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低分卻好吃”的餐廳:生意一直不錯 平台評分影響不大

發布時間:2024-01-12 14:25:00來源: 成都商報

  “低分卻好吃”的餐廳:生意一直不錯 讓利與(yu) 平台合作不劃算

  近日,“年輕人報複性擠爆3.5分餐廳”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有網友表示,餐飲店用贈送優(you) 惠券、小禮品等方式,請顧客在點評平台上寫(xie) 好評打高分,早已不是秘密。一些得分很高的餐廳,實際可能會(hui) “踩雷”。而一些3.5分~4分的餐廳,也許會(hui) 超乎預期地好吃。

  這種反向選擇的背後,是消費者對評分“注水”的反感。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一些帶來“驚喜”的低分店鋪往往通過實打實的經營,在線下積累了良好的口碑,對平台依賴較小,因此對評分比較“佛係”。雖然沒看到年輕人來“擠爆”,但也有穩定的客源。

  有店主不在意評分高低

  也有店主希望得分能高些

  “平台評分影響不到我們(men) 這種店,一般都是老顧客來得多。”雲(yun) 南武定一家飯店老板說。據了解,這家開在省道附近的飯店在當地居民口中味道好、分量足,但在某點評平台上的得分僅(jin) 有3.6分,頁麵上展示的頭2條評價(jia) 都是差評。飯店老板告訴記者,飯店的地理位置比較偏遠,基本上沒有根據平台評分過來的客人。

  這位老板認為(wei) ,平台上的評分對他的生意影響並不大,他已通過長年累月的經營,收獲了穩定的客源,生意一直很紅火。另一方麵,與(yu) 平台合作,在線上推廣、引流等方案,需要向平台讓利,在他看來並不劃算。

  在雲(yun) 南個(ge) 舊,一家被當地人認為(wei) “好吃”,在某點評平台評分3.9分的燒烤店店主坦言,還是希望在平台上的得分能高一些,“做餐飲的,你不考慮不行。”她表示,店鋪會(hui) 關(guan) 注平台上的留言,根據評價(jia) 做出改進。她們(men) 也會(hui) 嚐試在外賣裏放上“寫(xie) 好評得優(you) 惠”的小卡片,希望顧客能留下好評。

  昆明一家評分3.5分,但被咖啡愛好者認為(wei) “很專(zhuan) 業(ye) ”的咖啡屋店主告訴記者,他們(men) 的目標客群很明確,來店裏的主要是回頭客。至於(yu) 平台評分,她認為(wei) “眾(zhong) 口難調”,無法左右,不如“佛係”一些。她們(men) 曾邀請社交平台博主體(ti) 驗打卡,以期通過突出鮮明的特色,讓喜歡此類風格的客戶看到,不過效果並不理想。

  另外,由於(yu) 咖啡屋位於(yu) 一個(ge) 安靜的小村莊,工作日人流量較少,隻有在周末才會(hui) 稍微熱鬧一些,咖啡屋店主認為(wei) ,現階段下大成本做線上推廣,不是一個(ge) 好時機。將來,如果村莊的旅遊業(ye) 發展起來,人流量多了,她也許會(hui) 嚐試做一些線上營銷。

  多嚐試

  才能發現最好吃的店鋪

  去年12月,Vista看天下發表文章《恨透評分虛高的網紅餐廳,年輕人報複性擠爆“3.5分飯店”》,引起廣泛討論。文中稱,一些尋找選題的生活類視頻博主,打著“我倒要看看有多難吃”的口號,“勇闖”評分在3.5到4分的餐廳,卻發現意外的好吃。許多網友表示認同:“評分低的店可能更好吃”。

  曾在北京生活,近期移居到雲(yun) 南的王女士表示,在北京,平台評分是她選擇餐館的主要依據。當時,她覺得很多餐廳都會(hui) 有意識地做線上運營,而一些低評分的餐廳,確實不好吃。到雲(yun) 南後,她在一些縣城遊玩時,在當地人的推薦下走進一些餐廳,發現非常好吃。打開點評平台,卻發現這些餐廳的評分在3.5分到4分左右。

  據此,王女士總結出了“3.5分左右的餐廳可能會(hui) 更好吃”的規律。“其中,3.7分的店是最好吃的。”王女士說。

  不過,王女士也強調,一些高評分的餐廳未必會(hui) “踩雷”,一些低評分的餐廳可能確實不好吃,隻有走出家門多嚐試,才能發現最好吃的店鋪。“與(yu) 其相信評分,不如相信自己的舌頭。”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王語琤

  實習(xi) 生 黃琪 張珺潔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