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生活開啟旅遊新模式
去菜市場感受市井生活,報名戶外徒步團,參與(yu) 本地胡同遊等城市“主題遊”……2023年以來,在大眾(zhong) 點評等年輕人聚集的內(nei) 容平台上,新消費趨勢持續湧現。區別於(yu) 長途旅行,現在年輕人開始傾(qing) 向於(yu) 在本地找樂(le) 子,在城市漫步中拓眼界、漲知識。本地生活開啟旅遊新模式,給文旅產(chan) 業(ye) 帶來新機遇。
北京三源裏、上海蒙西、杭州紅石板……湧入菜市場的年輕人,在市井菜場裏吃小吃、買(mai) 瓜果蔬菜,花小錢體(ti) 驗煙火氣。大眾(zhong) 點評數據顯示,近一個(ge) 月,“菜市場”搜索量環比增幅超120%,相關(guan) 攻略筆記數增幅超110%,評價(jia) 數增幅超170%。
“這周末天氣好,跟朋友溜達到蒙西菜市場。”在上海工作的“95後”李遲告訴記者,一直想打卡市場裏的網紅美食店,在線下市場裏邊逛邊吃,很解壓。“把蒙西菜市場當作上海City Walk的首站,早飯來一份老上海羌餅,門口咖啡店買(mai) 一杯咖啡,跟修補衣服的上海老阿姨聊天,這是屬於(yu) 上海的浪漫。”
不隻是上海,在各地菜市場的大眾(zhong) 點評評價(jia) 區,菜市場美食測評更是折射出當代年輕人逛菜市場、體(ti) 驗獨一份煙火氣的熱情。與(yu) 李遲一樣,吃慣了連鎖餐廳、速食外賣的年輕人,正把尋常不過的家常味書(shu) 寫(xie) 成菜市場的“美食新鮮事”。
“之前沉迷於(yu) 特種兵式出行,幾天行程內(nei) 極限打卡景點和美食,回來後發現幾乎記不住什麽(me) 細節。”“95後”王麗(li) 告訴記者,比起走馬觀花,現在更喜歡“主題遊”。“2023年國慶期間,我計劃了一場景德鎮‘瓷器遊’,打卡了大小集市和設計師小店,一趟下來,器物和知識都收獲不少。”
與(yu) 此同時,在內(nei) 容平台上,策劃“主題遊”的本地俱樂(le) 部應運而生。他們(men) 通過發布各類活動信息,招募同城年輕人參與(yu) 。大眾(zhong) 點評數據顯示,2023年9月以來,平台上此類“主題遊”俱樂(le) 部新增數超200家,推出相關(guan) 主題活動近千場,相關(guan) 關(guan) 鍵詞搜索量同比增幅均超過200%。其中,“老北京胡同遊”搜索量增幅達10倍,筆記攻略增長超六成。
中國科學院心理學專(zhuan) 業(ye) 畢業(ye) 、從(cong) 事IT培訓行業(ye) 的“90後”梁誌勇,既是“主題遊”的資深玩家、筆記攻略作者,也是北京蜜蜂社俱樂(le) 部的主理人。他告訴記者,隨著“主題遊”需求日益增長,蜜蜂社團隊組成、主題活動也更加豐(feng) 富,“目前我們(men) 有10個(ge) 夥(huo) 伴,除了清華建築係建築師之外,還有愛運動的財經女記者、心理谘詢師、策展人,未來除了走寺廟,還會(hui) 走入藝術場館中”。梁誌勇介紹。
蜜蜂社的活動不僅(jin) 滿足了年輕人周末短途出行的需求,還收獲了傳(chuan) 統文化相關(guan) 知識。“以大眾(zhong) 點評為(wei) 例,我們(men) 已經在平台上發布了30餘(yu) 場活動筆記,吸引了大量用戶報名,幾乎場場爆滿。一方麵,這反映了平台上年輕人的出行新趨勢;另一方麵,在俱樂(le) 部私域流量的基礎上,線上內(nei) 容平台能為(wei) 我們(men) 吸納更多新夥(huo) 伴。”
同程研究院與(yu) 騰訊營銷洞察聯合發布的《中國旅行消費趨勢洞察白皮書(shu) (2023年版)》顯示,2023年旅行消費的四大新趨勢是小眾(zhong) 獨特、自在鬆弛、未知驚喜、深度在地。同時,距離近、花銷少、不擁擠、美食多也是年輕人選擇旅行方式的重要參考因素。
專(zhuan) 家認為(wei) ,城市漫步、本地“主題遊”等出行新趨勢符合當下年輕人在旅遊時追求性價(jia) 比、體(ti) 驗感,以及小眾(zhong) 、獨特等新特點。這些旅遊新趨勢的出現,對文旅從(cong) 業(ye) 者和城市來講,是一種新機遇。不僅(jin) 可以深入了解城市文化,還會(hui) 在當地產(chan) 生一連串的消費。此外,遊客借助社交平台自發進行內(nei) 容傳(chuan) 播,會(hui) 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大眾(zhong) 點評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作為(wei) 此類新趨勢的發源地,相關(guan) 內(nei) 容平台應該通過聯合各領域的本地俱樂(le) 部,持續為(wei) 年輕人提供相關(guan) 活動信息,並鼓勵用戶分享筆記攻略,在興(xing) 趣社交、運動玩樂(le) 等領域,滿足年輕群體(ti) 在行前、行中、行後全鏈條上的各類需求”。 (本報記者 薑天驕)
來源:經濟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