

  作為(wei) 第三支柱養(yang) 老保險的重要組成部分,商業(ye) 養(yang) 老金業(ye) 務試點於(yu) 2023年1月1日在北京、上海、江蘇等10個(ge) 地區率先開展。“公司已形成包括年金、終身壽險、個(ge) 人養(yang) 老金、商業(ye) 專(zhuan) 屬養(yang) 老產(chan) 品等在內(nei) 的全養(yang) 老產(chan) 品體(ti) 係,可以最大限度滿足不同群體(ti) 養(yang) 老保險需求。”趙國棟介紹,截至去年末,中國人壽集團旗下養(yang) 老險公司實現商業(ye) 養(yang) 老金存量規模79億(yi) 元,有效賬戶數34萬(wan) 戶。

  專(zhuan) 家建議,今後應不斷加強養(yang) 老產(chan) 品創新,研發繳費方式、養(yang) 老金給付等更為(wei) 靈活的養(yang) 老保險產(chan) 品,滿足日益增長的養(yang) 老保險市場需求,特別是將進一步加大針對新業(ye) 態、新市民養(yang) 老需求的產(chan) 品研發。同時,著力提升老年人風險定價(jia) 能力,通過加強與(yu) 醫院、醫保局以及健康管理第三方的合作溝通,推動數據資源共享應用,同時深入分析慢病、高齡、失能等老年特殊人群的年齡、疾病分布等畫像信息,持續提高精準定價(jia) 和風險管理能力,拓展可承保人群,讓風險保障惠及更多老年人群。

  平衡穩增長和防風險

  瑞士再保險瑞再研究院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人身險市場顯著回暖,前三季度名義(yi) 保費同比增長12%;壽險預定利率的調整,帶動了壽險業(ye) 務的銷售。“在居民收入增速溫和回升、消費信心持續改善、政府加大增強社會(hui) 保障能力、保險業(ye) 積極推進供給側(ce) 改革與(yu) 產(chan) 品創新的背景下,瑞再研究院認為(wei) 人身險市場將在未來幾年延續企穩向好態勢。”瑞士再保險中國區總裁及中國區再保險首席執行官孔奕豐(feng) 說。

  與(yu) 此同時,主要銷售渠道麵臨(lin) 不同發展困難,行業(ye) 持續複蘇的基礎仍不牢固。中國人壽壽險公司戰略規劃部發布的分析報告顯示,在行業(ye) 隊伍轉型大背景下,個(ge) 險渠道短期內(nei) 難以扭轉隊伍規模下行態勢,銷售隊伍核心人力未獲得根本突破,依靠產(chan) 品由重疾轉向儲(chu) 蓄型,以及年期由10年轉向3年期、5年期帶來的產(chan) 能提升難以持續。銀保渠道在費用新規下麵臨(lin) 重新與(yu) 銀行談判、重新洗牌的局麵。

  為(wei) 防範行業(ye) 風險、引導費用管控、產(chan) 品監管、銷售行為(wei) 等健康規範發展,監管部門2023年以來出台了一係列製度。中國人壽壽險公司戰略規劃部認為(wei) ,長期來看將有利於(yu) 行業(ye) 持續健康規範發展,但短期內(nei) 會(hui) 帶來重新適應、合規成本和壓力上升的問題。

  “回望2023年,中國人保在全力服務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局的同時,取得了穩中向好、穩中提質的發展成績。”中國人保集團戰略部主要負責人張寶輝表示,2023年前11個(ge) 月,中國人保實現保費收入6134.16億(yi) 元,同比增長7.33%;提供風險保障金額達到3292.96萬(wan) 億(yi) 元;賠付支出3614.82億(yi) 元,同比增長13.9%。分板塊看,壽險年度原保費收入重返千億(yi) 元區間。

  展望2024年,多位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保險業(ye) 將持續向好,依然處於(yu) 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張寶輝說:“我們(men) 的信心源自國家支持保險業(ye) 發展的政策導向,中央金融工作會(hui) 議強調發揮保險業(ye) 經濟減震器和社會(hui) 穩定器的功能作用,明確提出做好‘五篇大文章’,保險將成為(wei) 各級政府政策‘工具箱’的重要手段。”中國信保業(ye) 務管理部總經理楊明剛表示,將加大對養(yang) 老、醫療、健康相關(guan) 領域“走出去”的承保支持,發揮保險業(ye) 長期資金優(you) 勢,積極參與(yu) 健康、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發展,做好養(yang) 老金融大文章。

  楊 然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