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二〇二四,實體書店如何重塑價值

發布時間:2024-01-11 15:08: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1月9日,由中國書(shu) 刊發行業(ye) 協會(hui) 等主辦的“2024中國書(shu) 店大會(hui) ”在北京舉(ju) 行。在這個(ge) 以“創新,重塑書(shu) 店價(jia) 值”為(wei) 主題的大會(hui) 上,一線從(cong) 業(ye) 者和行業(ye) 管理者探討了有關(guan) 如何構建與(yu) 時代相適應的閱讀文化消費方式,有哪些書(shu) 店管理創新、服務創新的經驗值得借鑒,實體(ti) 書(shu) 店未來發展有什麽(me) 基礎共識等問題。

  書(shu) 店1.0時代是傳(chuan) 統的圖書(shu) 買(mai) 賣,主要是線下門店經營,是通過書(shu) 籍傳(chuan) 播知識文化的發行渠道;書(shu) 店2.0時代則是“書(shu) 店+x”的複合型文化空間,隨著讀者對多元文化的需求,形成了“書(shu) 店+文創”“書(shu) 店+親(qin) 子空間”“書(shu) 店+咖啡廳”“書(shu) 店+文化沙龍”等諸多業(ye) 態;如今,書(shu) 店已進入3.0時代,即數字化融合發展。

  中宣部印刷發行局副局長、一級巡視員董伊薇表示,2023年在落實出版發行業(ye) “十四五”發展規劃、推進行業(ye) 的高質量發展、完善行業(ye) 法規政策和營造良好市場環境、加強出版物市場監管等方麵做了大量工作,出版發行也從(cong) 轉型升級到融合發展,實現了新的跨越。

  但她也提到,過去一年,圖書(shu) 零售渠道繼續分化,新渠道新模式不斷湧現,低價(jia) 亂(luan) 價(jia) 的圖書(shu) 銷售行為(wei) 依然存在,實體(ti) 書(shu) 店生存現狀依然堪憂,一些書(shu) 店的轉型還在摸索之中。

  新華書(shu) 店已有自己的“打法”。

  2023年,安徽新華的網絡銷售在其整個(ge) 圖書(shu) 銷售渠道中占比達88%,成為(wei) 廣大讀者特別是年輕讀者買(mai) 書(shu) 的重要方式。安徽新華傳(chuan) 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克文介紹,一是形成平台電商、直播電商、短視頻電商、內(nei) 容電商為(wei) 一體(ti) 的矩陣式線上主陣地;二是聯合出好書(shu) 的出版社,共同開發新品、定製爆品、全網獨品,形成一個(ge) 集內(nei) 容生產(chan) 、圖書(shu) 定製、獨家銷售為(wei) 一體(ti) 的雙贏產(chan) 業(ye) 鏈。

  浙江出版聯合集團黨(dang) 委委員,浙江省新華書(shu) 店集團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蔣傳(chuan) 洋介紹,傳(chuan) 統時代,書(shu) 店的價(jia) 值多體(ti) 現在“貨的供應”上,這種功能目前更多轉移到了線上,但實體(ti) 書(shu) 店在文化場景打造、文化氛圍營造、文化消費體(ti) 驗、文化交流激蕩等文化傳(chuan) 播和習(xi) 慣養(yang) 成領域,具有獨特的價(jia) 值。

  浙江新華目前在省內(nei) 共有自營門店219家,非自營的省內(nei) 外連鎖加盟門店570家,從(cong) 數量上來看穩中有增。到2023年年底,浙江新華線上線下一般圖書(shu) 銷售規模達到“五五開”,平衡發展為(wei) 實體(ti) 門店轉型贏得了時間和空間。

  李暉是重慶購書(shu) 中心的創辦人,也是新銳圖書(shu) 零售品牌新山書(shu) 屋的創辦人。在他看來,書(shu) 店本身並沒有脫離市場的需求和時代的變化,因為(wei) “書(shu) 店的本質,就是知識付費”;問題在於(yu) 傳(chuan) 統書(shu) 店的用戶體(ti) 係和用戶價(jia) 值,在新的互聯網資訊工具的衝(chong) 擊下被瓦解,用戶對書(shu) 店的場景需求與(yu) 書(shu) 店的場景供給之間,存在嚴(yan) 重錯位,導致收入難以提升。

  為(wei) 此,新山書(shu) 屋的市場定位是“有文化氣質的複合式空間,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標,白領和中產(chan) 階層青年休閑社交情緒空間”,目標用戶為(wei) “喜愛閱讀與(yu) 社交,熱愛美好生活的25-40歲之間的女性人群”。如今,圖書(shu) 、咖啡、餐飲和現場活動成為(wei) 支撐起新山書(shu) 屋商業(ye) 模式的四大業(ye) 態。

  在安徽新華發行集團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總經理金濤看來,從(cong) 供小於(yu) 需的計劃經濟時代,到供需平穩的互聯網時代,再到如今數字化、人工智能衝(chong) 擊一切的時代,書(shu) 店從(cong) 業(ye) 者都在做著一件事:讓書(shu) 店重新煥發新的生機活力。

  2023年,安徽新華將合肥四牌樓這個(ge) 安徽最大的老店融入科技新元素,打造消費新場景,嚐試建成數字化新型書(shu) 店“元·書(shu) 局”。2024年1月28日,集團將在安徽合肥發布新華書(shu) 店IP品牌形象“元小鼇”,寓意狀元小鼇、“讀”占鼇頭,推動書(shu) 店從(cong) 形式到內(nei) 涵升級、從(cong) 線下到線上融合、從(cong) 地麵賣場到文化空間轉型。

  2016年,11部門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支持實體(ti) 書(shu) 店發展的指導意見》,鼓勵實體(ti) 書(shu) 店發展,中國的實體(ti) 書(shu) 店迎來寶貴發展期。目前,全國實體(ti) 書(shu) 店數量呈現穩定狀態,部分省市有小幅增長。

  如今,書(shu) 店的經營者不僅(jin) 有新華書(shu) 店這樣的老牌“國家隊”,新山書(shu) 屋這樣的獨立書(shu) 店品牌,連作者本人也加入了這一行業(ye) 。2023年2月,擁有6000萬(wan) 粉絲(si) 的互聯網大V“混知”開設了其首家線下書(shu) 店——混知書(shu) 店。

  “初衷是搭建一個(ge) 跟讀者交流溝通、建立信任的實體(ti) 平台。”書(shu) 店創始人“混子哥”陳磊清楚地知道,書(shu) 店早已不隻具有賣書(shu) 的單一功能,而是城市休閑甚至社交的終端。因此,混知書(shu) 店是一個(ge) “吃喝玩樂(le) +文化”的綜合體(ti) 驗終端。

  陳磊說,書(shu) 店不僅(jin) 僅(jin) 是一個(ge) 買(mai) 賣場,更是一個(ge) 城市氣質的體(ti) 現,可以承載更多的文化、宣傳(chuan) 需求。未來,混知書(shu) 店將以城市為(wei) 單位,進行差異化複製——城市提供特色文化內(nei) 容,混知書(shu) 店負責將它們(men) 以獨有的形式展示出來,“書(shu) 店即城市展館”。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