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赤鬆茸在中國“鹽湖城”試種成功

發布時間:2024-01-12 14:2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西寧1月12日電(孫睿 管曉靜 段亞(ya) 慧)記者11日從(cong) 青海省格爾木市委宣傳(chuan) 部獲悉,通過2個(ge) 月的試種,赤鬆茸在中國“鹽湖城”——格爾木開始陸續出菇,標誌著赤鬆茸在中國“鹽湖城”試種成功。

  青海省格爾木市位於(yu) 柴達木盆地,轄區坐擁中國最大察爾汗鹽湖鉀鎂礦床,享有中國“鹽湖城”美譽。

  據介紹,赤鬆茸是一種草腐菌,又名大球蓋菇,被譽為(wei) “菌中之王”,其朵大,色澤豔麗(li) ,肉質細嫩,蓋滑柄脆,清香可口,可用來煲湯、燒烤,有很高的營養(yang) 價(jia) 值和經濟價(jia) 值,且種植技術要求不高,易於(yu) 管理,不用打藥、施肥,主要以農(nong) 作物秸稈為(wei) 種植原料,既能讓秸稈循環利用、變廢為(wei) 寶,也可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有機質。

  從(cong) 去年10月份開始,格爾木市郭勒木德鎮紅柳村仁達合作社積極發展食用菌特色種植,大膽嚐試種植多種新品種食用菌類。近日,試種兩(liang) 個(ge) 多月的赤鬆茸開始陸續出菇,進一步豐(feng) 富了合作社經營種類,切實拓寬了村民增收致富途徑。

  在仁達合作社食用菌種植大棚內(nei) ,記者看到一朵朵赤鬆茸正悄悄地探出圓圓的腦袋、紅紅的菌帽,白色的菌柱茁壯生長,東(dong) 一簇、西一叢(cong) ,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長勢喜人。負責種植菌菇的師傅正在小心翼翼地采摘,將分揀好的赤鬆茸整齊地擺放在泡沫盒中。

  仁達合作社菌菇種植員羅永生告訴記者:“赤鬆茸的種植沒有那麽(me) 複雜,主要控製好溫度、濕度就行了,溫度一般控製在25至30攝氏度之間就行,濕度保持在60%至80%之間,差不多3、4天澆一次水,生長周期相對較長,一般在兩(liang) 個(ge) 多月以上。”

  紅柳村駐村第一書(shu) 記桓國平說:“仁達合作社引進的赤鬆茸在柴達木盆地是首家。我們(men) 從(cong) 山東(dong) 引進這個(ge) 品種,當時也是抱著試一試的想法。現在有兩(liang) 個(ge) 棚、四畝(mu) 多地的赤鬆茸逐漸出菇了,預計在春節前可以大麵積產(chan) 菇。春節期間,老百姓就可以品嚐到我們(men) 本地種植的赤鬆茸了。”(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